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海道家塬(三)传说中的历史 || 作者 郑凤贤


人文西海道家源

作者    ‖   郑凤贤

郑凤贤老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道家塬逸闻故事》《人文西海道家塬(一)写在前面的话》《人文西海道家塬(二)远古的迹痕》

(三)传说中的历史

隋唐时代是中华民族光华四射的时代。不论会宁县的县志上的记述,还是《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中,会州属于关内道。虽然是直属于天子脚下的州县,可是多次沦陷于西部吐蕃族军队的铁蹄之下。大唐王朝为了抵御西北少数民族入侵,开始在河东地区设立了许多关隘。其中历史留名的就有会宁关、乌兰关、寒陵关。民间传说中有草桥关、牧虎关、黑风关等等。我曾经翻阅文献资料发现,唐代乌兰关的位置曾经多次变化。最初应该是现在会宁县境内马家堡附近的乌兰古城及其关隘,其次就是现在大羊营村的一座古城,旧县志上说,乌兰关在六盘丝乌兰山下。因此推测六盘丝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有可能就是以六盘山为主峰而围绕主峰的六道山脉,乌兰山既是其一。那么乌兰山有可能就是收结于如今郭城镇的清凉山,也有可能乌兰山就是道家塬的古称。但绝不是现在靖远城南面被改称为乌兰山的城南山。再次乌兰关就可能被迁移设置到黄河边上去了。

隋唐时代虽然光华四射,但是会宁县以至道家塬几乎没有什么文献记载。倒是有一则民间传说,说到了唐王朝时代的道家塬。传说唐朝皇帝曾经出巡陇上访问天下富豪。到了会州下辖保川县,闻听西海道家塬的张鞑子富可敌国,就特意銮驾抵达道家塬会见张鞑子。那时候北到海东塬,南至武家沟都是张鞑子的牧马场。张鞑子的良马成千上万,光白鼻梁四蹄踏雪好马出圈厩到祖厉河去饮水,头马已经到达河边,后面的马还没有从圈厩完全出来。唐王看到张鞑子有如此多的良马很高兴,就赏了张鞑子一个“天下第一富汉”的匾额。张鞑子一高兴就挑选了成千匹上好的马敬献给朝廷去做战马。其实这个传说,我自认为没有可信度。张鞑子牧马场说起来也就是现在道家塬新庄镇所辖之地。养马再多怎么会成为大唐第一富豪呢?但我认为这个故事起码说明道家塬民众对于富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们潜意识里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美好愿望。

大宋王朝是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炫目的亮点。儒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占据绝对正统地位。但是赵氏皇族出于对唐王朝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在重大国策上采取了厚文轻武的方针。结果导致军事上一直处于守备形势,使得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甚至建立起和大宋朝成为鼎立之势的大金政权和西夏政权。从历史记载看,有宋一代,会宁地处三边一直是宋和金夏争夺的地区。大多数时候在西夏和金王朝的统治之下,特别是北宋灭亡南宋南迁之后。西夏和金朝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著名王朝。虽然这两个王朝沿袭了许多游牧文化,但也向中原更先进的农耕文化束手倾服。在那个时代历史文献记载下来的会宁故事就是一个孝行感动敌国的故事。史书记载:“程俊宋会州人,高宗绍兴初寓栗亭泥阳镇。幼时,父母为夏人所虏,常自哭泣。及长,捐家财数十万以赎,未至日,北向号泣以请,饮食为废,夏人由是感动,还其母。”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宋王朝奉为正统的儒家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不光边鄙之地的普通小民已经把孝义当做自己人生遵旨,连同敌国西夏的统治者也被程俊的孝义感动,释放了他的父母。宋代在和夏金的抗争中,军事上胜利不多,但这件事说明在文化上,宋王朝胜利了,儒家文化被西夏大金的统治者接受了。

论理那个时代,我们道家塬也是随州城隶属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有可能是宋王朝的国土,也有可能是西夏的疆域。后来郭蛤蟆的历史事件也间接说明道家塬一定也有一个阶段属于女真族人建立的大金王朝所有。尽管腥风血雨,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道家塬民众们一定也在儒家文化的关照下,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明、让这些信条已经渗入生活在当地民众的骨髓和血液里。

宋末元初郭蛤蟆固守城池而死节,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儒家文化里的忠诚节义精神,不光体现在同时期汉民族为主体宋王朝的将领岳飞身上,也体现在长期归附女真族金人治下的汉民族将领郭蛤蟆身上。他就是为了守护大金王朝的荣誉,为了守护一方土地,而绝不向残暴的蒙元铁骑投降,最后力战不敌,城破不降投火自焚而壮烈殉国。他的所作所为正好就体现了“忠义”二字。

当然,民间传说中的郭蛤蟆与史书文笔大相径庭。民间传说里说他是一个朝廷的叛逆,他背叛的朝廷不是大金而是大宋。最后被宋王朝的著名将领杨文广剿灭。而这个传说故事中郭蛤蟆的兵败逃亡与被杀都与现在的道家塬北川有关。说是郭蛤蟆战败后先逃亡到祖厉河下游,一夜之间筑起一座城池——黑城子,以抵御朝廷军队的围攻。后来还是城破逼迫逃亡。逃亡路径就是现在道家塬北川。最后被杀在现在靖会榆交界的生人沟小村的石崖下。这个传说中的郭蛤蟆完全没有了忠烈信义,只是一介莽夫叛将。这是为什么?我猜想把郭蛤蟆说成是叛逆的一定是蒙元统治者,而不是其他。试想郭蛤蟆反抗的就是蒙元统治者,在大金、大宋等这些秉持儒家文化的王朝中,郭蛤蟆自然是符合忠孝仁义的典范:可在要完成统一的蒙元贵族眼中他就是个拦路虎绊脚石。所以在民间用故事形式,诋毁他就是理所当然。

不论怎么样,郭蛤蟆这个历史人物还是和我们道家塬发生了关系。他的故事本是就是一种文化内容。

蒙元时代虽然短暂,但是作为中华文化圈中的非主流文化代表,在他们统治的时代,中华文化实在是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蒙元留给后世的用现在的话说可能叫殖民文化。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知道,蒙元贵族建立大元王朝之后,对原来分别属于金、西夏、南宋的民众实行了等级统治。现在民间还在流传一些蒙元统治时期的惊世骇俗的严酷残忍故事。有些事情经历了历史演变已经成为民俗的一部分,比如现在民间过年请灶火爷的事情。灶火爷本来是中土汉民族多神崇拜的产物,可是蒙元时代以后就发生了改变。据说从前汉民敬祀灶火爷不分时间,长年敬祀。可是蒙古族统治之后,为了防止民间利用铁器当武器反抗蒙元贵族,就规定民间不准有任何刀具,连老百姓平常用的菜刀也被百户长收集起来保管。只有到过年的时候,腊月二十三日才开始分发给各家各户用来切长面。正月二十三,年过了就要把菜刀又送回去。慢慢地领取菜刀的日子送菜刀的日子,也就成了老百姓请灶火爷的日子和送灶火爷的日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没有严格的考证,也没有历史资料记载。有些资料上说,蒙元贵族把普通老百姓按照户头分别派遣了百户长、千户长等官员分级统治。这些百户长千户长往往都是蒙古人。还说那些百户长千户长对于普通老百姓新迎娶的媳妇都享有初夜权。真是霸道无人性。

是想在那样残暴的统治下,怎么会没有反抗。现在道家塬和会宁许多地方都流传着“腊月三十杀鞑子,活要老子的命来”这样一句俗语。据说就是元末内陆民众纷纷起义要推翻蒙元统治,消息也传到了尚在蒙元贵族统治下的陇原大地上。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已经建立,可是北方许多地方还被蒙元贵族统治着。于是民间闻听明朝大军快到本土了,许多汉族民众就私下传话,要趁腊月间发还菜刀的时机,在腊月三十晚上起事,把统治自己的蒙元贵族干掉,然后光复汉家天下。

这些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似乎又有一定的可信度。这说明什么?说明道家塬一带民众经历了长达百年的苦难历程,但是他们内心从未屈服。

蒙元贵族如寒风而来,又如落叶而去。给我们这片土地留下的就是以一些不忍回目的悲惨历史。翻阅史册就知道蒙元王朝在后期也不断学习中土儒家文化,甚至也开始科举考试,想吸收汉民族及其他各民族中的文化人参与国家的治理。高层贵族中也出现了一些对汉文化、儒家文化了解掌握达到很高程度的精英人物,但是终究没有挽救这个残暴王朝的命运。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敲响了元王朝灭亡的丧钟。

大明王朝从刀光血影中走来。朱元璋这个农家子弟最终不光驱逐了蒙古人,而且战胜了各路同是起义军的难兄难弟,建立了大明王朝。

张克靖先生是研究陇东地方历史的专家,据他调查在会宁县境内竟然没有找到任何一部明王朝以前的百姓人家的家谱。这说明什么?最简单的推测就是现在会宁县境内的民众基本上就不是汉唐宋金西夏时代的原住民,而是迁徙而来的移民。那么原住民都到那里去了?我的推测是:其一随着蒙元王朝的瓦解,北归的蒙古人可能裹挟了大量这个地区的民众去了漠北蒙古高原;其二就是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四散逃亡;其三就是死于战祸。多年前看到一本似乎叫《大明英烈传》的书。那里面有个情节说大明王朝在甘陇地区和蒙元交战的时候,大明军队到了陇西地界,可是追击不到元朝军队。侦查之后发现,蒙古人都躲进陇西渭河以北的深山密林里。于是领军将领李文忠一道命令,放起大火焚烧山林,驱赶元军。结果这森林大火从陇西渭河向北烧去,一直烧到黄河沿岸。这样元兵被烧死了,而这一代生活的民众也不可能保全性命。这个事情莫须有,但在战争中为了取胜,不择手段是常有的事情。当然也可能有漏网之鱼。

前些年会宁县郭城镇黑虎赵氏已经确认他们是蒙元成吉思汗后裔。他们的祖先叫峁空。现在黑虎岔上岔里赫然修起了峁空陵墓。我与一位赵氏后裔交谈过,他认为他们就是在元末留在当地没有逃亡北去的蒙古族后裔。他还说居住在西海道家塬一带的武氏等家族也应该是蒙古族。因为他们祖上流传沿祖厉河向北逃亡的蒙元人一股进入东山河谷,这就是他们的祖先。还有一股进入了西山河谷,这股人被称为驸马后代。

现在生活在道家塬武家沟的武常柴卢诸姓氏的民众,虽然没有公开承认他们是蒙元遗族,但也没有听到否定的声音。

在现在的道家塬武家沟泉坪村蔡家湾自然村有个地方叫驸马坟。为什么在偏远的西北山乡小村的土地上有这样的称呼呢?我推测也许赵氏后裔说的是真有其事。向祖厉河西部山区逃亡的蒙元部族中,可能真有一位就是蒙元王朝的驸马爷。他最后落脚在这个小村,死后也就埋葬在这里。

道家塬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柴武常卢本身是一家。祖上有个小伙子因为饥寒就跑到邻居家的菜园子里拔萝卜吃,结果被主人发现了。小伙子逃跑。主人就恶狠狠地把手里的铁铲扔出去。不料这铲子结果正好剁在小伙子左脚的小指头上。小指头破了,从此再也没有愈合。以后小伙子长大娶妻生子,生了四个儿子,可这四个儿子的左脚小指头的指甲都是分为两瓣。这四个儿子长大就分成了四个姓氏——柴、武、常、卢。传说不光柴、武、常、卢四个姓氏的后代左脚小指头指甲分开,连他们家族嫁出去的姑娘生的后代,左脚小指头指甲也是分开的。听了这个传说后,我曾经偷偷看过自己的左脚小指头,发现果然如此。因为我虽然不是柴武常卢的直系后裔,可是我的外祖母是常氏,我母亲是柴氏。当然这个传说只是传说,这也说明不了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最好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去做高科技的DNA测试。

在道家塬南部武家沟泉坪村有一座荒芜已久的堡城,当地人叫鞑王城。据说当年逃亡到武家沟的蒙元首领是武氏,称武鞑子。武鞑子占据这条沟谷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龙峪。武鞑子和他的部众安居之后,仍然是放牧为生。可是有些年月干旱,水草不好,牛羊就不壮,他们就缺少食物。于是武鞑子常常领着部众向东出沙河,到汉民居住区关川去抢劫。这样关川居民就在沙河口修建了回龙寺,一边上香拜佛,一边在回龙寺里蓄养了一些练武的僧人。一旦沙河里流窜出武鞑子部众来抢劫,就把他们打回去。后来官府知道武家沟武鞑子是地方一患,就派兵剿灭。乡间传言官府军兵围困鞑王城,屡攻不破。后来明朝军队上道家塬隐藏在鞑王城以西的深山密林中。武鞑子的部下以为官军放弃了进攻,赶着牛羊出城去牧放。这时候,领军将领一声号令伏兵出击,终于攻下了鞑王城。武鞑王投降了,大明朝采取怀柔政策,与武鞑王立定盟约,只要不再侵扰周边汉族百姓,就准许武鞑子部众放牧牛羊耕种田地。从此武鞑子和他的部众就完全归化为汉族普通民众,不再是占据一方为非作歹的强横异族了。

我这样的推测假设如果是真实的,可能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我想作为大西北处在民族交融区域道家塬的民众,他们的血液中本身就流淌着曾经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先辈的多种基因。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