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从玫瑰到枪炮》

发布时间:2020-12-08 
文:京师心理|草芽君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为何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从玫瑰到枪炮》

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或者在一个陌生的聚会中,你是否也和学堂君一样有过这样的感觉:有些人会让我们感到亲切,忍不住想要靠近;而有些人却会令我们感到不自在,暗戳戳地想要尽快远离。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都是活在关系中的“社会性动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有与他人建立联结的需要,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却常常会令我们感到困扰。

人际关系中既有温暖和光明的一面,我们会相互吸引,互相帮助,也有不悦和阴暗的一面,我们会心存偏见,彼此伤害。那么,在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眼中,我们为何会被一些人吸引,对他们心生好感?又为何会对一些人感到厌恶,对他们产生偏见?

你长得好看,说什么都对 | 外表吸引力刻板印象

你可能听过一句流传很广泛的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安于陪伴”。我们会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大多时候还真的就“始于颜值”。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当我们在路上遇到颜值高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时,真的很难克制自己不多看几眼。

我们会在聊天中调侃,“你长得真好看,说什么都对”。外表真的如此重要吗?难道长得好看就有特权吗?有心理学家用外表吸引力刻板印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来解释这种“颜值即正义”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会认为,一个长得漂亮或者帅气的人自带光环,觉得他们的身上更可能会有其他积极的人格特质。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光环效应(halo effect)。

这种“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在童话中,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是美丽的,同时也是善良的;女巫和继母是丑陋的,同时也是邪恶的。事实上,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例如,漫威宇宙中拯救世界的英雄永远是帅气强壮的,而反派灭霸再强大也还是被塑造成了一颗紫薯的模样。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在其他各方面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仍会猜测漂亮的人会更快乐、更性感热情,更开朗、聪明和成功。我们更渴望与有吸引力的人建立联系,这促使我们将诸如友善和互惠互利等受人欢迎的特质投射到他们身上。

与之相伴的令我们不愉快的是,外表吸引力方面的刻板印象也会使我们产生与外貌相关的偏见。一项对 220万条含有“胖”或“肥”字的社交媒体帖子的分析显示,这些帖子中充斥着侮辱、批评和贬损的笑话[1]。令人扎心的现实是,一些研究发现,体重歧视甚至超过了种族或性别歧视,超重者在寻求爱情和工作时都更易受挫。

当然,一旦人们在相处中互相了解对方后,就会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独特品质,而非外貌,但无可否认的是,对于第一印象而言,外表吸引力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对一个人的喜爱程度。

你看起来眼熟,应该是个好人 | 曝光效应

如果说外表吸引力带来的是“一见钟情”式的喜欢,那么慢慢熟悉产生的喜欢则更像是“日久生情”。

两个陌生人交往得越多,他们就越容易发现对方的魅力和长处。熟悉性诱发喜欢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也被称为多看效应、简单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即人们更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一个生活中有趣的例证是,我们经常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颜值很高,可别人拍的照片却始终不那么顺眼,而当你去问你的朋友时,他们却不会觉得照片有什么问题。

这是因为,人类对于面孔的辨识度非常高,而人脸往往不是完全对称的,如果把左右脸互换,我们能够轻易的觉察出这种细微的变化。一般来说,镜子里的形象是我们更常看到的自己,而这个形象却是别人眼中你的镜像变换,也就是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左半脸是别人眼中的右半脸。

你看镜子里的自己更顺眼,而你的朋友看他拍照片中的你更顺眼,这都是因为我们会偏好那张更熟悉的脸。(当然,没有看得顺眼的照片可能仅仅是因为上天还没赐给你一个会拍照的小哥哥或者小姐姐。)

曝光效应是使我们容易产生吸引和依恋的一种基本现象,具有进化上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把熟悉或安全的事物,与不熟悉或不安全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这种能帮助我们生存的效应同时也会使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保持过度的警惕。

研究发现,即使是三个月大的婴儿就会表现出对自己种族的偏好:如果他们是由自己种族的人抚养长大的,那么他们会更喜欢盯着自己熟悉种族的面孔[2]。这就能解释当人们面对那些不同于自己的陌生的人时,为什么会产生一种自动的无意识偏见。

你和我真像,我们都更棒 | 相似性与内群体偏差

在日常相处中,一旦我们发现某个人与我们自身有相似之处,我们便会觉得这个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佩勒姆等人认为,我们身上会有一种内隐自我中心主义(implicit egotism),也就是说,我们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这不但包括我们的名字,还包括潜意识中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地方和其他事物[3]。

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将自己的脸部特征合成到一个陌生人或政治人物的脸上,我们就会更喜欢这个新合成的脸[4]。如果一个人在实验中的编号碰巧与我们的生日相同,我们也对这个人产生有更多的好感,我们甚至更愿意与那些姓或名与我们相似的人结婚[5]。

相似性会导致人际吸引,我们的社交圈会因此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我们会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和让我们更有熟悉感的人,当我们找到这样的群体时,我们的归属需要会得到满足。但阳光之下也存在着阴影:许多偏见和歧视反映的并非是有意的伤害,而仅仅是我们对与自身相似之人的偏爱。

社会心理学家特纳提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我们会给自己贴上不同群体的标签,比如我是中国人、大学生、女性。我们认同我们自己所在的群体 (内群体) 以获得自尊,同时将自己与其他群体 (外群体) 进行比较,并且更加偏爱自己的群体,即产生内群体偏差(ingroup bias)

内群体偏差是一种对“我们”的偏爱,如果我们的群体是优秀的,那么我们会自豪地觉得自己也是优秀的。如果一个人被我们划分为内群体的一员,我们就更有可能对TA心生好感;而如果TA被我们划分到外群体,我们便更可能会夸大我们之间的差异并心生偏见。

参考文献
[1] Chou, W. S., Prestin, A., & Kunath, S. (2014). Obesity in social media: A mixed methods analysis. Translational Behavioral Medicine, 4, 314–323.
[2] Bar-Haim, Y., Ziv, T., Lamy, D., & Hodes, R. M. (2006). Nature and nurture in own-race face process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159–163.
[3] Jones, J. T., Pelham, B. W., & Mirenberg, M. C. (2002). Name letter preferences are not merely mere exposure: Implicit egotism a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170–177.
[4] Jones, J. T., Pelham, B. W., Carvallo, M., & Mirenberg, M. C. (2004).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Js: Implicit egotism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665–683.
[5] Jones, J. T., Pelham, B. W., & Mirenberg, M. C. (2002). Name letter preferences are not merely mere exposure: Implicit egotism a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170–177.
作者简介:京师心理|草芽君。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小鲸鱼 耐高温淀粉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