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分析之9——是你教会了孩子打人
这是一个12岁初一男孩的图画。
心理师的指导语是:请你画出你们班的同学,可以用动物代替。
图画背景:
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妈妈每个周末回家和孩子住,爸爸平时和孩子很少交流,孩子一犯错,就暴打一顿。
孩子天资聪颖,学什么一学就会,学习比较轻松,成绩好,从小当班长,可是时不时有家长告孩子的状,说这个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欺负别的孩子。
妈妈想孩子会不会是利用当班长的职务之便欺负其他同学,就建议老师不让他当班长了。
可是情况并未好转,妈妈冷静下来思索孩子的性格问题,猛然醒悟,孩子的性格像极了他爷爷,他爸爸也有点像他爷爷,只不过当年爷爷是地质队员回家少,爸爸受的影响不太多,可孩子活脱脱就像他爷爷。
心理分析:
1、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形象地画出了几个同学的摸样。孩子解释说,贺希诚是个男孩,调皮好动,像一只猴子在爬树;唐慧淼的“淼”与“鸟”发音相近,像一只鸟儿在天上飞;易晴胖乎乎的,又好吃,像一只肥肥的小猪;杨雨润是个女孩,嘴巴又多、声音又大、又不饶人,像一只鸵鸟长着长长的脖子;易雨欣是个女孩,性格很温和,就像一只鱼儿在水里悄无声息地游。
2、那个叫杨诚的男孩比较特别,被画成了一只蚂蚁。孩子居然解释说,杨诚是他们班的班长,好管闲事,巴不得他就像一只蚂蚁,我一脚踩死他。这可以看出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攻击性,而攻击性是由内在的愤怒引发而来。
3、爷爷、爸爸都脾气暴躁,当他们向孩子发脾气时,孩子一方面很愤怒;另一方面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了这样的相处方式。家长用武力(包括软暴力和硬暴力)教育他,他在学校就用武力和同学们相处,用武力解决问题。孩子的脾气暴躁与动手打人是习得性行为。
4、图画中看不到孩子自己,说明孩子没能很好地融入班级这个环境之中,而是在观察别人,又或者是他在潜意识中逃避惩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