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韦应物:他半生是浪子,半生是诗人,在动乱年代完成自我蜕变

每次读到韦应物所写的唐诗,诗词里面所透露着的那份云淡风轻,所描绘出来的田园画卷,总想着有一日能够逃离这俗世,去过一场隐逸的生活。人们熟读他的诗词,却不知写出这样温婉恬淡诗词的韦应物,在少年时代,还是长安城里有名的“恶少”。不仅不喜好读书,还仗着自己皇家侍卫,韦家儿郎的身份喝酒赌博,虽然没有犯下什么大恶,但也是横行乡里的富家少爷。只是一场灾难的来临,却也让这个浪子醒悟了过来,最终成为了唐朝诗人中一个异数。

出身名门

曾经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句说的就是当时的韦家与杜家,虽然说到了韦应物这一辈,韦家的光芒已经开始比不上杜家,但是韦应物他的祖辈从当朝宰相,再到朝廷命官,无一不受皇帝重用,含着如此高贵的金汤匙出生的韦应物,自然是长安城里极为金贵的少爷。少年的时候不喜欢读书,更喜欢约上其他的富家子弟,在声色中纵情潇洒。到他15岁的时候,时常在宫闱出入,便做了唐玄宗的贴身侍卫。那个时候的他,因为有了双重身份,更是嚣张跋扈到了极致,他曾写过一首《逢杨开府》,这首所作的回忆诗就可以看到他过往的荒唐事。

《逢杨开府》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年少的他,又怎能知道人间愁苦,他总以为这破天的富贵足够让他逍遥一生,所以他看不到那一场将要来临的山河破碎的灾难。公元755年一场安史之乱的爆发,将整个唐朝醉生梦死的假象给戳破,一个看似强盛的帝国,就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巨大转变,又让多少人成为了这场战乱中的悲剧。皇帝在这时候也一路逃往蜀地,韦应物也终于失去了他的靠山,他不在是天子近臣,也不是再是长安城里肆无忌惮的少爷,突然之间,好像命运就让他抛弃了。

乱世姻缘

这时候的韦应物才20岁,弱冠之年本应是干一番事业的少年郎,可是他等来的,是人间的黑暗与疾苦。这段日子,让他过往人生都黯淡了下来。可是命运也并没有全然亏待他,为他的身边送来了一位女子,那是他16岁的妻子元苹。在那样的乱世之中,他们二人的婚礼办得极为低调。或许人们会觉得浪子回头有时候是一件难事,大多只在画本子里出现。可是这个女人,不仅让他回了头,还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元苹家中本也是世族贵家,能够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嫁给这个曾经荒唐过的少年,不提及他的过往,也不顾及他未来的人生路,只是给予他更多的扶持。这样一个温柔又贤慧的妻子,也终于唤醒了韦应物。过了一年之后,郭子仪率兵将长安夺了回来,韦应物也要开始考虑,他接下来的人生路到底要怎么走?回首过往的潇洒荒唐,他必须把那些东西全部丢弃,他要了解这个时代的黑暗,也要正视整个帝国正在遭遇的巨大转变。

潜心苦读

所以他想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为了破碎飘摇家国,为了这万千受苦的百姓,更为了早已没落的韦家,去干点正经事。文人在那个年代里,最佳的选择依然是走科举之路。相比于那些早已年少成名的人,他在这个年纪里才开始苦读诗书,确实太晚了。但是这一切也不算晚,出生于韦家的他,自然天赋要优于常人,更何况经历了如此一场巨大的变故,他更能沉得下心来学习读书,他要靠着这一条路去逆转人生。

即便你是浪子回头,上天也并不会一直照顾着你,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努力争取而来的,韦应物的人生也是如此。他在科举考试并没有一次就进士及第,毕竟寒窗苦读10年也不是说着玩儿的,所以当他迈出这第一步的时候,现实又给他提了个醒,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一朝一夕的努力,也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看出到底值不值得。虽然出自仕途之路没有成功,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他依然用功的读书学习,所写的诗词文章也逐渐在长安城有了名气。

命运的垂青与遗弃

等到27岁的时候,命运也没有亏待他,韦应物终于迎来了这艰苦岁月中的第一次蜕变。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有才的人,所以在别人的举荐下,他终于能够入朝为仕。在焚香读书的这几年里,岁月也将她的个性打磨得更为坚韧。所以在入朝为官以后,他在自己的职位上勤勤恳恳。他的妻子也与他一起携手,两个人从安史之乱,一起走过了将近20载的风雨人生。在他为官的这十多年里,也经历过被贬官、罢免的磨难。

夫妻二人在这人时间东奔西走,本以为能熬过坎坷以后,再白首同归,只可惜命数多变,命运给你设计的局,有时候是无解的。大历十一年,这一年的韦应物40岁,他的妻子元苹36岁,前半生的人生过得太过清苦艰难,再加之又常年在外奔走劳累,在这一年他的妻子因病逝世。本以为能够与爱人携手终老的韦应物,现在却要独自一人承受着最为难捱的中年丧妻之痛。他亲手为妻子写了墓志,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更有着十几首悼亡诗。每字每句,全是对妻子的怀念之情,那是一个中年男子心中最深的血与泪交织而成的诗词。每句诗词并没有过于沉痛悲伤,但是却满是伤感。

诗人的蜕变

韦应物的一生,可以被战乱划分为两个人生阶段,也可以因为妻子的出现,将他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人。在战乱以前他是浪子,是不顾家与国的少年;那一场战乱过后,他是韦家要担起责任的儿郎,也是要为天下百姓干一份实事的官吏,他也开始在诗词中,将这一段黑暗的岁月忘记,去追寻文学世界里的诗与远方。他的人生也因为妻子而从大梦中醒来,他要做天下有志之士,也要携手妻子走过这风雨坎坷之路,所以在妻子的墓碑上,还有一句“百世之后,同归其穴”。

以前认识韦应物的时候,会以为他就是一个写着田园诗,有着平淡安逸心境的小官吏。可是当真正将他的一生全部阅览一遍的时候,很难想象,这位诗人就是那个写出了“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的韦应物,竟然在弱冠之年的时候,还有过那样一段暗黑的人生。他的青春浪荡过,也在政治最高处的时候跌倒过,与其说那个时代没有抛弃他,倒不是说韦应物没有抛弃那个动乱的时代,他在层层黑暗包裹中,最终化茧成蝶,在盛唐诗歌的天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辉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