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机床沈阳、大连、昆明、秦川只剩一家,中国机床业怎么了?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瞩目可见,从最初工业基础薄弱,到制造大国,再到制造强国,这都与工业制造的发展密切相关。
想要稳坐制造强国的宝座,离不开冶炼、机床。技工这三大支柱,其中机床更是机械制造的摇篮,但机床业在经过短暂的黄金发展期后,陷入发展缓慢的窘境。
一直以来稳坐机床业龙头的沈阳机床连年亏损,大连机床更是宣布破产,世界机床前十企业,中国更是无一上榜,机床业到底是怎么了呢?
曲折发展的六十年
工业时代,我们离不开机器,而机器的制造则离不开机床,可想而知机床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有多么重要。所以,建国后面对几乎零基础的工业发展现状,对机床的探索刻不容缓,自1958年开始,我国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研究机床,至此已有60多年。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变化,我国不得不独自发展机床,也确实诞生了18家优秀企业,被人们称为'十八罗汉',它们也成为后来机床业经常被提及的前辈。
到了1980年,我国已经拥有283万台机床,到2008年中国机床企业约5382家,拥有700多万台机床,从数量上来看,超过了美国(约240万台)、日本(约140万台),可以说我国机床企业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自我国在201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机床需求量有了很大的涨幅,生产量也随之暴增,在2001-2009年期间,机床的营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4.4%,利润年增长率为20.7%,可以说是我国机床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行业前辈'十八罗汉',也有不少企业抓住了黄金发展期,快速扩张,成为了行业老大,也代表着我国机床行业的最高水平,比如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昆明机床、秦川机床等,它们又被称为我国四大机床企业。
2008年,曾公布过一份'世界机床企业产值排名',其中中国沈阳机床排名第八,中国大连机床排名第十,那时候国内机床技术在世界上还算是领跑位置。只不过,这样的黄金发展期却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就变得缓慢,甚至出现连续下行的困局。
在2018年公布的'世界机床产值排名'中,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都掉出了前十,而原先排在沈阳机床之后的日本捷太格特,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当年榜单上前十的其他企业,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2008年,大连机床年营收入为11.7亿美元,2017年却宣布破产,还背负了22.4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沈阳机床当年位列世界第八,而2018年年营收入不到8亿美元,2019年11月还进行了重组。
除了两大巨头日子不好过以外,原本四大机床企业的昆明机床选择了退市,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只有秦川机床还在坚守,却离世界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019年我国机床行业呈现持续下行的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寒冬,机床企业更是如此,头两个月产量相比去年下降44.6%,机床出口也降低了27.1%。
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国,应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才是,为何机床行业的发展却不如人意,甚至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局呢?
低端市场的恶性循环
在机床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稳稳的迈出了从零到有的一步,也曾处于世界领跑的位置,但机床行业却陷入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挤不进去的恶性循环中。
1980年我国拥有的283万台机床中,粗加工车床占比达43%,精加工磨床仅占10%,30年后的2008年,在我国拥有700多万台机床中,粗加工机床占比仍旧在40%以上,精加工机床少于10%,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年机床企业的发展,更重视数量,而没有致力于研究更高端的技术,也是陷入困局的原因之一。
前面提到的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都是以生产传统的低端机床为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低端机床的需求陆续降低,同时,我国面对的又是一些德国、日本等老牌机床企业,它们在技术上原本就高于我们,这就导致我国机床企业的竞争力较弱,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在高端产品上,国外一些企业采取了技术封锁和打压,如日本限制我国的进口,当我们不能生产五轴的机床,只卖给我们三轴的机床,当我们把这些研究明白了,它们又低价倾销更先进的机床,导致我国机床企业好不容易才研究出来新产品卖不出去,让企业无利可图,打击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产业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件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地加工,可以很方便向国外购买先进技术,依旧可以制造出看着高端的产品,比自己研发简单省事不少,逐渐的人们会依赖上这种'方便',离开它就需要更大的成本,甚至根本离不开。
慢慢的我国机床企业只能靠组装维持发展,同样的只能以相对廉价的价格来吸引客户,企业的利润就更少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端精品机床逐渐成为市场需求,最终的后果就无利可图,只能选择破产。
综上种种,我国的机床企业就在低端市场陷入恶性循环,既没有技术,又没有钱,又谈何发展呢?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要说造成机床行业发展困难的原因,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核心技术,也缺少高端人才,而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机床行业发展之初,我国的市场以中低端需求为主,所以为了迎合国内的需求,对高端技术的研究就没那么上心,而国内的高端机床市场就被国外企业瓜分,等市场发生变化,我们再想要挤进去时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这是历史因素。
事实上,机床新技术的研发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仅是巨大的研发经费,就不是小企业能承受的,而对大企业来说也不堪重负,甚至投入高成本,花了几年时间后,它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客观的利润,这对企业来说风险极大,这是现实因素。
如今一台机床的生产,有多道工序,需要多种机械方面的人才,而且是有着超高专业知识的人才,国外一些地区高级技术工人才,月收入大约能到2-5万,反观我国机床行业从业人员月收入能超过2万的少之又少,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来说,既然能去别的行业挣高工资,为何要少挣一点呢?
所以,要求高,工资又少,吸引力自然就弱了,也就导致机床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又如何能够自主研发新技术呢?
虽然我国机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但想要突破眼前的困局,也唯有发展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这不仅想要企业能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也需要政府助一臂之力,给一些政策和金钱上的支持,唯有将国家和市场的两只手结合起来,机床行业才能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有更多发展可能。
看到中国机床业的发展经过,有一句话很契合:优秀的门槛越来越高,只有持续不断的追求进步,才有机会踏入优秀的门。
今时不同往日,机床行业以前的优秀企业,放在今天可能够不上优秀的门槛了,但只要前行研究技术,就会甩掉一大批停滞不前的企业,拥有踏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