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心传》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
盖人身本阴阳二气化成,
二气平调,
人无疾病;
二气一有偏胜,
则疾患生矣。
自古及今,
方治虽多,
总不出补偏救弊而已。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矫其偏胜,
归于和平,
则疾瘳矣。
然阴阳者,
天地万物之源也。
天之六淫,
人之七情,
以药物性,
皆禀乎此。
以人身言之,
气为阳,血为阴。
卫气行于外者为阳,
营气荣于中者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
先天之阴阳,肾命是也;
后天之阴阳,脾胃是也。
人之所以充身、泽毛、
蒸化水谷、温养营运,
皆阳气之发用也。
惟阳气不能孤立,
必赖阴血以濡之,
成形、成质,
濡润、流通,
皆阴血以维持也。
是以脏腑、肢体,
虽有阴阳之异,
而内外躯壳,
无处不具阴阳之气也。
阴阳相合则生,
偏胜则病,
离散则死。
病之发也,
大偏则大病,
微偏则微病。
人之死,非阳尽,则阴竭矣。
况人之生也,
气秉各有偏盛∶
如苍赤骨大而瘦者,为阳体;
柔白骨小而肥者,为阴体。
肥人之病,恐虚其阳;
瘦人之病,虑涸其阴。
天之六淫,
亦乘人身之虚而感化∶
阴虚之体,
易感风、燥、暑、火;
阳虚之质,
易感寒、湿、雾、露。
阳从火化,
阴从水化,
水寒火热。
《内经》谓∶
阴虚生内热,
阳虚生外寒。
阳盛多实,
阴盛多虚。
明乎阴阳,
则表里、虚实、寒热之病,
一目了然矣。
或谓大怒伤阴,
大喜伤阳,
思虑则脾阳结,
恐惧则肾阳消,
劳力汗出则卫阳疏,
苦思极虑则心阴扰。
至于妄下伤阴,
妄汗伤阳,
大吐伤阳,
失血伤阴,
辛热伤阴,
苦寒损阳,
由是推而至于七情六气,
莫不统驭于阴阳也。
临证者但以审阴阳盈虚、
消长之理,
虽病状变化莫测,
不外阴阳偏虚之患,
治以补偏救弊之法。
惟不可以阴虚、阳虚立论,
用六味、八味为定法,
要在明察致病之由而施治,
则思过半矣。
譬如伤寒,是表阳伤也,
用辛温以散表寒;
若温热,是里阳炽也,
用苦寒以胜里热。
推而至于阳水、阴水,
阳黄、阴黄,
阳脱、阴脱,
阳暑、阴暑,
阳疟、阴疟,
阳狂、阴癫,
阳痈、阴疽,
皆不外阴阳偏盛之道也。
兹将阳邪为病先言之∶
如脉数、身热、便秘、窍干、烦躁、舌苔黄黑、口渴多饮是也。
其阴邪为病,脉迟或紧,舌白滑腻,面色清白,诸窍润湿,便泄溲清是也。
如审其阴邪在表,
有麻黄、桂枝之法;
若知阴邪之在里,
有四逆、理中之法。
其治阴实也,
有三物白散、附子泻心等汤;
其治阳实也,
有白虎、黄连等汤。
甚则用承气陷胸之法、
建中扶阳气之剂,
复脉救阴液之方。
又有阴盛者,
外则恶寒、肢冷,
内则浊阴上逆。
犯于清阳,为头痛、喉痹、呕吐、喘嗽、呃逆、霍乱、胸痹、痰饮、水肿、泄泻;
寒凝不通,为胸胁腹痛;
及其阴盛之极,则见鬼、发躁、汗脱而死。
若阳亢者,外则身热、骨蒸;
内则火气上炎。
熏灼清道,亦为头痛、喉肿、呕恶、消渴、喘咳、霍乱、痰结、迫泻、斑黄、狂乱;
燥结不通,亦有胸胁腹痛,甚则谵妄目盲、昏沉气绝。
又有阳极似阴,阴极似阳,最易惑人。
假如外虽面赤、烦躁、恶衣,
其脉重按必无力,
口虽渴而不多饮,
舌苔黄而润滑,
二便不黄赤、不燥结;
甚则里热盛重,
往往格阴于外,
反觉肢冷、恶寒、战栗,
热深厥深,
按其脉沉数有力,
口必燥渴能饮、
舌必干燥不泽,
苔多黄黑裂纹,
二便黄赤、秘涩等候。
要在分虚实以用药,
则无他岐之惑矣。
总之,
辨症精详,
诊脉寻源,
则执简以御烦,
扼要尤易;
非近世医书,
拘执病名以求治,
则望洋生叹,
散而难稽,
所以不能见病知源,
反滋疑误。
今特约而简,显而明,
使后进者有所指归欤。
澜按∶
表里、虚实、标本、阴阳,
明此八字,
万病变幻虽多,
以此推测,
有殊途同归之妙。
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由是观之,
医贵博通古今,
超越前哲,
非学有根柢者,
所不能道焉。
今先生所论,
皆振衣挈领之法,
非近代医书执成方以疗治者,
所可同日而语也。
苟能潜心体察,
熟读深思,
自获左右之妙,
则胸有成竹,
不致人云亦云,
拘执温补以误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