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心传》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

盖人身本阴阳二气化成,

二气平调,

人无疾病;

二气一有偏胜,

则疾患生矣。

自古及今,

方治虽多,

总不出补偏救弊而已。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矫其偏胜,

归于和平,

则疾瘳矣。

然阴阳者,

天地万物之源也。

天之六淫,

人之七情,

以药物性,

皆禀乎此。

以人身言之,

气为阳,血为阴。

卫气行于外者为阳,

营气荣于中者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

先天之阴阳,肾命是也;

后天之阴阳,脾胃是也。

人之所以充身、泽毛、

蒸化水谷、温养营运,

皆阳气之发用也。

惟阳气不能孤立,

必赖阴血以濡之,

成形、成质,

濡润、流通,

皆阴血以维持也。

是以脏腑、肢体,

虽有阴阳之异,

而内外躯壳,

无处不具阴阳之气也。

阴阳相合则生,

偏胜则病,

离散则死。

病之发也,

大偏则大病,

微偏则微病。

人之死,非阳尽,则阴竭矣。

况人之生也,

气秉各有偏盛∶

如苍赤骨大而瘦者,为阳体;

柔白骨小而肥者,为阴体。

肥人之病,恐虚其阳;

瘦人之病,虑涸其阴。

天之六淫,

亦乘人身之虚而感化∶

阴虚之体,

易感风、燥、暑、火;

阳虚之质,

易感寒、湿、雾、露。

阳从火化,

阴从水化,

水寒火热。

《内经》谓∶

阴虚生内热,

阳虚生外寒。

阳盛多实,

阴盛多虚。

明乎阴阳,

则表里、虚实、寒热之病,

一目了然矣。

或谓大怒伤阴,

大喜伤阳,

思虑则脾阳结,

恐惧则肾阳消,

劳力汗出则卫阳疏,

苦思极虑则心阴扰。

至于妄下伤阴,

妄汗伤阳,

大吐伤阳,

失血伤阴,

辛热伤阴,

苦寒损阳,

由是推而至于七情六气,

莫不统驭于阴阳也。

临证者但以审阴阳盈虚、

消长之理,

虽病状变化莫测,

不外阴阳偏虚之患,

治以补偏救弊之法。

惟不可以阴虚、阳虚立论,

用六味、八味为定法,

要在明察致病之由而施治,

则思过半矣。

譬如伤寒,是表阳伤也,

用辛温以散表寒;

若温热,是里阳炽也,

用苦寒以胜里热。

推而至于阳水、阴水,

阳黄、阴黄,

阳脱、阴脱,

阳暑、阴暑,

阳疟、阴疟,

阳狂、阴癫,

阳痈、阴疽,

皆不外阴阳偏盛之道也。

兹将阳邪为病先言之∶

如脉数、身热、便秘、窍干、烦躁、舌苔黄黑、口渴多饮是也。

其阴邪为病,脉迟或紧,舌白滑腻,面色清白,诸窍润湿,便泄溲清是也。

如审其阴邪在表,

有麻黄、桂枝之法;

若知阴邪之在里,

有四逆、理中之法。

其治阴实也,

有三物白散、附子泻心等汤;

其治阳实也,

有白虎、黄连等汤。

甚则用承气陷胸之法、

建中扶阳气之剂,

复脉救阴液之方。

又有阴盛者,

外则恶寒、肢冷,

内则浊阴上逆。

犯于清阳,为头痛、喉痹、呕吐、喘嗽、呃逆、霍乱、胸痹、痰饮、水肿、泄泻;

寒凝不通,为胸胁腹痛;

及其阴盛之极,则见鬼、发躁、汗脱而死。

若阳亢者,外则身热、骨蒸;

内则火气上炎。

熏灼清道,亦为头痛、喉肿、呕恶、消渴、喘咳、霍乱、痰结、迫泻、斑黄、狂乱;

燥结不通,亦有胸胁腹痛,甚则谵妄目盲、昏沉气绝。

又有阳极似阴,阴极似阳,最易惑人。

假如外虽面赤、烦躁、恶衣,

其脉重按必无力,

口虽渴而不多饮,

舌苔黄而润滑,

二便不黄赤、不燥结;

甚则里热盛重,

往往格阴于外,

反觉肢冷、恶寒、战栗,

热深厥深,

按其脉沉数有力,

口必燥渴能饮、

舌必干燥不泽,

苔多黄黑裂纹,

二便黄赤、秘涩等候。

要在分虚实以用药,

则无他岐之惑矣。

总之,

辨症精详,

诊脉寻源,

则执简以御烦,

扼要尤易;

非近世医书,

拘执病名以求治,

则望洋生叹,

散而难稽,

所以不能见病知源,

反滋疑误。

今特约而简,显而明,

使后进者有所指归欤。

澜按∶

表里、虚实、标本、阴阳,

明此八字,

万病变幻虽多,

以此推测,

有殊途同归之妙。

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由是观之,

医贵博通古今,

超越前哲,

非学有根柢者,

所不能道焉。

今先生所论,

皆振衣挈领之法,

非近代医书执成方以疗治者,

所可同日而语也。

苟能潜心体察,

熟读深思,

自获左右之妙,

则胸有成竹,

不致人云亦云,

拘执温补以误人哉。

(0)

相关推荐

  • 自汗,盗汗「肺脾气(阳)虚」中医辩证诊治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亦称为寝汗,临床上也有自汗.盗汗同时出现者 汉代张仲景把观察汗液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和药后效应的预测.加< ...

  • 17脉象不同特点五个分类:脉象虚实辨别

    就是虚脉和实脉,你可以根据脉象的虚实来辨别这病到底是薄的还是厚的,黄帝内经里头讲一个变本加厉,但是它有薄有厚,有一个觉衣风木,它加练,到太阳之上形成太阳,中风,太阳中风,重症,脑中风,脑瘤,轻症,它有 ...

  • 《证治心传》虚劳说

    经云∶虚者补之,劳者温之. 古人以阴虚.阳虚为纲领, 于是以八味治阳虚,六味疗阴虚, 致温补之风满天下. 又遇高谈五行者出,创立新方, 百病皆从虚治,以成议药不议病之世界矣. 夫扁鹊云∶ 一损肺,二损 ...

  • 《证治心传》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

    四时者春夏秋冬, 乃一岁代谢之序, 其生长收藏, 循环不息, 生生无穷, 此天之显明切近之气. 惟气有清和, 则不能无偏胜. 人在气交之中, 受天地和气而长着, 受天地戾气而致疾. 以长夏暑湿挟杂, ...

  • 【中医】《证治心传》

    序 一介之士,苟存心济物,于物必有所济.虽蓬累而行,与得其时则驾者,不可同年而语,而其志则足尚矣.幕宾袁子体庵,顾影无俦,居珠湖之 .喜读书,达通塞.其才如五石之瓠,不适于用,然济人利物之心,未尝去怀 ...

  • 《证治心传》温热温疫辨

    <伤寒论>分六经见证,方有发表攻里之异,注述甚多,皆随文释义,或各鸣一得,彼此辨驳. 若究其源理,有顾彼失此之嗟,何也? 岂知时事有更代,地土有南北,人体有强弱. 近世以来,四时感症,类伤 ...

  • 《证治心传》胸胁腹痛肝胃气逆辨

    胸腹.胁肋.胃脘诸痛, 古人立九痛之名, 其要不外寒热.虚实.气血.痰食.虫之因. 惟寒能凝结,热能消烁, 寒甚厥逆上冲,热甚熏灼上炎, 必使寒热平调,脏腑自能通畅, 何有于痛哉. 其间夹杂各症, 总 ...

  • 《证治心传》幼科治验记

    古人以小儿为哑科, 最为难治矣, 因其不能自言疾苦, 体弱易变, 以及痘疹之异耳. 余为不然. 惟小儿之病, 虽不能自言病状, 惟无七情之扰, 其所患者不过外感风寒.暑湿之邪, 内伤不越乳滞.饮食而已 ...

  • 《证治心传》中风肿胀辨

    经云∶风气善行而数变,又为百病之长也. 亦随人身之盛衰为转移, 假如西北地土凛烈,人体刚劲, 外风骤入,卒然倒仆,昏不知人,口眼涡斜,频吐涎沫, 有真中.类中之分别, 中脏.中腑.中经.中血脉之殊证, ...

  • 《证治心传》疟咳嗽记

    尝读<内经·疟论>,治法独详, 分十二经见证,以荣卫为纲领, 以气血分阴阳,而察外感.内伤之偏盛. 若其人阳盛则发热,阴甚则恶寒. 以膜原居表里之界,入于卫气所行之度数, 互相争拒,则寒热 ...

  • 《证治心传》侍疾应知论

    医为人子,所当知古人有<儒门事亲>之书,良有以也. 第医理邃深,而知医之理难为庸人律也: 惟侍疾之道,是贤愚当共晓应为之要也. 若父母偶染疾病,为子者当慎择良医,亟早调治,毋待病邪深入,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