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点也不相配,怎么偏偏就走到一起?好白菜让猪拱了?
电影《致青春》里的郑薇说,人生真是讽刺,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你的另一半就是你的潜意识,想要看看你的潜意识里藏着什么,就看看你的另一半。
男人通常认为自己是男人,女人也通常认为自己是女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的。
精神分析有这样一个理论:
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阿尼玛。
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属于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
我们缔结一段婚姻,或者一段亲密关系的目的何在呢?
有人说,是为了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有人陪伴,漫漫人生路便不那么孤独寂寞。
有人说,是为了找个合伙人,整合双方资源,共同经营生活,也分担人生风险。
有人说,是为了给彼此一个承诺,可以生儿育女,合法享受鱼水之欢。
爱情是寻找完整自我的过程。
你为什么不可避免地被一个人吸引,不可自拔?
那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缺失的自我。
我们往往喜欢仰慕我们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当别人身上有的时候。
我们就爱慕,甚至和那个人相爱、融合,让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好像我们从此也就拥有了那样的气质。
每个人都有一种努力追求优越的潜能,以适应环境,并达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
人们却总是惊讶,“这两个人一点也不相配,怎么偏偏就走到一起了呢?好白菜让猪拱了?”
其实越相反,就越相配。
因为每个人都按对方阴影的内容在生活,或者尖锐一些,每个人都让对方按照自己阴影中的内容生活。
两个非常相似的人相处虽然比较平和,也比较舒畅,但对双方的发展没有什么大的好处。
因为在对方身上反映出来的仅仅是自己已经意识到的内容,这一点也不复杂甚至显得有些无聊。
优越包括个人更为完整和完全的发展,以及个人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多婚恋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方觉得另一半不完美,给对方提出很多要求甚至指责对方;
而另一方则一直处在被要求、被指责、被改变的状态,而这个过程仿佛永无尽头。
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历了一些挫折,
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把自己包裹在一层坚硬的壳里,还围上了丛丛蒺藜。
相信"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女人都是物质的”、"天下乌鸦一般黑"、"信天信地不如信自己",从此斩断情丝,下定决心不再对任何异性投入情感,抱定独身主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在恋爱中屡受挫折与伤害的女性,极易不再相信爱情,逐步对异性产生怀疑、反感,甚至敌视、怨恨,形成了牢固的"男人不可靠"的信念,进而踏上了"不婚"的道路。
仓央嘉措的《十诫诗》中也有类似观点:“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用心理学术语来讲,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投射”。
我们常常无意识地把自己不接纳的“坏我”投射到伴侣身上,这个“坏我”并不一定真的坏,只是不被我们认同的自我部分。
这归根结底源于一种优越感。
认为自己比重要的另一半更聪明、更优秀、更敏感,意味着你没打算认同他/她的观点,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你一点也不乐意站在他/她的角度上换位思考。
如果你把恋爱或者婚姻谈成了“上下级”,那么,是时候该反省一下了。
其实,你的另一半并不是真正“属于”你。
我们必须明白:在爱的关系中,对方不是来伤害你的,而是来帮助你看到你自己。
两性关系中,不管相爱的两个人最后是聚是散,这段关系都能帮助你成长,让你的心灵增加份量。
但前提是,你必须参与这个“发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有时是以灾难和绝望的形式出现。
你的爱人,其实不是你的爱人
Ta只是你的另一个自己
Ta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TA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Ta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你对Ta的爱
却不是Ta的灵魂
因为Ta的灵魂属于自己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Ta一样
却不要让Ta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矛,Ta是盾。
你们可以自相矛盾,也可以合二为一,面对人生的荆棘。
Ta用尽力气为你遮挡风雨
使你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
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也不能改变另一个人。
“爱一个人”并没有给你以下权利:
(1)要求他/她也爱你;
(2)控制他/她的思想和行为;
(3)要求他/她照顾你的人生快乐。
爱一个人,只给了你想为他/她做一些事的权利。
你之所以会沮丧,就是对未来有太多的期待,然而期待却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