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岩:诗歌碾轧出时间的辄痕——评惟庄诗《望德山》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诗作:望德山(文/惟庄)

“仰视才见,心中的德山。”想上去

攀附一朵云彩,或是驻足于水边

随着潺潺溪流而下,我饥渴难耐了

由此,折叠一生的希冀

乘风飘来

来眺望比远方还深邃的幽谷

比桃花还灿烂的春季

面对着黄昏,映一抹夕照

俯首于屈子风骨,学做一个不屈的爱国者

投身千年烟雨。若是气息尚存

可狂放,可饮酒,亦可沐浴德山之松涛

将小我扩大,生长定力

也会是

甘心臣服于其足下,依托山的伟岸

渗入葱葱绿荫

与庞大山体相连

终归有一天,学会拥有了

拥有一份期待

划过星光,披着一身的月色登顶

作者简介

惟庄,原名何伟征,现供职于某机关单位,喜好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勤于写作,出过几本书,得过几次比较像模像样的文学奖。   

析评:诗歌碾轧出时间的辄痕——评惟庄诗《望德山》(文/冯岩)

诗歌是用生命和灵魂定位诗歌碾轧时间的辄痕。诗歌有着广度和向度,透过一个人的诗歌可以透视诗人的涵养、品格和人生轨迹。我们把时间沉淀下来,闪闪发光的文字用眼角磨出热流,传递延续的体温,用生命感受文字恣意流淌的诗行,这就是读惟庄诗歌最初印象。
惟庄,一个带有诗意的名字,要从唐朝的韦庄说起 。唐朝的韦庄写了一首咏史的绝句《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成为诗人惟庄(何伟征)文学的启蒙和一生的向往,也为他奠定了文学基础。而众多文人墨客与诗人惟庄的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也是触发诗人热爱文学的又一个因素。白居易当过江州司马(江州就是九江)。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江西九江的庐山,古代有很多著名诗人跟九江有着密切关系,这些都影响一位家乡在九江的诗人惟庄。
生活在九江的诗人写景,我们很多人会想到写庐山、鄱阳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地方,而诗人惟庄却以厚积薄发之势写了一首《望德山》,先不考虑诗歌的内涵,单纯看诗歌题目德山就有一种以德服人的仰望。德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诗人是一次擦肩而过还是领略名山大川德悠闲之旅,他是远观还是近赏,在诗人的字里行间怎样表达一种爱国情怀,我们细品诗人惟庄诗歌里与众不同的意象写作。
很多人的诗歌我们要准备纸巾,它可以洗涤尘世的污垢。惟庄的诗可以弹着古筝,听着风雅颂伴着茶香孤独地咀嚼诗歌的味道。诗歌里血肉堆砌诗人的风骨,即使没有风,也有情怀慢慢飘逸打开。
“仰视才见,心中的德山。”诗人引用的句子是诗人仰视所见的角度,既有心里的仰视,又有现实的高度。“想上去/攀附一朵云彩,或是驻足于水边/随着潺潺溪流而下,我饥渴难耐了/由此,折叠一生的希冀/乘风飘来/来眺望比远方还深邃的幽谷/比桃花还灿烂的春季”。仰视有德之山,想攀附之心是诗人视野所及产生心里萌动行为必然的结果。诗人用诗歌的语言不是攀附山巅而是攀附白云,诗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诗歌写作的底蕴超凡脱俗在一个句子中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写作底功,这样的诗句诗人惟庄信手拈来,而真正能把一句诗意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整首诗歌中,需要“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造诣。“攀附”于云、“驻足”于水,天地间大尺度的对比,把想象空间加大。“潺潺”的水声,诗人似乎把诗歌的语言结晶在时空转换的瞬间,有蓝天有白云,有思索,有想象。诗人承接上文的不是想象的诗句,用一句自己的感同身受“我饥渴难耐”,从虚幻飘渺的流传中写到自身的感受。诗人“折叠一生的希望”诗歌有了内涵和外延,诗歌有了诗歌本身意境之外的高度,句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让一首诗长出了翅膀,可以穿越光年。
“面对着黄昏,映一抹夕照/俯首于屈子风骨,学做一个不屈的爱国者/投身千年烟雨。若是气息尚存/可狂放,可饮酒,亦可沐浴德山之松涛”。诗人面对时光切割过的黄昏,反射的夕照,低头看见汨罗江畔屈子的风骨,仰望德山,在仰视与俯首间学做一个爱国的诗人,用一句一句的诗行投身千年风雨,与屈子同舟共济。诗人的悲悯在希望中慨叹若有气息尚存,可以狂放、豪饮,而如今只能在德山的松涛声中沐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惟庄在夕阳里以一种感怀之情,抒发诗人的爱国的风骨,随着松涛震动,铮铮作响。
“将小我扩大,生长定力/也会是/甘心臣服于其足下,依托山的伟岸/渗入葱葱绿荫/与庞大山体相连”。诗人将小小的我扩大,让那种小从形体到意识“生长定力”,抽象中诠释意志的坚强,而用这种爱国之心的定力臣服在爱国诗人屈子脚下,依托群山的伟岸,“渗入”血液里的葱葱绿茵,与庞大的山体和谐统一,视角、广角烘托出诗歌张扬的个性,夸张的写作方法在依山而托的声势中庞大起来,诗歌里叠加的技法层叠出诗意的联想。
“终归有一天,学会拥有了/拥有一份期待/划过星光,披着一身的月色登顶”。诗人的神笔划过月光登到德山的顶峰,人格魅力和诗歌的内涵也达到巅峰,而诗人的谦逊是在期盼在某一天中学会拥有,拥有一份期待,那份期待是诗人在月光下隐藏的傲骨,低头登山的高峰。诗人低调而不奢华的人生观在诗歌的横断面分层次披露出来。他有爱国的情怀,希望的抵达,有人生的高度和低俯。
诗人惟庄(何伟征)也有一份像美国当代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诗歌奖的诗人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的孤独,“正在风景中移动/穿过草原与茂密的树木/越过山峦与河川…… ”(选自《野雁》)。惟庄(何伟征)的诗歌的写作手法与玛丽.奥利弗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简介

冯岩,高校教师,喜欢文字。有小说、诗歌、散文、翻译诗作品散见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奖。译著《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时间称出的重量》;主编《中国新媒体文学诗萃》。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