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学中医的经历及整理的名老中医医案秘方
林杏布衣
2016-06-15 16:11
经常混迹天涯,只是默默潜水,偶尔冒个泡。前段时间看到天涯上一篇关于中医的帖子,作者是位得道高人,从自然和哲学的角度解释阐述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理,启迪人们对中医的思考和对疾病的认识,传播中医文化,让人受益匪浅。帖子中也有很多人求医问药,很多人求医无门,由此可知人们受疾病痛苦的折磨,和对现代医疗体系的失望。再加上魏则西事件的爆发,更让人们感到心寒,部分医院不再是救死扶伤的地方,而变成屠宰你的温床。很多时间你满怀希望去求医,希望能够治愈,却又多少次失望而归,只是口袋荷包越来越少,疾病并没有好转,只能一次次的走在求医路上,多么希望上天能够赐予给你名医,可以使你药到病除,迅速康复。现实生活中名老中医确实存在,只是好中医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一代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面对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根本无力静下以来去研究中医精典,院校里培养的中医学生也是缺少临床经验,毕业出师后不会看病,自然很难传承,中医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可喜的是民间有很大一部分中医爱好者,也有一批中青年医师在为中医事业的传播和发展不断努力着,有句话说中医在民间,也在世界各地不断的传播着发展着,惠及着更多的人们。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热爱中医,传承中医,为人们的健康奉献一份力量。
说起自身的中医学习经历,应该是从2008年开始,当时市场上流行养生热,当然现在也一直很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是比较关注身体健康了。无意中在路边看到卖书籍的,有些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像《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温度决定生死病死》《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等,当时我对这些方面根本没有一点意识,毕竟还算年轻,很少去医院,平时也不怎么关注。但是看了下里面的内容,讲的却比较通俗易懂,很多都是通过一些按摩穴位,吃些日常生活的谷类肉类来告诉你如何保健,增强免疫力等。以前一直以为中医比较深奥难懂,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看下才发现原来中医一直是在我们身边,从日常饮食,到基本保健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些书籍是我的启蒙老师,引领我进入了中医之门。
在这些书中,经常会看到书里一些方药会注明是来自《伤寒论》,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当时就好奇伤寒论是一本什么样的医书,抱着好奇的心态从网上找到了伤寒论的原文开始阅读,刚看了几句就蒙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何为太阳,何为阳明,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如同天书一般,再看下后面的越来越复杂了,就像一个没有武功根基的小子得到一本无字天书,根本无从下手。看来直接读伤寒论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来个曲线救国吧,网络上继续查关于讲解伤寒论的资料和视频,还好找到当时的视频资料是郝万山讲伤寒论,也就硬着头皮学了起来,知道了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桂枝汤麻黄汤等。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里面讲的医案故事,这些不需要太多的背诵和理解,里面讲到的宋孝志栀子豉汤的案例,定时汗出的桂枝汤,腹满虚中夹实的厚姜半甘参汤,口渴小便多的五苓散证,条方记得比较熟悉的是桂枝汤和麻黄汤,后面的条文慢慢难了,也没有记多少,后面到三阴证,基本上没有概念了。直到几年之后我重新再看伤寒论时,也发现自己对这本经典研究的太少了,很多都没有记住,更不要说应用了。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学习,背诵条文,读医案。只能说正式学中医从伤寒论入手,却没有坚持下来,毕竟没有老师指导,又断断续续不时中断,只是把中医学习当作业余爱好来看待,整体上提升不大。
学习一段时间后,总想找机会试下学习的成果,大体上前几年都是在以身试药阶段。因为没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伤寒论又太古老深奥,虽然知道桂枝汤麻黄汤,其它的方剂却知道甚少,生活中很少能直接对应上去。印象中应该是10年左右老爸头痛发作,平时有胃病,在医院检查挂水近月余都没有好转,又找些老中医开了7副药近千元,还没有处方,当时老妈告诉我就医经历时,我第一感觉是被骗了,吃了之后反而加重了,无奈自己只好重新找书本开药给老爸试药,当时听老爸描述说胃病不舒服,不能吃凉的,吃了有叮着疼的感觉,辩证为脾胃虚寒,根据这些症状找到一篇黄芪建中汤治胃病的文章,又加了吴茱萸汤治头痛,还有四君子汤一起开了3副寄给回去。刚开始听老妈说老爸根本没有服药,认为医院都没有看好,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也不太可能有好的办法。后来痛的严重了,又有老妈的催促,终于同意喝药了,第一副喝下去没有太多感觉,第二副喝完说好像有点轻松了,三副喝完说至少缓解了一半,老爸紧锁的眉头终于慢慢舒展开来。后面又陆续喝了10副,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了。这也算是我初试牛刀,初战告捷,也有点小欣慰。
说下自己感冒咳嗽的治验经历:2010年春节前夕,天气比较干燥,刚开始只是感觉有点受风寒流鼻涕,吃些感冒药有些减轻,慢慢又引起了咳嗽,咳嗽严重时感觉要把肺都要咳出来,胸部有憋闷感,咳起来要几阵才能停下来。古人云:名医不治喘,治咳丢了脸。自己从心里有些害怕咳嗽,每次都要拖好久都治不好,西药经常吃了很多都没有效果,记得07年有次在东北感冒咳嗽,吃药挂水都无效,最好找个中医诊所开了3副中药,煎一份就好了一半,当时觉得很神奇的,只是不知道处方,更不知道自己后面会接触中医,还有一次最后用了家里老人给一个偏方,用甘蔗煮水来吃,竟然神奇的好了。这次咳嗽自己开始试药,找到中医内科学冶风寒咳嗽的杏苏散药方,对着拿了3副,喝了后感觉出了些汗,鼻塞通了,咳嗽反而加剧了,3副喝完基本上咳嗽反而越来越严重,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刚好放假回家,无奈下找了个老中医看了下,并讲述了自己试药的经历。老中医笑着告诉我说,你这次咳嗽是温病,不是风寒咳嗽,所以效果不好,开了桑菊饮加减,喝后心里有一种凉爽感,3副喝完基本就好了。听了老医的讲述后,我又有些迷茫,什么是温病,以前只知道伤寒,根本不知道温病为何物,看来后面也是学习下关于温病的资料。春节过后便开始找关于温病的资料。《温病条辩》《温热经纬》及温病大师赵绍琴的讲座资料,了解到了温热病、湿温病与伤寒的治法是完全不同的,特别的透热转气在卫气营血过程中的运用,每每看到用温病方法治好了很多高热晕迷的病人,更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习中医不应该偏颇,更应该兼容并包,博览群书,融汇贯通。
打赏小礼,给TA点赞
冲榜赏3人点赞
埋红包 脱水模式 只看楼主
小白兔爱吹泡泡3
2016-06-15 21:29 1楼
支持楼主!
0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林杏布衣 楼主
2016-06-15 23:00 2楼
感谢小白兔朋友坐沙发,继续写。说说这些看陆续读过的中医书籍和中医派别。提到中医的四本大经典,正常《黄帝内经》是排在首位的,这部巨著是先秦人民群众的经验总结,古老而朴素,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我最早接触也是从养生书籍开始,从曲黎敏讲黄帝内经,到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再到各家注解如熊继柏讲内经,王洪图讲内经。个人喜欢徐文兵讲的,特别是前几篇,记得当时还学着背诵《上古天真论》《四季调神大论》等,深奥的古老知识被徐老师讲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熊继柏教授讲的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有些地方见解独到。当时梁冬与徐文兵在国医堂上的对话形式讲述黄帝内经,深受大众好评。还有同一时间郭生白讲伤寒论,倪海厦讲天纪人纪等,对当时还是小白的我有深深的吸引力。同时期还有罗大伦的《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讲述了古代名医的学医经历和成长历程,让我慢慢对中医有了更多兴趣的信心。曾经有段时间一部《思考中医》的火热,加上作者又推崇火神派,深受其信,随即购买的火神派鼻祖郑清安的《医法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开始阅读,里面把中医辩证主要认阴阳来判断症候,很多时候起手就是附子干姜等,宣称效果非常好,甚是崇拜,以为找到了学习中医的捷径。直到后面看到一篇批判火神派的文章,毛以林的《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才慢慢有所思考。如同黄煌教授谈到徐灵胎《医贯贬》批判赵献可的学说,批判什么?他说《医贯》这本书其实不用写那么多卷数的,只要两句话就行了: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八味丸。人身不外乎阴阳,阴阳也不外乎就是虚损,那么就“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八味丸”,何必要写那么多的文字呢?他说,“天下庸医一见此书,无不狂喜,做名医原来有如此之捷径,独此二丸矣。”何必要去读那么多的经典著作呢?那就不需要了,只要有“六味”、“八味”,那就足够了。他说从此之后我们千古流传的良方将无人继承,医道将就此中断。中医治病还是从一个病、一张方、一味药、一个穴位开始,这个就离不开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我们学医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你去讲一些空头的理论都是没用的。中医治病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好好的学理论,读经典,辨证论治,掌握因地、因时、因人施治原则,好好的做临床,多实践。我们该做的,就是善待病人,善待自己。
齐齐秦楚 2016-06-17 11:22
思考中医当时我也看过。开始我觉得写的很不错,后来看到后来有一篇讲到,豆子跟肾的形状很像,所以补肾,这个太违心了。慢慢就放开了
齐齐秦楚 2016-06-17 11:22
是唯心。写错字了
56456504 2017-03-01 17:26
首先说这是以形补形之说,牵强附会或许有之,但理论辩证子类补阳,是有理有据。著名方剂七子补肾汤
冥冥游神未知罪福 2017-08-21 10:29
评论 林杏布衣:记号
lixuyu988911 2019-11-23 01:32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用药讲究类象。把中医深入学下去,就知道,这些并不是唯心,而是确实有效的 。
剩余3条
0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花季半蕾
2016-06-16 10:21 3楼
我也是从那个贴子里过来的,感觉人太多了,大家都把楼主当神看,也许楼主忙不过来,贴子更得也慢,询问什么的也不答复。在楼里看见过你的回复,觉得有点思想,请问楼主你是医生吗?
齐齐秦楚 2016-06-17 11:19
他也是自学中医,不是医生。大家一起学习
一臉橫肉 2016-10-01 13:31
哪个贴啊,求链接
0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林杏布衣 楼主
2016-06-16 12:00 4楼
附一篇姬领会写的:不要被“火神派”误导文章。
东施效颦要不得
——读毛以林《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有感
两年前,看到“火神派”开始“流行”,我就想写点东西,但因工作之余还得赶写书稿,故而就搁置了下来,最近,看到更多的人在滥用附子、干姜,出现毒副作用后还美其名曰“排病反应”,很是痛心,于是,提笔欲写,恰在此时,看到了毛以林先生写的《步入中医之门——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一书,甚觉高兴。
在这本书里,毛先生寻根求源,对比论证,应用大量的论据说明现在所谓的“火神派”已经走火入魔,已非郑寿全本义,为还想或正想万人一法的应用附子等药治病的人敲响了警钟,所以,这本书有勒马于悬崖之功。
中医治病,本来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但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追捧火神派并加入到火神派当中?原因很简单,系统的学习中医知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很难,而且,大学五年之后,还是不能有效的临床治病,这时,更多的人就想寻找治病的捷径。
君不见,学院派里面也有好多教授专家逢人就用小柴胡汤加减,逢人就用升降散加减,或者,遇见男性病人,二陈汤加减,女性病人,四物汤加减。也美其名曰谓之自己水平很高,能把一个方子用活而治百病。这也说明学院派里面很多人在找治病的捷径。想想看,有丰富中医理论知识的学院派中都有人找治病的捷径,那么,民间的、中医理论知识不多的人能不找治病的捷径吗?
看一些民间的中医大夫,一个药方子可以吃一辈子,于是,也想给自己找一个治病效果很好的方子,但没有人给;书上的药方子虽然很多,但自己又不知道哪个方子很有效,故而,这个捷径是行不通的。怎么办?正在困惑之际,有人给了自己一个治法,这就是扶阳法。求“鱼”不成反得“渔”,自然欣喜若狂:逢人就用扶阳法治疗,每个处方都用附子、干姜等药物。瞎猫碰老鼠,对于治好的病,就大肆宣扬扶阳法怎么怎么好,对于没有治好的更多病,却说自己的功力不到家,没有学好扶阳法。唉,听到这样的话,就如看到了被洗脑的传销人。
要让这些人明白扶阳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病都能治疗的,就必须要让他们知道闹出“火神派”的《扶阳讲记》是怎么忽悠人的。
中国人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媒体的偏向,有点像以前农村里的媒婆:说谁好,谁就好,因为只谈优点;说谁坏,谁就坏,因为只谈缺点。对老百姓而言,只能从媒体上谈到的“点”来评价一个人。《扶阳讲记》只是谈到了适用于附子、干姜等药物治疗的病症,通过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联病症的罗列,给很多不太懂或根本不懂中医的人形成一种假象,这就是附子等药物能治百病,任何病都可用,于是,不明中医之理的人也东施效颦,自以为得“渔”而滥用附子。岂不知,异病同治是中医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
就如柯云路写的《发现黄帝内经》,里面只是详细的介绍了胡万林的优点,但没有说他的缺点,故而,被人捧为“神医”。人们只知道他治好了多少人,却不知道他治坏了多少人,故而,蜂拥而至,让其诊治,结果,死伤无数。其实,他的治病很简单,就是熬一大锅药汤,任何人来了都是用勺子舀一碗,再抓一把芒硝放在里面让其喝。千人一法,万人一方,用此“捷径”治病,结果怎么样?胡万林只能过狱中生活。更为可气的是,胡万林都在监狱里了,还嘴硬死犟,说是自己的治病水平多么高,治好了多少人。这一点,和搞传销的人差不多,思想已经僵化固定。这类人根本就不明白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看的病人多了,终究会碰上药物适应症的病人。就如对任何病人都用逍遥丸,当你治疗1000个不同病人的时候,也许有50个适合逍遥丸治疗的患有痛经、闭经、腹泻、附件炎、胸胁胀痛、乳腺增生、咽喉炎、左边头疼、颈椎病导致的左手发麻等病人。这时,如果只谈用逍遥丸这种药治好的这50个病例,而不谈950个没有治好的病例,结果怎么样?一定会给更多的人造成假象,即逍遥丸可治百病。《扶阳讲记》中的病案就是这样的。
所以,扶阳法虽好,但不能滥用,这个治法只适用于阳虚证,即气虚加寒象之人,却不能适用于其他病证。如果这个人是阴虚之证,而你还在用附子、干姜等药物治疗,结果会如毛先生书中所说的水本来就少了还用火烤的严重后果;而且,中药治病,更多时候讲究的是配伍,即阴阳结合、气血结合、动静结合、补泻结合,当用补阳药治病的时候,少佐一点滋阴药,则“阳更得补”。
生活当中的东施效颦,只是让人贻笑,但中医中的东施效颦,却有可能要了病人的命。滥用附子,对任何病人都千篇一律的用扶阳法治疗而不加辨证,也许,胡万林生活的监狱就是这些滥用附子的人以后该去的地方。因为现在的病人其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只要出现了医疗事故,你就要承担责任,轻者赔钱,重者入狱。更为严重的是,对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清代名医陈士铎说过: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故而,我们一定要正确的看待火神派,一定要明白四川的中医大夫为什么敢大剂量的应用附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人的体质不一样,四川人,常年饮用从长江上游由青海西康雪山中急流入川的寒水,故而,体内寒气重,需食辛辣食物以温热之。附子,大热之品,川人应用,自然对症,好多四川人“啖附子如芋栗”,都把附子当食品来吃,所以,四川的中医大夫在治病的时候大剂量应用附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如山东的百姓常把本地产的山药当做食物,一旦病人出现要用山药治疗的病症,这时,应用本地产的山药,剂量也必然加大。
云南、贵州两省,气候特点和四川差不多,所以,这两省的中医大夫擅用附子治病,也能理解。
然而,其他地方,比如新疆,夏季的吐鲁番,气候炎热,如果不加辨证的用附子,岂不是“火上浇油”?
也许有人会说:北方寒冷、南方潮湿,附子能逐寒燥湿,故而,不管北方还是南方,应该人人可用。唉,“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中药治病,只是纠病症之所偏,北方虽寒,南方虽湿,但久居其地的人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其所发之病,因气候引起的毕竟为数不多。
附子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脉,凡寒结于脏腑、筋骨、经络、血脉者,皆能开、通、温、散,确实是一味好药,但是,临床应用时一定要辨证,绝不可滥用。就如红烧肉是好东西吧,但你不能见人就给吃红烧肉,更不能大量或长期的给人吃红烧肉。如果这样,不用闭眼睛就能想到结果。
故而,我建议更多的人好好看看毛先生的这本《步入中医之门——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看看火神派的用药弊端。不要再滥用附子等药物了,中医治病是没有捷径可循的,好好的学理论,读经典,辨证论治,掌握因地、因时、因人施治原则,好好的做临床,多实践。
谈谈对《伤寒论》学习经历,前面提到最早开始学中医是从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视频开始的,里面谈到他的老师伤寒大家刘渡舟和胡希恕的案例,便开始阅读老位伤寒大家的著作,都受益匪浅。刘渡舟老师特别提到伤寒的对应阅读,有水湿证对应火郁证,眩晕的肝风证对应痰饮证,以经络内经来解释伤寒。胡希恕老师主要是以八纲解释六经,以方证相对为主,提出方证是辩证的尖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明了,不掺杂太多的内经因素。特别是他的弟子冯世纶先生近几年推广胡希恕经方理论,让更多的人知道胡老的经方思想。虽然两位对伤寒论的解释来源不一样,临床中都是治病高手,每每看到他们运用经方,效如桴鼓,覆杯而愈,不得不赞叹经方的神奇。还有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推广的经方医学论坛,以体质辩证运用经方,把伤寒论更广的传播应用于民间生活,还有广东黄士沛的《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陈瑞春读伤寒论》,娄绍昆先生的《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王三虎的《我的经方我的梦》。每读到这些伤寒大家的医案著作,都收获很多,慢慢也养成了经方思维,当面对一个疾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对应哪个条文,要用哪个方剂。在学习伤寒论的同时,也旁涉了许多老中医和民间中医的著作,如以前华夏中医论坛几位老师郭永来的《杏林集叶》,王幸福的《杏林薪传》,樊正阳的《医门凿眼》,汪庆安的《用药杂谈》。四川乐川名医余国俊的《中医师承实录》,刘方柏的《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录》,湖北草医周正祎 的《传世碎金方》,舒鸿飞《杏林40年临证手记》等,还有很多名老中医的著作《名老中医之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前辈的这些经验和著作都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学习资料,只要认真研读,一定会有收获。关于古代的医书,目前读的不多,前几天看到清魏之琇的《续名医医案》,里面总结了前人的治病经验,也是很好,后面会用心读下去。还有《医宗金鉴》,陈修园,张景岳,傅青主,四大医家的著作有时间还是要认真研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有更多知识和收益。
@花季半蕾 2016-06-16 10:21:48
我也是从那个贴子里过来的,感觉人太多了,大家都把楼主当神看,也许楼主忙不过来,贴子更得也慢,询问什么的也不答复。在楼里看见过你的回复,觉得有点思想,请问楼主你是医生吗?
-----------------------------
多谢支持。目前还不是医生,算是中医爱好者吧,一直努力在成为执业医师的路上。正如标题所写,因不是正轨医学专业,中途因兴趣爱好走上了自学中医的道路,中间有迷惘,有彷徨,有激动,有收获,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为谋生的手段,只为内心的召唤和喜爱。因无法直接考取执业医师证书,只有师承另外一条路可选,目前还在积极努力中,也许几年后会成为真正的中医医师。后面会发些关于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方和治疗经验,都是平时整理的所学书籍上面的老中医或者民间的经验方,对一些常见疾病会有一些效果。就如同民间很多人有祖传秘方一样,有时候自己并不懂治病的道理,但是针对某一个疾病用上去就有效,也有单方气死名医之说,很多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某种治方,某种绝技,对某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只是有些慢慢失传了,得不到传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中医治病不只是中药,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也是中医药的范畴,如黄帝内经里面提到的导引按跷,针,灸,砭术,民间的刮痧,拔罐,火疗,气功,拍打等,用对了一样可以治疗疾病。
中医一直以来有“学院派”与“民间派”之争,前者来源于系统的学院教育,后者主要依靠传统的师承方式。学院派认为民间派不懂理论,民间派认为学院派看不了病。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看不了病,但学院派里也有一些很好的医生,同样民间派也不乏吹嘘之辈和江湖骗子,许多中医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中医技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研讨,或者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中医的“秘方”、“验方”之类让西方人看不懂,很多中医的成就没有传承,宁愿失传也不公开,一个好的学术成果就是要公开或留存下来才能体现价值。在国内很多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这就说明中医的教育有问题,很多中医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去药房抓药,有的就考西医研究生,有的转行当编辑。而民间的中医传承因为种种问题也将面临断代,民间中医的传承,只有部分很关心中医、热爱中医,并且有医术传承的人才能够得到继续发展,但规模太小。现在真正掌握中医的人还有一部分,再过些年这些人没有了,那么下一代的人有几个能真正掌握中医?即使有人得到了医术传承,如果他不在正规的院校里面取得一个学位,社会也不会承认他。《执业医师法》颁布后,很多民间中医因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而成为非法行医,而且对“师承或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证”的门槛较高。
学院派的教育是比较正规的,其中也学习了西医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在诊查一些疾病的时候,心中能够比较清楚了然。但是学院的中医教育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第一就是不重视经典的教学,学校教育阶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不是特别重视的,老师也没有讲出来里面的道理。只是学些基本的方剂学,诊断学,内科学,如果伤寒论是树根的话,这些只能说是树叶,况且本科教育阶段有太多的西医课程,还有英文政治等,真正学习中医知识方面的时间也就2-3年,很多也只是混个毕业证。至于《神农本草经》和《难经》根本都不在学习之列。另外在临床教学上,也是以西医思维为主导,以中药的药理作用来指导,老专家很多情况都是根据中药的药理作用来加减药物,比如这个病人血糖高,他就会加入一些在药理研究中能降血糖的中药,其实这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知识体系。只能成为不伦不类的中医,临床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学院派的缺点是丢弃了传统的看病的方法,把精力都用来搞中医中药现代化了。比如《黄帝内经》中的诊断精髓“五运六气”,恐怕没有几个教授会用的,即使现在有些教授发表了些文章,也多是从预防学角度来看,真正用在临床个体上的很少。“民间派”许多也是有真才实学,他们大多数人都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这是比较正确的思路,但是也有很多民间医生也有一些爱吹捧的习惯,往往会夸大自己的水平。也有一些用祖传的噱头来宣传自己,这些都是不好方面。现在很多人会说“大医在民间”。确实在民间有很多水平很高的医生,也是按照古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运用中医。
@林杏布衣 2016-06-16 12:01:52
谈谈对《伤寒论》学习经历,前面提到最早开始学中医是从郝万山的伤寒论讲座视频开始的,里面谈到他的老师伤寒大家刘渡舟和胡希恕的案例,便开始阅读老位伤寒大家的著作,都受益匪浅。刘渡舟老师特别提到伤寒的对应阅读,有水湿证对应火郁证,眩晕的肝风证对应痰饮证,以经络内经来解释伤寒。胡希恕老师主要是以八纲解释六经,以方证相对为主,提出方证是辩证的尖端,相对来说比较清晰明了,不掺杂太多的内经因素。特别是他的......
2016-06-17 10:39
再读《问中医几度秋凉》,前几天无意中又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的这本书,作者娓娓道来她母亲学习中医的故事,深有感触。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当时对中医的理解不是很深,只是泛泛的浏览下。再次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可以想像到作者母亲对中医的热爱和信心,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笞。摘录部分她学中医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分享。
(01)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像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说是病人来求助于医生,却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的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
中医的诊室从来都是病人团团围坐在医生周围。医生给一人诊脉,大家全看着。于是,这考官就不是一个人而是全屋的病人,每个人的病都成为大家的趣味考题。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病人像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出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这时,一屋人也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
千百年来,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检测下生存和发展的,这也是自然生成的法则。
中医的拿手本事是说出病来,说不出来,说的不准,那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西医的看家本领是拿出病来,拿不出来病,让人看不到,那么西医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于是,中医要说出病在哪,病症和感觉,病的前因和后果等等。医生说的必须要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吻合,得到病人的认可。比如我听母亲说病人出汗,应明白出汗有很多种,母亲会明确指出病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什么样的汗。于是我明白了盗汗之所以叫盗汗就是人一醒汗就停。如果中医说不明白病,说的与病人的感觉和症状这一答案对不上,那么这个中医就被病人判错,也就无法将医生再当下去了。这就决定了中医注意整体,层层深入,注重事物间关系,抓住主要问题的特点。
2016-06-17 10:41
(02)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
虽然来找母亲看病的人很多,好多人对母亲甚至推崇到迷信的程度,但我小时对此不以为然。说中医怎么原始都不过分。中医没什么设备,一些老中医甚至就在三尺蓬屋里给人看病,设备就是三根手指头。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母亲的诊室就是在家里。后来她病了,躺在床上也给人摸脉。
中医的这种简便性使母亲常在深更半夜被人用车接走,潜入医院,给脑炎的病人敷药,给中风的病人扎针,给要死的人诊脉……
中医的治疗手段不过是针灸针、刮痧板、火罐之类。更多的医生连这些也不用,仅用廉价的草药。一位中医曾告诉我,每一地所生长的草药就足以治疗当地的绝大多数疾病了。 母亲虽然没什么设备,但看的病却不少,除了不正骨,不开刀,她什么病都治,不分科,不分男女,什么样人都有,什么病都有。经常有刚出生几天的婴儿被抱到母亲这来,或抽、或烧、或将死。母亲拿一根细细的针灸针,扎扎手,扎扎脚,扎扎肚子,往嘴里抹点药,头上敷点药,孩子就好了。母亲看婴儿不摸脉,是看手,看手指上的血管和掌纹等。有时她看过婴儿的掌纹后会轻轻叹口气,我就知道这孩子是智障。
2016-06-17 10:43
(04)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
母亲的医术的确让人找不到攻击她的口实,就连在她身边的我和我父亲也不得不佩服她常能把被西医宣判死刑的病人救过来。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想法。我想,西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了就能会,中医有点不好学,如果母亲能把她的“绝活”传给我,我不就可以在医学上走捷径了吗?
我把这想法跟母亲说了,我想她会抓住我想学中医这一机会,把她的毕生所学传给我。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把本事带进棺材,也不传给我。
母亲拿出一沓书,都是《伤寒论》一类的中医经典,差不多与我等身高,说让我先将这些书都背下来,然后才教我本事。
母亲太不讲究教学方法了,怎么也得循循善诱才是呀。她也不想想当时我正身处科学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把世界改变得日新月异,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何接受得了古老的阴阳五行呢?我想,阴阳五行是古人在没有探测手段时所做的无奈的比拟方法,朴素就是简单的尊称,现代科学一定能提供出比阴阳五行更好的理论。那时代虽然还没有“发展就是硬道理”之说,但我坚信,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占据的地盘最终会完全让位给西医,如果我用背下一沓古书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科学的话,将会有更大收获。再说,我绝无在不研究透科学之前去搞阴阳五行之理,我应该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这叠书我也背了几本,药性、汤头和辨证,我认为这就足够了。可母亲却说我仅仅知道这些比什么都不知道更糟糕。母亲说,学中医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背经典,而一知半解就会成为害人的庸医。
我之所以没学中医可能与我过于理性有关,因为我看不到从医途径。
“文革”前,有个年轻人病得要死,是母亲救活了他,他觉得中医很神奇,就跟着我母亲学中医。他是真听话,把那一沓子书全背下来了。他聪明、能干、要强,可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从医之路。他后来做到一个大型国营厂的厂长。晚上回家,家中就坐满等他诊病的人。可他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我曾听他倾诉这一痛苦。我可不想做有医生的本事,却没有医生权利的人,不想与那个厂长同一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