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精品铜境赏析!
照容梳妆用具的古代铜镜与今天的玻璃镜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春秋战国之前,铜镜还是仅供王公贵 族使用的奢 侈品,普通百姓常以水中的倒影察照自己,好似以器皿盛水而人监于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鉴”是盛水或冰的金属容器,盛水后可以映照,因此也成为铜镜最常见的别称,《新唐书魏征传》 就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古代铸镜的方法,被人们称为“范铸法”。就是先用泥塑造出模型,在镜子背面雕塑出各种花纹图案或者文字,等到阴干以后,再烧制成母模。再用母模翻制泥范,同样要阴干烧制。接下来再熔化合金,浇铸到范模里成器。
铜镜制作一般包括制镜范、浇铸、刮削、研磨、抛光、开光(用锡汞齐)等工序。有时在刮削前后进行热处理。从战国到唐代,铜镜成分大多为铜65~72%、锡22~25%、铅3~8%。宋代以后,铅、锌含量增加,锡含量减少。
因为铜镜在铸造时使用铜质的优劣以及埋藏地土壤中所含酸碱含量的不同等原因,所以在铜镜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外表锈蚀,有水银色、铅色、绿漆古色、黑漆古色等。
铜镜最早出现在商代,多为祭祀的礼器;在春秋战国至秦时期,一般都是王和贵 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真正的高价铜镜重 点不是看其年代,而是看该物是否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品。在于铜镜的选择上要把握四个标准:即艺术性要高,品种要稀 少,品相须完好,纹饰的清晰度是关键,铜镜收藏中很讲究版模,头模镜最 受 欢 迎。
由于铜镜具有4,0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就必须对各个时代的铜镜纹饰有基本的了解,从齐家文化、商、春秋、战国、两汉、三国魏晋、隋唐、宋、辽、元、金、明、清等等。如不同时代的纹饰品种,主要铭文类型;不同时代的形制、工艺、铸造特点;各地铜镜的外观特点(南方叫「包浆」,北方叫「皮壳儿」),如红斑绿锈、水银沁、黑漆古、绿漆古等;因年代不同、合金比例不同、各地区的坑口差别等等作鉴别。对特种工艺镜,如战国金银错(松石)、镂空、漆绘;汉彩绘、鎏金;唐金银平脱、螺钿等等,需特别注意,因为出土极少,所以真正认识的人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