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岁月里,朱晓玫的琴技丝毫没有荒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恢复高考后,由于已经超过报考大学的年龄线,她只好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研修班提升自己。1979年,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朱晓玫一下子看清了中国和世界在音乐教育上的差距。老师毫不客气的一番言论,给这个热情投奔钢琴世界的年轻人当头一棒:“你有很好的技术,但音乐完全不对。”深受刺激的她,当即决定到美国闯闯,这一闯就是6年,她每天刻苦学习、练琴,靠打工来养活自己。6年后,当她辗转去往巴黎,再弹一曲给巴黎音乐学院的名师听,这次老师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对不起,我教不了你,你已经很好了。”这位名师教授深深被她的音乐感动,给她提供非常便宜的女仆房供其安身,还为她找了7处可以练琴的地方。住所和钢琴解决了,几乎就解决了朱晓玫需要的一切,自此之后,她每天的生活纯粹、单一:打工,练琴。偶尔一次的巴黎家庭音乐会上,她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听众里的一个老太太听后感动不已,说什么也要把自己在塞纳河边的公寓,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她。就这样,每天等邻居们都上班后,她就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家里练琴。可谁知为数不多的出门,碰到邻居,邻居竟然问她:“昨天你弹的是不是斯卡拉蒂的那个奏鸣曲?”朱晓玫听后马上不好意思地道歉:对不起,还是打扰到你们了···邻居连连摆手: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一点都没有打扰,我反而很享受你的演奏。1994年,巴黎城市剧院邀请朱晓玫开独奏演唱会,这是她第一次在巴黎演奏。在巴黎,这对一个演奏巴赫的中国人来讲,是超乎想象的。令朱晓玫更意想不到的是,平日里“偷听”的邻居们,私下里买了60多张票支持自己。“朱女士《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可以与古尔德59和55年的录音媲美,我觉得它比任何其他的录音都更耐听。”——布雷德利·雷曼“你一定要去听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她演奏的就像作品写的一样纯净无邪。”——《费加罗报》“她的演出是冷静和严谨的,这就是天才。”——《观点周刊》“她六十多岁,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尽艰辛,为了练琴用她优雅的手指给别人做繁重的家务...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她是朱晓玫,真正的钢琴大师!”——<<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2014年,为了给妈妈还愿的朱晓玫第一次回上海开音乐会,她穿的中式长衫已经跟了自己20多年,右肩还磨了个洞。“别人看我,觉得像苦行僧般,我自己觉得却很快乐。以琴为伴,生活简单,对钢琴,我永远不会厌倦,离开钢琴,我基本就是个废人。”
⊙版权声明: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