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重大疾病保险?
近年来,我们明显感觉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身体素质却仿佛不如以前了,身体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居高不下。
而谈之色变的重大疾病,近年来也呈现出一种低龄化的趋势。
2016年中国健康大数据
重大疾病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重要工具,这几年在家庭保险配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险种吗?是谁发明的呢?又有何存在的价值?
去了解这段历史你会发现,重疾险并不是保险公司发明的。第一份重疾险的发明者是南非的马里优斯·巴纳德博士,他的职业是一名医生,而且是一名伟大的医生,他的哥哥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正是世界首例心脏移植的手术实施者。
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名女士来找巴纳德医生看病,这名女士年仅34岁,已离异,独自带两个孩子,还得工作,感觉身体状况很不好。结果检查结果出来,发现她罹患了初期肺癌,巴纳德医生通过手术切除了她的肿块,并且告诉她手术非常成功,叮嘱她回家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做好后续治疗工作。
没想到过了2年,这名女士来了,脸色更为难看,检查发现癌症复发并且已经进入晚期。巴纳德医生责怪她为什么不听他的话。
女士的回答很无奈:“手术已经花光了我的积蓄,还得维持后续治疗,我有两个孩子,我如果回家好好休息不工作,谁来养我的孩子?”
巴纳德医生沉默了,并陷入了深思。作为医生,他的确可以利用精湛的技术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治疗的费用、康复的费用、工作收入的损失他却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挽救病人的生命,却导致病人家庭状况变得极为困顿,那么挽救他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一时间,巴纳德医生没有得到答案。
1983年,巴纳德博士找到了他在南非当地的一家保险公司CRUSADER,合作设计了一款保险产品,在病人被确诊罹患某些开销巨大的疾病之时(第一份重疾险保的是癌症、心肌梗塞、脑中风、冠状动脉手术),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一笔保险金,用于治疗、康复以及弥补收入损失,这就是重大疾病保险最初的雏形。
因此,重疾险的本意,是让罹患重疾的病人更好地生存下去,而不是死亡才获得赔付。
第一份重疾险问世后,解决了担心罹患重病家庭的财务困局,在1986年,陆续引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在1995年传入我国。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重大疾病的治愈率也在逐渐提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了。但是一旦罹患重疾,对病人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并且将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因此会对家庭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冲击,而重大疾病保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家庭经济支柱而言!
主要癌症五年存活率
对医学稍微一点点了解的人,一定听说过“5年生存率”,这是判断疾病治愈情况的一个关键指标。过去癌症绝对算是不治之症了,但现在只要有钱,发现的早,癌症也能有很高的生存率。
比如近两年保险公司理赔最多的甲状腺癌,其5年生存率高达95%;前列腺癌、乳腺癌生存率也相当的高,但是前提是得有钱治!很多靶向药物都是进口自费药物,医保无法报销一分钱。比如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每年自费费用高达27万元;直肠癌的靶向药物爱必妥,每年花费达到35万;还有肺癌的靶向药物特罗凯,每年也要花费24万元。在巨额治疗费面前,很多普通家庭望洋兴叹,最后只能放弃最好的治疗。
和治愈率还有一个息息相关的因素,那就是地域。
各国癌症5年存活率
在某些发达国家,癌症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国内,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癌症的5年存活率高于80%!
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会选择到国外接受更好的治疗。当然,前提依然是是否有足够的钱来支撑异国他乡就医。
除了癌症之外,另外几种高发的重疾现在治愈率也挺高。比如我们常见的中风,其5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器官移植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心脏搭桥手术,其12年存活率达到65%以上。
所以说,重大疾病保险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设计的险种,绝非为了拿死亡赔付的险种!
我们应该感谢南非的巴纳德医生设计出的这个险种,为千万罹患重疾的家庭送去了最及时的保险金。随着医学得不断进步,未来重疾的5年生存率还将进一步提升,也将更为贴近巴纳德医生“为生者设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