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误诊为帕金森病1例

多系统萎缩(MSA)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2018年5月公布的第1批罕见病,本病早期症状复杂多变,缺乏典型、特征性临床表现,常易误诊为帕金森病、皮质基底节变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本院收治了1例MSA误诊为帕金森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1岁。因进行性四肢僵硬迟缓2余年于2017年8月就诊。

就诊2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四肢僵硬伴动作迟缓,呈对称性,持续性,无头痛、头昏、晕厥、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等,病情呈进行性加重,1余年前出现肢体动作不协调,以下肢为著,伴姿势不稳,逐渐不能独立站立及完成进食、修饰、入厕、洗澡等日常活动,偶发双上肢震颤,以静止震颤为主。

1余年前出现小便失禁,不能控制小便,伴便秘。9个月前出现咀嚼、吞咽障碍,仅能进食半流质软食,伴发音障碍、吐词不清,尚可简单沟通、交流。

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3余年,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早餐前注射14U,晚餐前注射12U,空腹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躯体重大疾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精神淡漠,面具脸,定向力尚可,远、近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双瞳孔等大圆形,直径0.25cm,光反射灵敏,双鼻唇沟对称,伸舌不偏,咽反射减退,四肢肌力下降,左上肢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四肢肌张力升高,改良Ashworth分级2级,呈铅管样强直,双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均亢进,四肢远端浅感觉轻度减退,深感觉无明显异常,坐位平衡2级,站位平衡无法完成,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动作无法完成,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正常。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小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肌电图/诱发电位: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前肌募集呈混合相,双肱三头肌、拇短展肌、小指展肌募集呈干扰相,双胫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远端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肛门括约肌示部分神经性异常;双腕正中神经、双踝胫神经至皮层体感通路功能可;皮层至拇短展肌、踇短屈肌运动传导通路功能可。

市内某大型三甲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予以口服多巴丝肼片0.25g,每天4次,常规治疗3个月病情无明显缓解,就诊于本院疼痛康复科,综合病史、体征及头颅MRI、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资料,考虑主要诊断为MSA,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SA无特效治疗方法,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控制血糖营养神经,中医药辨证治疗,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1669年,由Graham和Oppenheimer首次命名MSA;一般成年期发病,无明显家族史,发病年龄为54.2岁,发病率为(1.9~4.9)/10万,是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为主要特征。

国外一项对MSA的全基因组研究发现,在COQ2基因上存在一个编码4-羟基苯甲酸聚异戊烯转换酶功能相关的基因突变,使4-羟基苯甲酸聚异戊烯转换酶活性降低。

目前,MSA的病因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标志是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为主要见于少突胶质细胞质内异常折叠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嗜酸性包涵体,其他病理改变还包括选择性神经元损伤和胶质细胞增生。病变部位主要累及纹状体-黑质系统、橄榄-脑桥-小脑系统和脊髓的中间内、外侧细胞柱和骶髓前角细胞(Onuf核)。

临床分为2种亚型:MSA-P型和MSA-C型。

MSA-P型以帕金森症状为特征表现,常见首发症状有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等,头颅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萎缩。

MAS-C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表现,常见首发症状为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头颅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小脑和脑桥萎缩、第4脑室脑桥小脑角环池扩大。

发病时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等3个系统累及的先后顺序不同,以致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表现为这3个系统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此外,部分患者可伴认知障碍、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睡眠障碍、视神经萎缩、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总结分析本例患者误诊经验教训如下:

(1)老年女性患者,早期表现为肌强直、迟缓、震颤等帕金森症状,忽视了不典型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首诊医生多考虑为常见病、多发病,易误诊为帕金森病。

(2)MSA-P型以帕金森症状为特征表现,早期与帕金森病症状、体征相似或部分相同,不易鉴别。由此提示,临床医生应打破常规思维,随访、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对常规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者应及早认识到MSA的可能。

(3)未充分重视患者的临床体征,帕金森病肌强直而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表现,MSA符合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等体征。

(4)忽视了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王含等对20例MSA患者肛门括约肌的肌电图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肛门括约肌的肌电图异常率为100%。帕金森病患者的MRI检查少有特征性改变,部分可见黑质变薄或消失,而MSA患者则有明显的影像学异常特征,如脑桥十字征、壳核低信号及脑桥、苍白球、小脑萎缩等。

MSA-P型患者T2加权像见壳核外侧缘裂隙样高信号及壳核、苍白球低信号,提示胶质增生或铁沉积。MSA-C型患者T2加权像见小脑蚓部、小脑半球、脑桥和橄榄体萎缩;T2加权像见脑桥中部十字征样高信号。故遇到帕金森病不能解释的辅助检查结论,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减少误、漏诊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本例患者进行性四肢僵硬迟缓2余年,表现为肌强直、迟缓伴震颤等帕金森症状,尿失禁、便秘等自主神经表现,构音障碍、姿势不稳、平衡协调障碍等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伴锥体束征阳性,MRI检查提示小脑萎缩,电生理检查肛门括约肌提示部分神经性异常,经综合分析故排除帕金森病,诊断为MSA。

此外本例患者糖尿病史3余年,肌电图检查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运动、感觉支脱髓鞘改变,故考虑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前,MSA西医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积极预防并发症,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国内外研究人员也将目光投向中医药技术,康复训练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给予益气升阳、调和营卫等中药汤剂,注射中成药———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生脉注射液等,以及头皮针针刺、醒脑开窍疗法等对MSA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0)

相关推荐

  • QSM研究:帕金森病的全脑磁化扰动模式

          尽管铁离子介导的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帕金森氏病的潜在发病机制,但目前研究对帕金森氏病中铁沉积的全脑分布还不明确.该研究使用了新的磁共振成像对比技术,即定量磁敏感图(QSM,quantitati ...

  • 炎性瘤样脱髓鞘病变误诊为星形细胞瘤1例

    病例女性,23岁,因"突发失语伴步态不稳.视物模糊4 d"入院. 患者于4 d前突发言语不清,间断发音,字不成句,伴头晕.行走不稳及视物模糊.次日精神差,症状加重,仅可点头示意,并 ...

  • 易误诊的CJD两例

    时间很久了,您还记得曾经的秒杀群病例吗,是不是都删掉了,还是遗忘了?好多不错的病例都来自于文献,经过高手们的猜测和讨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可能这些影像在临床有借鉴意义,故此陆续登出.提供文献桑川,整理 ...

  • 脑胶质细胞瘤误诊为脑梗死1例

    脑胶质细胞瘤是一种弥漫浸润性中枢神经原发性肿瘤,多表现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病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皮质脊髓束受累.智力减退或痴呆.头痛.癫痫发作.脑神 ...

  • 中医治愈帕金森病典例一则

    张某,男,73岁. 脑CT提示"脑萎缩.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流图示"两侧供血平衡,左侧血流速度及流量下降,脑血管外周阻力增大",患高血压病. 主诉:右手震颤2年 ...

  • 单发于大脑脚区脑脓肿误诊为胶质瘤1例

    患者男,53岁.因头晕.肢体活动不灵活20余天入院.自述20天前感冒,无发热.恶心及呕吐.后逐渐出现头部钝痛,右侧明显,双眼视物重影.致某医院行头颅CT检查,考虑脑梗死,给予营养脑神经等治疗,未见明显 ...

  • 脑结核瘤误诊为脑囊虫病1例报道

    脑结核瘤为结核杆菌在脑内引起的慢性肉芽肿, 脑结核瘤是最常见的脑实质结核,由于临床上脑结核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无典型的结核病表现或颅外活动性结核病灶, 临床上容易误诊.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例脑结核 ...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癔病1例

    患者,男,18岁,刚入伍新兵.入伍10天体能训练时,突然倒地,四肢抽动,表情痛苦,被战友急送门诊. 查体:强迫体位,肌张力增高,四肢不自主抽动,体温37℃,脉搏10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 ...

  • 病例报告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误诊为脑梗死一例报道

    作者:刘天助 杨叶青 徐厚平 王饶琼 邓世宇 张蕾 杨思进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通信作者:杨思进,17360611505@189.cn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 引用格式:刘 ...

  • 肝胆管细胞癌误诊成脓肿一例

    公告通知 如果您有原创的影像课件.病例分析.影像文章.医学科普文章.娱乐.医学科研资料(如统计)等等,请投到邮箱: fbyxyxlt@163.com,只要是原创,跟医学有关,跟影像有关的精彩资料,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