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辩证法:是对话,是不计结论的对谈、是诚实与善意的沟通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五十七篇原创文章

辩证法就是对话

当赫拉克利特说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的时候,辩证法在哲学上便真正开始了,但这还是一种比较朴素的自然辩证法,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强调万事万物相互统一,对立转化的一面。
而真正将辩证法发展成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并且实践得最好的,非苏格拉底莫属,而辩证法在他那里,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便是『 对话 』
实际上,辩证法(dialectics)的本意,就是对话(dialogue)——在不断的交谈,在你来我往中,一个思想不断接受考验,然后做出自己的调整,永远处于自我修正当中。
苏格拉底在与人讨论时,总是采取一种很谦虚的态度,他自己从来不正面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不断的请教,不断的提问,通过提问来揭露对方的矛盾,引导对方不断修改自己的意见,一步步接近真理
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美德问题,他首先问:“什么是美德?”美诺说:“男人的美德就是精于国务,女人的美德就是勤于家务。”
很明显,美诺是在用举例代替下定义,所以苏格拉底反驳道:“我问你什么是美德?你却给我端出了一窝美德,那么什么是这些美德的‘共同性质’呢?”
美诺回答说:“是‘统治人的能力’”苏格拉底马上反驳说:“儿童和奴隶不能统治人,他们就没有美德了吗?”
于是美诺又进一步地把美德说成是正义、勇敢、节制、智慧、尊严等,但苏格拉底却表示:你说的都只是“一种美德”,而不是美德“本身”。这就好像我问你什么是图形,你却拿出来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但是你并没有告诉我什么是图形。
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启发下,美诺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
类似的例子,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还记载了不少,不过大多数对话往往都没有这样的最终结论,虽然其中也撇清了不少谬误和偏见,但往往是不了了之,没有一个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辩证辩证,你辩证到最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不计结论的对谈

相传,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曾到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去求神谕,却得知世上再没有比苏格拉底再聪明的人,苏格拉底感受十分诧异,于是四处游访名人,包括政治家、工匠、诗人等,希望发现他们比自己更智慧的地方。
但他最终却发现,这些人其实跟他自己一样无知,不过,唯一不同的,他们却以为自己很有智慧——此时,苏格拉底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所以比所有人都有智慧,正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没有智慧。
一句话,知道自己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在古雅典时代,智慧是属于神的,所谓哲学(philosophy)的本意都是“爱智慧”,“追求智慧”,人只能去追求智慧,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已经能算是有一点点智慧了。
其实,知道自己无知,也许便是人类唯一可能获得的智慧了。只要你足够诚实,你会发现,在任何问题,我们都不可能给出一个完美的回答:你受限于自己的知识,阅历,财力,生命,以及语言本身。
所以,辩证法辩证到最后往往没有结果,并不是缺憾或不足,因为辩证法一开始就不是冲着一个结果去的,使用辩证去讨论问题,仅仅是为了追求真知与智慧。
这句话我在多篇文章里都提到过,但我还在要在这里再说一次:真理之为真理,不是因为它代表着正确,而是其永葆的反思精神

诚实与善意的沟通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反思精神,如果反思是辩证法的精髓,那我必须说:诚实与善意,是辩证法的根本保障——提问者诚实地表达自己的问题,被提问者诚实地面对问题,并且修正。
也就是说,所谓辩证法,只能发生在两个想要交谈的人之间,若想要通过辩证法在一场激烈的争论甚至吵架中获胜,便是错把冯京当马凉,完全弄错对象了。
辩证法要求我们对概念做详细的区分,但在争吵中,我们其实是在有意混淆概念,举出很极端的例子,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因为争吵的目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击败别人,这个区别很重要。
苏格拉底在《斐多篇》中同西米和齐贝讨论问题时曾提到:“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你们就同意;不对,就尽你们的全力来反对我。别让我因为急切要欺骗自己也欺骗你们,临死像蜜蜂那样把尾部的刺留在你们身上。”——即使是苏格拉底本人,也对谈话中一时的激动保持高度的警惕。
辩证法为什么能够行得通?笔者认为,一切的关键都在诚实和善意上
第一次认识到辩证法的“交谈”本质时,笔者并不以为然,我觉得所谓交谈不过是形式,苏格拉底能够通过对话引导别人思考,其实是因为他早就想清楚了,作为一个高超的谈话者和思考者,他早就预见了别人可能犯的思维错误,辩证法的核心并不是对话,而是一个高水平的老师。
那时候,笔者并不认为辩证法是用来『 交流 』的,我觉得它应该是被用来『 教学 』的——老师用来教学生——就算是两个人交谈,也一定是由看的书更多的那个人做引导。
但很快我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和大量的读者,身边的朋友和老师的交谈中,我经常被他们往往直击痛点,让我自己惊叹不已;又或者,一个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经别人一问,马上迸发出无数的妙点子,常引得听者惊叹。
所以,我认为,也许有一种以我现在的思维力还无法描述的智慧,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有他“灵光一现”的时候。
重要的是,在平常的对话中,有一个人愿意主动说:唉,我真的不懂(我刚刚的理解可能有误了),你能给我说一说吗?
这样,你便会刺激着那个人不断在自己的整个知识库当中寻找答案,所谓哲学就是交谈,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思想的本质就是提问,然后试图给出回答
所以,如果在『 知道自己无知 』之外,我们人类还能获得任何智慧的话,那我认知一定是诚实和善意——通过诚实与善意,将存在与每个人心中的智慧,诱导出来。

后记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中提及的哲学史知识感兴趣,请参考我的『 哲学研究笔记:古希腊篇 』专栏
(0)

相关推荐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和苏格拉底一起论证美德是否可教(上)

    同样一件事,光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看过去,得到的结论都会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怎么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永远是怎么做,将大把时间浪费在看别人说废话实在有些愚蠢. --坤鹏论 一.搞政治的旺盛需求改变了哲 ...

  • 人没有知道善而不为善的

    理解诸美德,按照善的标准生活. 死亡并不可怕,要怕就怕不知道怎么活着."生有时,死有时.",可怕的是生时无罪恶感,死时却一身债.短短人生,生命赋予的意义不过是还一个纯洁的灵魂给上苍 ...

  • 韩王韦:尼采自然主义德性观探析 | 西东合集

    "非道德"不等同于"非德性" 在<追寻美德>一书中,麦金太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跟随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1]?麦金太尔认为,面对当前社会中道 ...

  • 关于诚信有善名言警句85句

    关于诚信有善名言警句85句

  • 《关键对话》:尔冬升怼哭郭敬明,没有安全氛围的沟通,注定失败

    郭敬明一直都不是一个缺乏争议的人物,当初做作家的时候是这样,如今做导演的时候也是.在<演员2>16进9的舞台上,吃瓜群众突然对晋级结果失去了兴趣,因为大家吃到了一个更让人震惊的瓜:堪称&q ...

  • 计广涛书画作品

    江山竞秀图 深山访道图 品茗图 背后 赏佛图 登高望远 梦回云冈

  • 对话高管 | 殷敏:凡是能满足患者需求的工作,阿斯利康都全力以赴

    在中国医药界,阿斯利康是先锋,也是"另类"."先"在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28年深耕中国市场,业务遍及全国各省市.地区,并在2013年以来,着手组建县域团队 ...

  • 《寻汉计》:卑微与骄傲

    看了赵赵老师编剧,唐大年老师导演的电影<寻汉计>. 2014年看过原小说<王招君>,具体情节忘了,只记得读起来有点儿像<空中小姐>和<永失我爱>.另外书 ...

  • 《生命深处》创作对话录

    张从杰 : 这段时间,针对杨彩云老师的<生命深处>,我说了不少话. 以前是三个疑问,疑问端木槿为什么嫁给了马向东,疑问最后为什么不能和吴奎结合,疑问为什么就身患重病作别人生. 最近是三大质 ...

  • 内行与内行的对话(上)

    从2010年接触精油开始,关于精油的标准的疑问,就一直在脑子里没有被解决过. ☞ 什么样的精油是好精油? ☞ 好精油应该有哪些标准? ☞ 这些标准又从哪里来? ☞ 那么对应到芳疗应用中,符合标准的精油 ...

  • 第十五回袭太原元扩廓中计略临洮李思齐出降

    却说元顺帝闻通州被陷,惶急异常,亟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及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准备北行.左丞相失烈门,及知枢密院事黑厮,宦官伯颜不花进谏道:"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愿募集兵民,出城拒战.&quo ...

  • 工程建设其他费计取原则

    一.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根据<水土保持法>等规定: 1.收集占地5公顷以上或挖填土方5万m³以上的建设项目,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2.征收面积大于0.5公顷小于5公顷,或挖填总量大于1000 ...

  • 大蜂群总欺负小蜂群,又抢又杀,养蜂人用了一计,效果立竿见影

    大蜂群总欺负小蜂群,又抢又杀,养蜂人用了一计,效果立竿见影 在提到达尔文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想到<物种起源>和<进化论>,在这研究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句话比较出名,一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