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再次发布了旧文《一位毛坦厂中学女生的自述》,加上几年前的首发和不少公众号的转型,引起很大反响并有大量留言和评论,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论。我觉得这些讨论的意义远大于这篇文章,故把这些讨论整理下来供大家思考和探讨:
好孩子!为毛中代言!!即便是“高考工厂”又怎么样,它能实现孩子们的大学梦,它一不偷二不抢的,不丢人!!!作者说的真好,当今的社会,不拼命的读书怎么会出人头地,尤其是一般的家庭,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再说毛中的校训校规并没什么让人见不得的,恰恰相反可以让孩子们培养颜力和学会坚韧的耐力,支持毛中“也许是因为它不过是一个乡镇高中,它在这场媒介话语权中的争夺中毫无优势可言;也许是因为不屑,那些把一所高中称为工厂,把每一个鲜活的孩子称为机器的人们,毛中不屑与之争论;又也许是因为毛中知道,比起改变国家的教育体制、社会的资源不公,它所要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在这里安安心心的努力学习,仅此而已。”觉得大部分人对于毛坦厂中学的苛责最后都是在暗示国家的教育体制有问题,但明知道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啊。所以学生、学校能做的只有利用这种体制争取机会,而毛坦厂只不过是选了其中一种方法而已。 而且,外媒嘛,总是带着他们的意识形态来看我们的教育问题的,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符合整体真实的。毛坦厂的炒作也是带着娱乐和猎奇的倾向了,每年高考季都要冷饭热炒。。。
虽然我没有去毛中读书过,但作为六安人,必然都听过它的传奇,因此对于工厂一说,我一直认为是部分媒体的偏听偏信,当前高考制度之下,当前国情之下,非某某二代的孩子们可能一所好大学真的就是谋求未来资源平衡共享的唯一出路,而毛中的学子我想也多是这样的非某某二代吧……所以我虽然没有调查,但是基于我浅显的认知依然支持你为你母校的正名之作。我就是毛坦厂毕业的,我是一个旅行作者,摄影师,我在中哈俄蒙边境开客栈,赴日读西域研究,我学日语韩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我创业,从不朝九晚五,我也爱弹琴喝酒,在livehouse里甩头,独自穿越世界动荡地带,我爱做的这些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也不是多牛逼的人物,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不是做题机器不是书呆子,我也能上山下野,侃天侃地。别的学校的人爱做的事我也爱做,你们会的,我们也会,除此之外,我们确实还会做题,考试,不用替我们悲哀,其实我们活得丰富多彩。看了老同学的文章,毛坦厂对于外人来说也许只是高考工厂,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在毛中呆了三年的人说她是母校,是我们青春的地方,我承认这个地方是严格是有点可怕,但是这个地方也是可爱的,她会让你在进去大学后时不时想起她,所以我说毛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你没有认识过她,你就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只有从那个大山里坐落的一片楼房中走出来的,才知道那里是一个最美好的回忆,让你一辈子都想再回去的地方。我一直觉得高考入学的方式对家境不好的孩子很不友好。很多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辍学打工后很难有机会重回学校。如果能让成年人较为容易进去大学完成梦想和自我价值实现,但对大学教育的质量有较为严格的把控会更好的。我只是感慨很多年少没有机会学习,一辈子没法再学习,真的很不公平。对个人和国家都是严重的损失。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寒门能享受到能占有到的资源极少。学习真的是我们这种寒门子弟能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为毛中点赞,没有伞的孩子,我们必须努力奔跑啊!有个玩得特别要好的同学,也去了江西的临川中学,也是在郊区,也是被山包围。但聊着也发现,我们大部分的高中生活都差不多,所谓的“高考机器”只是媒体借以批判高考制度的一个例子和说辞,也最能用感情化语言进行感染。不仅毛坦厂,在中国很多地方的高中都存在类似的紧张和压力。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高考毕竟是突破阶层最好的途径,相比在社会上的拼搏与挣扎,高考简单得多了。所以,无论多么残酷的高考都可以理解的。存在即有其合理之处。再说,如果一个人足够强大,任何事情都不能阻碍他变成真正的自己,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高考。祝,天下所有考生,有一个配得上的自己的努力未来。作为婷婷的大大大师姐,虽不是出自毛坦中学,却也有着“毛坦”经历,98年的高考,在省重点高中读书的我成绩不理想,倔强的我放弃城市复读的优越条件,选择条件艰苦、纪律严明的辉县一中。就像毛中一样,这里有大量山区刻苦的学生,甚至没有小吃街,只有不见油水,整日白菜萝卜的饭堂,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下课吃饭,学生们奔跑去饭堂争吃第一笼卤面,因为那是厨师们也吃的,油水多,当时的我呆呆的站在教室门口感受整栋建学楼的震动。饭堂没有桌椅,全部像民工一样手捧饭盆蹲在地上,每早五点半的晨跑和十二人的宿舍是我现在都记忆犹新的场景。复读一年的日子是我此生最宝贵的经历,我学会适应环境,专注地做一件事,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转眼快过去20年了,谢谢毛中这样的学校,让我们这些高考大省的孩子们有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就像很多人在批评现在的教育体制一样,我却固执地认为在学校学到的数理化未必今天还会记得,但我们却学会了自主地学习,摸索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我们年轻的日子里我们是这么认真的对待自己,对自己负责。我是在城市里的一个重点高中出身感觉和这个同学口中描述的毛坦厂中学的日常区别不是很大 高中生活难道不都是不许带手机不许穿校服以外的衣服没什么活动要以学习为主吗我们可能课余生活稍微丰富一些 毕竟在城市里周末放假可以去看电影逛街在学校肯定要专注学习啊 难道别的地方的高中都是很轻松的?
即便有无数的人在吐槽高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仍然是当下的中国来说,相对最公正的选拔方式。让那些不能拼爹的学生还有一个拼分数的机会。毛坦厂只是一个缩影,并不可怕。高考必须保留并公平公正执行下去。如果放弃高考的“科举”,选择综合的“素质”评判,就是等于有操作空间,得益的是谁大家应该都清楚。至于称呼高考工厂的,我倒觉得挺好。我们一无所有,在传统的工厂中经受锻造和磨砺,最后变成毛坯从工厂中出炉,终于有机会在一个相同的平台与其它人一样开始自我雕琢。至于身上遗留下的坑洞和毛刺,为了能冲上平台也不可避免,当然需要我们自己一点点去填补和打磨。我十分感谢我的高中母校,锻造我们的时候让我们尽可能保持独立的思考和个性,以便让我们以后能自主地在更好的平台上竞争。说到高中生活,大家的感觉都应该差不多,只有真正体会过那样的时光,才会发现它的美好,当然也会有很多对它的恨,但是总的来说美好总是大于那些恨的。作为贵州的姑娘,深深知道,在本就没有那么具有深远眼光的与广阔眼界的环境里,在该努力的时间里,拼尽全力并没有错。因为这些环境条件是客观的,而自身向上的精神,是主观并真正推送我们人生的力量。
作为笔主十几年的老同学(先攀个近乎),我规规矩矩的谈几句: 正如毛主席所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我们爱毛中,是因为把青春洒在了那片山,我们拼过,灿烂过,痛苦过,无关他人,留给自己回忆刚刚好。 别人恨毛中,也许是因为他们看不惯,好好的丑小丫不规规矩矩的憋在山沟里,蹦跶出来干嘛?很多在安徽六安的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想,如何摆脱这个四线以下城市,高考是个跳板,跳出这片四合院,很多人很拼,是因为有梦。我们总是笑着说:考不好就去小清华(复读班)。并非夸夸其谈,录取通知书下来那一天,一位“战友”默默无闻的拿着二本的成绩单去了复读,其中的辛酸谁能懂?至今他的消息已经模糊,就连样子都要狠狠的回忆才能浮现三分。关于个人成长:多少人打着享受生活和素质教育的幌子 掩盖自己的堕落 什么时候开始努力和上进变成了一种可耻的事情;关于社会:阶层差异可怕之处在于短时间的 个人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我们不做事情的理由;关于做人:再次深切体会偏见多么可怕 居高临下的指责和评价别人是最容易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母校情结啊!任何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都会无意识的只记得它所存在的美好,况且,谁的高中不是被试卷和考试填满?这本身就没啥好争议的。外人说是地狱,然而学生都会感谢它曾给予我们的录取通知书、同学情谊,以及对年少青春空白的填补。
我在哪里生活了一年,苦中作乐吧,一生中最充实的时光莫过于毛中点滴,我不能说毛中的好与坏,我怕恶意重伤也怕把它抬得过来,爱他亦恨他,在哪里……可以快速成长俨然社会优胜劣汰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是真的 寒门的人要多努力多努力才能赶上那些豪门人的起点 仅仅是起点 ~这可能是我这些年读到最好的回忆高中岁月的文章,真实、理性、冷静,感同身受让我想起自己也另辟蹊径的高中岁月。“于我而言,它让我在争取自己的未来的时候拼命努力,它让我在濒临崩溃的时候顽强站起,它让我永远有向上的野心。”毛坦厂又怎么了?复读生又怎样?或者像我读民办又怎样?多年之后每个梦醒时分思念都一样是那个时候的事。谢谢谭老师的分享,我也永远记得您在课堂上的风采,如今也做了您昔日的同行,更加感同身受当年所学。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也曾为生计多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深深体会到一个农民的艰辛,一个农民工的卑微。我感激毛中,因为我的二个孩子都是从毛中跨进了大学校门,可以不用再过我这样劳苦低下的日子。都说毛中严苛,但也许那正是如我一样的父母情愿将孩子送进去的理由,小孩子吃点苦有啥不好?小草也要经历风雨才能长高。我没发现我的孩子在那里身体受到伤害或是心灵受到催残,他们一直很健康,很快乐。不论以后他们走到哪里,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感恩毛中怀念毛中,那是他们真正成长的地方。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嫡系学妹的,同样的毛中毕业,同样的大学同样的专业,嗯,永远比她高一届,现在我毕业,她高我一届。毛中并没有什么恐怖什么值得报道的,有收获有付出,这是自然规律,一味的批判,是谁给予的勇气,只是每个人选择奋斗的方式不同而已,我曾是问题学生,而是那里造就了我,我觉得挺好!我就是毛中的啊。没有经历过一切,你不知道其中的滋味,毛中的酸甜苦辣我都尝过,其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你不努力,你就完了。然后我考上了大学。哦耶高中就是高中,很好。别像现在的北大附中,将高中当大学,错位。祸国殃民邪恶的灭绝人性的中国式教育!学生就是考试机器,摇钱树,是,家长,学校的贴金纸,学校是高考工厂,监狱!高考工厂这样的高中应该丢进历史垃圾桶了,国际学校这样的素质才是应该学习的。为什么中国的权贵精英们都把孩子送的国外去读书,就是不想受这非人的折磨!就是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老百姓的孩子没有权贵精英背景一样还是穷人!中国十几亿人口,每年清北毕业留洋深造的人才那么多,但到现在真正有大才有大名气的凤毛麟角几乎可以忽略,即使有那么几个也多是解放前受教育的,我说的大才是国际超一流的享誉世界级别的人才,不知道从这个大的方面看,是不是我国现有教育制度不怎么入流吧?!不是抬杠,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努力读书的孩子没有错;送孩子去超级中学的家长应掂量一下有没有错;做超级中学的或有意或无意地把教育体制中的弊端放大到了极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反思,国民教育不应以选拔人才为目的,应以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科举制度类的教育弊大于利,误国害人。我的高中距离毛中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但是就我个人觉得,我的高中要轻松很多,没有人挤人的教室,没有铺天盖地的试卷。我认为成绩优秀不应该是逼出来的,老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才是重要的。在我家乡那边,很多家长会把那些成绩差而又爱玩的学生送去毛中,说是为了接受严格的教育,而在我看来,只是强迫他们学习,结果累的遭罪的不仅仅是孩子本身,更是家长。记得有一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是年龄!在该学习的年纪依靠外力改变一下学习态度,相信青春才不后悔!作为40岁的过来人,其实我现在是后悔的,当时努力不够,主要是没有这样的意识,也没有毛厂那样的环境强迫自己努力。所以我支持毛厂,学习好,再锻炼好身体就够了。这样你长大后才不后悔!如果能像很多国家那样,用几年的成绩,而不是一考定终身,会好很多。当然这后面又要牵涉很多因素。外媒的言辞或许有些偏激,但是对于教育体制的反思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在这里不想评价毛中做法的对错,但是不可否认毛中是教育体制下的一种产物,对毛中的报道是媒体窥探高考体制的一个窗口。一些人是通过这个窗口冲出来的,他们不免会觉得这个窗口挺好。人要努力才能改变命运,道理是对的。但是我觉得冲出窗口的人不应该只是鼓励大家,这个窗口很好,大家要努力破窗而出。而更应该鼓励人们去打开其它的门,毕竟人生的出口并不是只有这扇窗。的确,这扇窗跳出了许多人,但也有许多人跳不出来,被困在里面,而跳出来的人就一定是改变了吗?
我没去过毛中,但是身边不乏毛中走出来的毛中人,多是去复读的。我的一个室友在毛中复读过。最好的朋友也去那里复读了,前年高考考上了三本。还有一个室友的弟弟也在毛中复读,复去年高考,没达三本线。有客观原因,他的基础太差。毛中有神话,但更多是现实吧。不能指望一年将以前荒废的补回来,而且,据我所知,在毛中复读的花费并不低,我认为不能算什么“寒门”,学费加上生活费,父母陪读的时间经历花费,算一算吧,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吧。我想说,毛中人有毛中人的精神,坚韧,专注,在那里的同学学习过的同学没有说不好的话,毕竟那里有为之奋斗过的青春。但,我不会去,毕竟因材施教,人各有志。轻松自由一点的环境下,我会生活的更好。与其指责毛中,不如去反思教育制度。媒体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在老师的公号看完这篇文章,然后发现很多公号都在转,突然觉得不仅仅是一个高考热度问题,而是汪婷同学所提到的媒介话语权问题,导向根据它的需求给了毛中或者是无数个类似毛中的学校或者学生一个机器的定性却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别人五颜六色的生活与我自己单调的拼搏日子真的相去甚远,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路。感动,感慨。我对于毛中知之甚少,同事朋友的孩子过去复读,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是一直讨厌某些媒体、个人为了博人眼球,主观臆断,肆意妖魔化毛中。哪里的高考不残酷?谁的青春不需要约束?毛中不过是因为因为它的优异而灼烧了某些人而已吧?更多的怕是它承载了很多失败的,阴暗的,懦弱的,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对于努力拼搏的逃避,对于激烈竞争的恐惧,对于很多底层百姓希望改变命运的不屑,认为自己优越,所以选择更多,眼界给更大上的一种洋洋自得,肆意歪曲吧?这种道德爆棚的伪君子最让人讨厌。尽管不了解毛中,尽管孩子高考复读没有选择毛中,依然支持毛中,支持一切愿意为了改变自己,无怨无悔投身毛中的人!感谢汪婷同学!感谢所有留言的朋友!你喜欢这样的讨论吗?如有评论请在下面留言。愿意新媒体新传播问题的朋友可以在下面扫码入群,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