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呵成 一帧不剪——谁在魔都中心完成40分钟0接管智能驾驶?

我们做自动驾驶,从L0到L5,其实也是人工接管逐渐退出的过程。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如果汽车没有任何驾驶辅助功能,那么,我们必须时刻接管整辆汽车。

而到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L5阶段,我们不再拥有任何接管权,方向盘、加速踏板、减速踏板都会被取消,彻底实现「0接管」。

当然,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慢慢前进。人工接管不可能直接退出,但「0接管」持续的里程,以及所适应场景的复杂度,可以作为衡量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的参考标准。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从L0到L5做划分,完全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而用户真的关心技术水平应该划到哪一级吗?还是更关心具体适用的场景,以及真实的体验呢?

答案显然是后者,这也是智己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坚持提「场景与体验」的初心所在

「0接管」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市场上,有很多包装智能驾驶系统的新名词。各家品牌,各有千秋,不尽相同。简单罗列一些,特斯拉的系统名称叫做NOA,蔚来的是NOP,小鹏的是NGP。

从目前可实现的功能来看,诸上系统着重于高速领航辅助,能够在高速路段上下匝道,实现特定路段的「0接管」,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至于城市路况领航辅助,仍是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我们注意到了,「0接管」与场景深深地捆绑在一起。所谓场景,就好比设定了一个天然的栅栏。行业内有专门的说法,叫做运行设计域(ODD)。毕竟,只有在特定场景或特定运行设计域中,「0接管」才有把握真正落地。

那么,事实也就很清楚了。如果「0接管」适应的场景越多、越复杂,对于实际体验的效果将会更好,自动驾驶技术也更先进。

这些年,行业内有过讨论,“自动驾驶最容易落地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其中,重点提到了干线卡车物流、封闭园区内无人配送、固定路线的无人巴士。

我们也可以发现最显性的规律,但凡明确提出落地场景的,其复杂度一般比较低,要么固定路线,要么封闭园区。

但是,自动驾驶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终究要接受全路况的考验,直面最复杂的场景,真刀真枪地摆下擂台。

我们可以做出基本判断,下一阶段,城市复杂路况一定是各方角逐的场景「新高地」。谁能最快解决城市路况智能驾驶问题,谁就可以率先逐鹿中原。

城市路况究竟有多复杂?

城市路况的特点是什么?交通参与者众多,车辆、行人、电瓶车,都有可能与车辆的行驶轨迹对撞,纵使老司机也得时时提高注意力。

交通规则复杂,并不像高速路况,沿着车道线保持方向和车速即可,城市路况要注意红绿灯、左右转规则,以及各种潜在的压线情况。

交通路线多样,包括单行道、人行道、高架桥等各种复杂的路线,尤其在高架桥上,高度定位和车道定位本身就是难题,同时要适应拥堵的车流,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交通路况具有独特性,甚至不同的城市,都会有不同的路况场景。如何融合本土化需求,适应我们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体验,是任何一家品牌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当然,技术是否真正落地,仍要关注具体案例。智己汽车解决城市路况智能驾驶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背书。

智己汽车如何解决城市路况难题?

自品牌创立伊始,智己汽车已经明确了智能驾驶的技术解决方案。

具体来讲,智己汽车将基于中国特色路况和驾驶习惯,通过Data-Driven核心算法架构,在国家法规允许以及高精地图进一步放开的情况下,实现“城市智慧领航+高速智慧领航+厘米级高精度定点自动泊车”,达到「0接管」的功能效果。

最近,智己汽车在上海市中心进行了40分钟全程0接管的真实路况实测。从实际效果看,或许更能发现智己汽车智能驾驶方案的技术优势。其中,有几个具体的路况场景,完全可以当作检测智能驾驶效果的“试金石”。

  • 无保护左转

无保护左转,应该是智能驾驶城市路况中最有挑战的事情之一。自己的车要左转,但对向有直行车或右转车,这涉及到不动声色的心理博弈。即使是老司机,也要仔细观察对向来车的驾驶意图,何时停车让行,何时切入车流。

遇到这样的交通路口,既要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也要有一定的果决性。因为最糟糕的体验是犹犹豫豫,在策略上不敢快速通过,导致通行效率降低。

不过,智己汽车在实测中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而是稳健而果敢地做出判断并完成左转,而且没有出现急刹和急加速的情况,其决策算法已经相当“拟人化”了。

  • 人车混行

驾驶汽车,我们最不愿遇到的情况是交通拥堵。尤其在一些狭窄路段,人车混行,这对普通司机的挑战都很大。

在实测视频中,智己汽车途经一条单行道,两边均有行人及外卖小哥穿梭。值得肯定的是,智己汽车清楚识别并预判了行人及电瓶车的行动轨迹,在繁忙的街道中自如前行,没有触发人工接管,而且在道路尽头顺利完成了右转。

在临近测试收尾的时候,智己汽车经过一段红绿灯路口,及时规避闯红灯的电瓶车,避免意外发生,同样可以看出这一智能驾驶系统及时应变的能力。

  • 变道与上下匝道

高架桥,在一些大型城市比较常见。普通司机遇到这类场景,也常常措手不及,尤其容易错过匝道口。而且,地图导航在这类情况下并不好用,因为涉及到高度定位,很多地图不具备精准识别高架道路的能力。

智己汽车的技术方案是视觉+高精地图,暂不需要激光雷达的辅助,已经可以准确识别匝道口,以及高架桥上的车道线,并且顺利完成上下匝道和变换车道,即使在一些难度相对更高的Y匝道和X匝道,也可以应对自如。

视觉算法够强是一方面,高精地图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以车道线和匝道口识别为例,智己汽车将视觉和高精地图进行“双融合”,相当于达成了“双保险”。即使车道临时有更改,或者新老车道线有变化,智己汽车也可以准确识别出新的变化。

不妨多说一句,智己汽车同时开发了兼容激光雷达软硬件架构的冗余方案,支持第二代半固态激光雷达(2颗)的升级能力。只要激光雷达商业化量产成熟,就可为用户立刻完成升级。

尤其针对智己L7的天使轮用户,智己汽车给到了非常丰厚的用户权益。在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中,天使轮用户可选择用他们的数据权益进行兑换,升级为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

  • 加塞博弈

这又是一个老大难的博弈问题。当然,我们乐观地想,如果大街上全是智能驾驶汽车,可能不存在加塞与被加塞的矛盾。不过,在当前的交通情况下,加塞问题仍不可避免。

避免碰撞,确保安全,这是智能驾驶策略的基本准则之一。智能驾驶汽车具备的优势在于传感器更丰富,对潜在碰撞的识别更加敏感,可以做出非常及时的规避动作。

在实测视频中,智己汽车识别到了旁边车辆冒然加塞的危险情况,遂迅速做出变道规避的决策判断。主要因为智己汽车具备探测范围更广的传感器,既可以识别加塞车的危险动作,也可以确保变道避让不影响其他车辆。

当把安全摆在首位的时候,智己汽车诸多决策,皆是为了确保多方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 渲染与显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面对智能驾驶这一新事物,用户该如何放心去使用。

这就提到了可视化设计的问题。机器识别出怎样的路况信息,之后会完成怎样的策略抉择,应该清晰准确地呈现给用户。这就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一双“上帝之眼”,而当信息越透明、越全面的时候,越能够增加用户对系统的信心。

据悉,智己汽车可以做到十多种车型的细腻渲染。所以请放心,在交互层面,智己汽车更能照顾到每一位用户对智驾系统的感知与信心。

写在最后

对应于开篇的思考,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智己汽车讲“城市领航”、“高速领航”和“自动泊车”,皆是从场景的角度出发,而关注场景,也就意味着更关注人的体验与感受。

相反,从L0到L5做粗暴划分,完全是技术的视角,非常冷冰冰,并没有真正关注过人的体验如何,感受怎么样。

事实上,随着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也在重新思考从L0到L5划分等级的意义。用户真正关心的,会是当前的技术水平应该归到哪一级吗?还是实实在在上车后的体验呢?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智己汽车每一次讲智能驾驶,更希望传递给用户一种声音,“当我们驾驶这台车时,真实的体验是什么?在哪些场景下,可以获得模仿人,乃至超越人的机器驾驶感受?”

这份从用户角度出发的温存,根植于技术开发的全过程中。我们又怎能不期待产品体验的效果,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呢?

信心、希冀,终究如同温暖的旭日,划破苍穹,照进我们这个最真实的完美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