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外一篇
好像很多人对我的履历感兴趣。。。
那我简要介绍一下。浙大数学系本硕博,理论物理的博士后。多年的浙江省高考数学阅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阅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阅卷、浙江大学自主招生数学科目阅卷,这些我统统都参加过。
教学方面的获奖太多了,记不清是公众号还是朋友圈po过,所以懒得po了。。。
也有人对我的初等数学的教学水平表示了质疑,那么也简单说一下。最早带过的小学生现在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统计了,最早带的初中生也一堆清北复交浙了。。。今年高考冲刺班的成绩也出来了,和以往差不多吧,数学单科普遍提升了20分以上。所以我觉得在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上,我还是有一定心得的,可以把教学经验share一下。
通过前面几篇文章和粉丝的互动,我发现很多家长很急。从后台的留言情况来看,真是急的不要不要的。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家长发现孩子计算能力不行,着急是必然的,但是你急有用么?一点用也没有。而且你把这种着急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一样也会被这种焦虑所感染。所以家长自己要先调整好心态,计算能力和数感的培养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总想着速成急功近利对于孩子数学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我之前的系列文章如果静下心来认真读的话,应该是讲的很明白的,按部就班来,先背平方表,再用平方表进行速算,这个训练都是要时间的,不要贪多嚼不烂。我一下子全写完了你根本没时间消化不是?
看我的系列文章,一定要意识到这样一点:就是我是站在高考的角度来看整个12年的数学教学过程的。我曾经用了八个周末的时间给初中学生专题讲因式分解中的各项技巧(以后文章里会讲到),当时就有家长来质疑,说学校里都没讲那么多,贼老师你讲的不合理。等到这批学生高考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当时我对他们在因式分解和多项式乘除法方面的训练真的非常有用。然而在初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因式分解的比重其实并不高,因为中考不会把这个当重点,而且初中层面的计算量根本无法体会到这里的妙处,但是你的升学之路并不是在中考的地方戛然而止的。
又有人问,那这样讲,会不会中考的点照顾不到呢?
写公众号有这样一点好:就是我可以把方方面面都讲到。原来面授课程只能挑我认为最重要的讲,所以家长就慢慢收集慢慢看慢慢学,毕竟文章是给你们看的。再说一遍,不要着急,因为除了增添烦恼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还有很多家长问我,怎么培养数学学习的习惯?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帮别人鉴定古董的方式很奇特,东西过一手,掌一眼就知道这东西真假。王国维这么牛叉的人曾经收了一件玩意儿,以为自己的道行肯定是没问题的,结果溥仪掌了一眼就说赝品,因为和家里的东西不一样。
其实培养数学学习的习惯更多是熏出来的。你要经常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把家里但凡能和数字联系上的东西都让孩子接触一下,有事没事出点简单的计算来测试一下,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之前(三)里都有提到,不再赘述。
还有人问现在市场上的趣味数学课程,比如在线数独游戏,数独单独课程,手脑心算,手指速算,逻辑思维,这些课程有必要去报名吗?
数独和心算都是非常好的培养数感的工具。数独在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心算就更直接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服务,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沉迷,搞得本末倒置就不好了。顺便说一嘴,事实上魔方也是极好的培养数学思维的游戏。
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家长,要不要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和小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呢?
我记得以前我以前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作文的时候说过这样一个笑话,怎么写好文章,特别是应试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开头要写好,所谓凤头,开篇就要吸引人注意。很有道理,同学们纷纷颔首;其次是结尾要好,所谓豹尾,要剪短有力,振聋发聩;同学们又颔首;最后中间要写好,所谓猪肚,要言之有物,同学们哄堂大笑。
这是个笑话,但是却活生生发生在我们周围。家长认为学前班重要,要为小学打基础;小学重要,不然没法小升初;初中重要,不然考不进好高中,高中最重要。。。
你看,啥时候都重要,这是要逼死娃么?
所以自己要做好调节,不要先把自己逼死,再把自己感动死,歇斯底里地喊你看老子(娘)都是为了你,blablabla,这个对数学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再说一句,过早地毁了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到时候你真的是哭都哭不出来。我小时候吃鱼被鱼刺卡了一次,到现在我都几乎不吃鱼,所以在孩子四年级之前引导为主,强制手段少用、慎用。之所以提倡低龄的孩子玩数独、玩魔方、玩心算,重点在一个玩字,要让孩子以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些数学训练,做到这个程度需要家长的配合。
今天方法论的东西讲的少,世界观的东西讲的多了些,不光对低龄的家长有用,对于所有的家长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希望你们用正确的方式来爱娃,来帮助他们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