“1 X”的现代职教模式思考
摘要:基于新形势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构建“1+X”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有效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环境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措施和手段。“1+X”职教模式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群建设模式、学校职能、证书制度、教师的岗位职能、办学主体等。它的实施将有效带动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课证融通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改革。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样,职业院校也处在机遇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成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职业院校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的地位和发展。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实现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这是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职业院校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基于新形势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构建“1+X”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有效培养适应智能制造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措施和手段。“1+X”职教模式内涵包括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群建设模式、学校职能、证书制度、教师的岗位职责、双主体办学模式等,它的实施将有效带动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的学科改革,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1+X”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新形势下开展职业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人才培养规格“1+x”模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使产品的生产环节进一步集成化,从业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技术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为此,职业院校应及时调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将原先“深沟型”(I型)的知识能力体系改变为“专业+宽扁形”(T型)的知识能力体系。学生则需要在某一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为今后学习其他知识、技能奠定基础。
在“专业+宽扁形”的知识能力体系下,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因为在智能制造模式下,知识更新快,产品、生产线、工作内容实现了集成化,从业者不可能在工作之前掌握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而应该在具备宽泛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及时学习、充电,来完成相关任务。
二、学校职能“1+X”模式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职能不仅仅是开展学历教育,还应包括职业启蒙教育、社会培训、产学研工作等,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校职能“1+X”模式中的“1”指的是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这是职业院校的核心职能;“X”包括职业启蒙教育、社会培训、产学研工作等。“1”与“X”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它们的协同发展将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相互支撑,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教师职能“1+X”模式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具备双师能力,既能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一方面教书育人,一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完成企业的技术服务任务等;根据我国现有的职教方针,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比赛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岗位职责应该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同时由职业教育的特征所决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技术服务、技能竞赛、产学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所以,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岗位职能也应该是“1+X”模型。从职业院校的功能、职责来分析,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即“1”)应占到工作量的50%〜60%,“X”的工作应占到50%〜40%,同时“X”的工作也是为了辅助或者说反哺教学工作。
四、“1+X”证书制度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里的“1”指的是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X”指的是考取若干个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是跨专业、跨学科的)。“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职业性、技术性和就业性的特征,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学历课程体系与技能等级培训课程体系对接,保证学生完成学历课程后,也具备考取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1+X”证书制度允许学生考取多个职业等级证书,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专业群建设“1+X”模式
在建设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过程中,不是要求学校的某一两个专业强,而是要求学校的整个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都很强,进而通过专业群的聚集,实现群集效应和各专业的协同发展。为此,专业群需要围绕区域产业或某一技术领域,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方向,以学校某一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专业群。专业群的建设代表着区域产业和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这里“1+X”中的“1”指的是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一般是学校核心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产教融合深入,社会服务能力强,代表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其中的“X”指的是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可以是与核心专业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也可以是与核心专业服务同一技术和领域的专业,它们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也可以是跨学科体系。总之,专业群建设中“1”与“X”的结合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实现各专业的群聚效应,协同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专业群模式办学,有利于实现各专业的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跨专业的复合能力和适应智能制造模式的岗位能力。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结合国家战略、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学校基础。“结合国家战略”就是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对国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结合地方实际”就是要紧密贴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基础”就是要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基础,综合前面两个“结合”,最终确定合适的专业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六、“1+X”双主体办学模式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深度介入,企业参与与否、参与程度直接关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否满足智能制造产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就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能是职业院校一家的事,必须与相关企业合作才能办好职业教育。基于当前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有必要实施“1+X”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其中的“1”是指职业院校,其中的“X”为企业/企业联合体/行业协会。“1+X”双主体办学体系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培养,共同受益,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区域经济。
七、小结
“1+X”的职业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学校职能、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都体现了在智能制造环境下对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想和理念,对当今的职业教育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领会“1+X”职业教育理念,将相关内容融入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