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如何读懂,抓住这3个诀窍,深入理解内涵,破解古文
文言文读起来,无论是对于小学生或者中学生,都不简单。喜欢传统文化的成年人,在读很多古书的时候也经常是一头雾水。
因为网络或者各种文史资料,给出的答案并不全面。没有古代私塾的口口相传,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否自学文言文?
答案是可以。
那么,具体有什么样的窍门方法和诀窍呢?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这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在此,本文以此句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推敲解读,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
逐字推敲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词汇中,大多是几个字组成一个词,而古代汉语中则多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比如“勇敢”在现代已经是一个词,而在古代“勇”、“敢”两个字则分别代表两个意思。
勇,从甬从力,气也。气之所至,力之所至,心之所至。
敢,从耳从攵,耳上面的“丁”意味着把耳朵塞起来。
由此,我们再去解读这句话全句的意思。有心有力去做,而且把耳朵塞起来,不听外界的议论时,那就是“杀”。如果有心有力,却不能把耳朵塞起来的时候,就要“活”。
查询分析当代知名译本
读文言文,一上来就查询别人的翻译,对自己的阅读古文水平提高,帮助不大。
因为,这样会让自己无法动脑,而且被别人的解读。但是,其他人的解读也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的,也要重视。
比如,中华书局的《道德经》将此句翻译为:勇于敢的就会死,勇于不敢的就会活。当然,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思考,这样的翻译,有什么意义吗?对不对?什么叫“勇于敢”,什么又是“勇于不敢”,他解释清楚了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分析结论和评价:这样的解读,其实没什么意义。
当然,我们还可以参考网上的普遍解释: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
在这种翻译里,文言文里的“敢”被翻译为刚强,而“不敢”则翻译成柔弱。
这个翻译有没有道理呢?至少,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论点,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杀”是送命的意思吗?“活”是不是生存,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
比较与此字最近的历史解读
那么“杀”字和“活”字到底的意思,在现代有多种,并不一定是代表送命或死亡,而在古代意思更多。《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先秦时期的文字中,寻找我们要的答案。
《礼·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其中“杀”为获的意思。
《庄子·大宗师》杀生者不死。其中“杀”为忘的意思。
《尔雅·释诂》杀,克也。
综合上述,我认为“杀”代表一种结束或者终止,这样的解读更可靠些。而活,也并非是简单的活着的意思,解释为生发或者成长、变化会更加合理。
在此,再举一个例子“卑鄙”,此词在现代已经几乎完全是个贬义词。
比如在晚晴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中,形容贾某“卑鄙无耻”。无疑和现在我们用的意思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其中的卑鄙是何意?就可以参考诸葛亮之前的古籍。按道理,《说文解字》为汉代所做,是可以参考的。可是,现在能看到的版本为唐代,因此其含义大打折扣。
卑字,我们可以参考《易经·系辞》,“天尊地卑”,天处于高位,地处于下位。原来,卑的意思,不过就是指在下面,而地的精神是什么呢?厚德载物。看来,诸葛亮不仅不是谦虚,其实还有暗地里自夸的意思呢。
鄙字,从啚从邑。是我国周代一种地方的称谓,五百家为一鄙。使用中,有乡野的意思。而在古代人们经常用于谦辞的自称,如“鄙人”。
综述
最后,我们再来结合上下文来读一下《道德经》73章相关内容。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由前述分析,解读全句为:有心有力去做,而且把耳朵塞起来,不听外界的议论,就结束或者终止,也就是说做个了断。有心有力,却不能把耳朵塞起来的时候,就要成长、有所变化。
“勇于敢则杀”抑或“勇于不敢则活”,这两种选择孰好孰坏,又有谁能分得清呢?
至此,我们基本上已经深入领会了《道德经》73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的内涵。当我们遇到其他类似难以理解的语句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古文的学习。一般来说,上述方法基本可以破解大部分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