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郭海萍:愿每个逆流而上的你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电视剧《蜗居》自2009年上映,仅四天便创下了收视历史新高,直到现在,这部十年前的电视剧在各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依然名列前茅。
这部电视剧的角色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其中被关注和议论最多的角色属郭海藻、宋思明和小贝。疫情期间,我重新刷了一遍这部剧,我却关注到另一个主角——郭海萍。
网络上对郭海萍可谓是一片骂声。大家都认为郭海萍自私、贪婪、自视过高、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是她推动了郭海藻一步步踏入深渊,最终毁了郭海藻的人生。
于是我开始思考:郭海萍作为草根的代表,如果她真是这样的一个“坏人”,为什么整部剧中只有她一人成了最后的赢家呢?从她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一.
勤恳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我观看这部电视剧时,有很多情节和镜头都很打动我。
比如郭海萍单位的同事结婚,要每个人随143的份子钱,她心疼钱,就决定买一辆自行车上下班,省下来回的公交车费;
她兼职做家教,晚上课程结束后又回到公司加班;
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顿顿吃挂面,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她为了当好英语家教,拼命学英语,随身带着书本,连做公交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学习,甚至在梦中都在说英语。
要说郭海萍与郭海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郭海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去获得她想要的东西。
她想有钱,想买房,想过上优越的生活,但她选择的是勤恳努力、坚持探索和发展自己。
郭海萍从当中文家教开始,最后创办了一所语言学校,这样的飞跃并非易事。
虽说是宋思明给了她做家教的机会,她是得益于宋思明的帮助才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但我一直都认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事实上,一开始宋思明是把这份家教工作介绍给郭海藻的,但郭海藻觉得自己面对外国人张不开嘴,便将其介绍给了郭海萍。
当机会来临,郭海萍可以紧紧抓住机会,坚持不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也为她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成功需要运气,但更多的是还是靠坚持和努力。
郭海萍的形象代表了我国这样一个庞大的蚁族群体,而这个群体正像外媒对中国人的评价一样:勤劳、努力,能创造价值。
“如若他(中国人)占用一块租地,他将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技巧,竭力使之获取最大收获,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将创造出一种难以与之抗衡的竞争力量。”这是殖民时期的调查报告中美国对中国人的描述。
国家的本质在于人,中国能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到如今的世界强国,和勤恳努力、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很大关系,郭海萍的成功也离不开这样的精神内核。
从郭海萍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勇于拼搏的奋斗者形象,而这个形象,正是我们千万国人的缩影,是中国的缩影。
二.
勇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和界限
这部剧中有一段很“硬核”的剧情:
郭海萍所在的日企公司经常加班。有一次上司又通知周六来加班,郭海萍说自己的父母要带着孩子来,她需要去接站,不能加班。上司出言不逊,侮辱郭海萍的状态像个家庭妇女,浪费社会资源。
郭海萍早就不满公司“24小时买断式”的剥削制度,起身与上司大吵一架。
郭海萍说:“这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你宣扬三十岁妇女不能用的论调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信不信我到妇联告你歧视妇女?”
我很赞叹郭海萍的勇气,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面对权威、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时,敢于去捍卫自己的权益和界限呢?
而当郭海萍这样做时,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很可能会失去这份用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但在那一刻,她选择了捍卫自己的尊严。
中国有句古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站在人性与界限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我们都见过老好人,可是我们很奇怪的发现,老好人常常没有好报。
前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大衣哥朱之文被踹门事件”,让大家看到了朱之文在成名之后的生活状态——每天都会有数十人涌入朱之文的家,拍摄他的日常生活并上传网络,获取流量和收益。
“踹门事件”是因为朱之文不堪其扰,关上院门,引发两名粉丝的不满,粉丝强行将院门踹开。
事后朱之文却表示:“粉丝酒后行为,我可以理解。”还用自己买来的工具将门修好。
不少人都觉得朱之文既可怜又可恨,可怜是因为一个人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可恨是因为不能主动选择捍卫自己的界限。“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不断的退让边界,只会受到更多的侵犯,一个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电视剧中,郭海萍拒绝加班的要求是合理的,所以公司“另想办法”来对付她。公司把她的办公桌安放在厕所旁边,并要求她不得缺勤超过三次,想以此来逼走郭海萍并且扣掉她应得的奖金。
后来宋思明给郭海萍想了应对的办法,让她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益,虽然办法有些“无赖”,但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三.
善于寻求帮助
若要说郭海萍与郭海藻的另一个不同,则是在遇到困难时,相比于郭海藻对宋思明的依赖,郭海萍更善于去广泛寻求帮助。
1. 丈夫苏淳的帮助:
不得不说,郭海萍在伴侣苏淳面前虽有些“强势”,但她也一直在寻求苏淳的支持。
她和小市民的邻居争吵,回家后会向苏淳发牢骚;她在单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会打电话向苏淳哭诉;她做家教挣到了钱,也会把喜悦分享给苏淳。
有人说每次郭海萍遇到了麻烦,苏淳都没有帮她解决问题,哭诉和发牢骚有什么用?
事实情况是,我们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却忽略了背后的情绪感受。
一个人是由感性和理性两部分组成的,情绪是属于感性的部分,情绪多了,理性就会减少,这时,人往往无法做出最清醒的判断和最有利的决策。
情绪的温度降下来,才能理性的思考和抉择。
而苏淳,在承接和抱持郭海萍的情绪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 郭海藻的帮助:
郭海萍最有益、有力的帮助要属郭海藻,在她急需资金购置房屋时,在她工作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在她需要获得一份用以维持生计的工作时,都是郭海藻帮助了她。
网络上普遍认为郭海萍接受宋思明的帮助是不应该的,这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事实上,郭海萍寻求帮助的对象一直是郭海藻,而不是宋思明,她在接受郭海藻的帮助时,并不知晓郭海藻的背后是宋思明,更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郭海萍在知道真相后,其实是不赞同郭海藻的,后来苏淳因为泄漏商业机密而被抓,郭海萍也没有去找宋思明,而是请他的学生马克帮忙请一位辩护律师。
3. 父母的帮助:
郭海萍在生了孩子后,租住的小房间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居住,不得不让父母把孩子带回老家抚养。
虽然后来她很伤心的发现,两岁半的孩子已和她不再亲近,更促使了她尽快买房的决心。
在郭海萍的能力无法支持家庭的重担时,她的父母也为他提供了过渡性的帮助。
4. 同事、朋友的帮助:
剧中有多个片段都讲述郭海萍在办公室与同事一起吐槽房价、讨论生活和工作中的烦心事等。
在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来自朋友及同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部分,有时我们的很多感受和想法没有办法表达给熟悉的家人,但却可以和朋友、同事畅所欲言。
尤其是工作上的困惑与不快,一个信任的同事更容易理解你的感受,给予你情感上的支持。
5. 其他社会关系的帮助:
在苏淳因为泄漏商业机密而被抓获后,郭海萍非常无助,这是她最低谷的时期。
作为她学生的马克,在这个阶段给了她许多支持和慰藉。
郭海萍在苏淳出事后只能借着酒精麻醉自己,让自己入睡,有一次甚至在马克家的沙发上睡了一夜。
马克很担心郭海萍的状况,和她讲述自己曾经酗酒的经历,并拉着郭海萍出去暴走来释放情绪。
为郭海萍提供帮助的这个群体,在心理学中叫做“社会支持系统”,它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也称为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
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支持度与身心健康程度有着显著关联,个体的社会支系统越完善、对社会支持系统的主观感受越好、利用率越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越高。
人需要活在关系中,郭海萍的成功除了她的运气和努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她能主动的去利用和寻求社会支持。
四.
郭海萍的教育理念
如果要说郭海萍最打动我的地方,要属她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以及她的教育方式。
郭海萍在给一个日本小男孩正雄做家教期间,有一天,正雄问她:“老师,你觉得我会考一百分吗?”
郭海萍的回答是:
“如果考不到一百分,小雄是不是就不是优秀的学生啦?不考到一百分,难道你从此就不会非常棒吗?
一次两次的一百分或者输赢,并不能代表你就比别人强或者弱,也许有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从来没考过一百分,但是只要他一直很努力、他很用功,那我相信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最终一定会拿到属于自己的最高分,对不对?
而且说实话,老师并不希望小雄每次都考一百分,如果小雄每次都比别人强,那你的心会非常非常累的,老师希望小雄的心能够放轻松,只要尽力就好。”
一次,正雄因为考了99分而被他妈妈打了。
郭海萍去找正雄的妈妈,表示不赞同她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不是责罚,如果考99分都要被打,那孩子真是太不幸了。
正雄的妈妈无法接受郭海萍的意见,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郭海萍也辞去了这份家教工作。
正雄非常不喜欢他的新家教,不久之后,正雄的妈妈便向郭海萍道歉,并请她重新回去教正雄。
事实也证明,郭海萍的教育方法非常受到孩子的喜爱,正雄的成绩也一直很优秀。正雄妈妈最后认可了郭海萍的教育方式,还把她推荐给了她的朋友们。
我赞同郭海萍对于教育的很多观点:
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分数或者输赢并不能代表你比别人强或者弱;
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拿到属于自己的“最高分”就好;
如果一个人一直与其他人相比,那他的心会非常累;
我们需要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去做能做到的就可以了;
孩子需要的是爱与支持,而不是责罚。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潜能和天然向上的动力。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需求,而只有在一种真诚、和睦、信任与理解的氛围内,潜能才会得以喷涌而出。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把这样的生命动力比作精神胚胎,它就像是一粒种子,需要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和养料,才能得以长大。
正雄的妈妈说:“人生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种不幸……我今天严格要求他,是为了他将来感谢我。”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会让孩子感谢父母,只会带来亲子关系的恶化。
孩子的成长并不缺少批评和惩罚,他有自己的需求与感受。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去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予他足够的接纳、爱与支持。
郭海萍对教育有着更高、更长远的视角,加上她内心的坚定与力量,从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智慧。所以,故事以郭海萍创办了一所语言学校为结局,也是实现了她的内在智慧和价值。
卡尔·纪伯伦在他的诗中写道: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
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
看了郭海萍从一个草根成为人生赢家的历程,我仿佛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浪潮中逆流而上的行者。她也曾动摇过,她说:
“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
有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坚持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甚至在责怪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大家有规不遵有矩不守,而让我们这些勤勤恳恳的蜗牛受罪。”
然而,尽管郭海萍被生活无情地冲刷和磨砺,但她最终没有随波逐流。相反,她不仅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还学会了看清生活和自我成长。
就像她说的那样:“我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停下都不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郭海萍找到了属于她的路,愿每一个还在奋斗、还在逆流而上的你,也能找到自己的路。
在这部剧的结尾,郭海萍说到了巴菲特的理念,我也想用这段台词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我在一本书里找到巴菲特的一句话叫‘永远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他说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环境下,投机的风险永远要大于投资。
他说从短期来看,一次投机也许会让你获利很多,但是从长远来看,任何一次投机,就会造成全盘皆输。但投资不一样,投资是只要你坚持物有所值,最终它会增值并硕果累累的。
我觉得他这话挺有道理的,我的理解是:只要你有信念,有追求,只要你坚持,那你一定会比随波逐流要行得远、行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