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越虚,腿越凉!分享一张方子,健脾暖腿

脾越虚,腿越凉!分享一张方子,健脾暖腿,值得你深思

腿,为什么发凉?被风吹着了?被寒气给激着了?还是阳气不足了?抑或是气血不通了?

这些,都有可能。我想提醒你的,是脾虚和腿凉之间的关系。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0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经常感觉腿发凉。

怎么个凉法?大腿内侧、膝盖、小腿前上三分之一处,就这一带,发凉特别明显。其他地方还算好一些。

凉到什么程度呢?白天穿羊毛裤,晚上两条腿必须盖毯子。

而且,他这个发凉,还有时间节律特点。上午症状很轻,到了下午症状加重,晚饭以后症状更明显。

另外,就是在冬天的时候,一旦感冒了,两条腿就凉得厉害。

这个毛病,一转眼,已经持续存在两年了。到底为什么发凉,患者不知道。医院也搞不清楚。按照风湿病治,无效。是不是下肢血管有病变?大夫说了,也没这个可能。

最后,他决定看中医,喝汤药试试。

刻诊,得知患者大便质烂,量少,平时胃口很差,容易腹胀,舌淡红,苔白,脉无力。嘴巴里头,总是干干的,喜欢热饮,鼻子也发塞。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开了一张方子。我们一起看一下:

黄芪15克,陈皮2克,白术、太子参、升麻、柴胡、藿香、辛夷花、苍耳子、苏梗各10克,甘草4克。

所有这些药材,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共开了两剂。

结果,用药以后,患者下肢发凉的感觉大大好转,其他地方不冷了,就是两个膝盖冷。接下来,再用两剂。这时候, 患者诸证悉平。

看到这里,有些对中医方剂比较熟悉的人可能就知道了,这开的不是补中益气汤吗?

对啊,就是补中益气汤化裁。人家就是用健脾、补中、益气的办法,把毛病治好的。

来,我给你说说来龙去脉。

在我们中医理论中,有一个说法,非常重要,这就是脾主四肢、肌肉。四肢和肌肉上的事儿,我们中医喜欢往脾上去想。

如果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我们的肌肉就得不到充足的滋养。阳气,无法通过血液来温煦四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能四肢无力、发凉。

那么,患者为什么下肢发凉的地方,集中在大腿内侧、膝盖、小腿前面上三分之一的位置呢?

你仔细看啊,这个地方,是不是足阳明胃经循行的地方?脾胃互为表里。脾虚弱了,直接影响到胃经,所以胃经所及之处,出现了异常。

那么,患者为什么上午好一点,下午症状加重,晚饭后症状更重呢?因为上午的时候,人体气机升发,脾胃之气衰微之象不那么严重。下午以后,气机逐渐衰弱,脾虚之态就明显了。

还有一个问题:患者为什么容易外感,而且在外感后腿凉明显?因为脾虚气弱,营卫化源不足,所以患者容易外感。寒邪郁滞,气机升发更加困难,两相作用,于是腿上发凉明显。

那么,如此说来,患者的问题可能就和脾有关系了。事实上,患者的脾,有没有问题呢?

答案是有的。此人舌淡、苔白、脉无力。这是脾虚气弱的舌脉。腹胀、便溏、胃口差,这是脾虚运化失常的表现。脾虚,津液失于输布,所以患者口干。脾虚阳弱,所以患者喜欢热饮。

这么一看,此人是脾虚无疑啊。

那好了,既然如此,我们看看当时医家,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

黄芪15克,陈皮2克,白术、太子参、升麻、柴胡、藿香、辛夷花、苍耳子、苏梗各10克,甘草4克。

这里头,黄芪、白术、太子参健脾益气(太子参兼能养津)。陈皮行气,令补而不滞。柴胡和升麻,提升中气。藿香和苏梗,通畅脾肺气机。苍耳子和辛夷花,开鼻窍,解决患者当时鼻塞的问题。

你看,这就是简简单单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医家通过健脾的方式,解决了腿凉的根源。你说妙不妙?

实际上,这张医案给我的启发和帮助特别大。因为有些人,上了年纪以后,他的两条腿无论怎样,就是不热乎。通过活血化瘀、温补肾阳、散寒通络之法治疗,不能说没效果,但是始终不尽人意。这医案,提示了一个思路,这就是以脾虚论治。这是正着啊!我前面讲过,脾主四肢和肌肉。从脾论治,这天经地义啊。

事实上,也的确有人,在双腿不温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脾虚气弱、中气下陷的倾向。我见过几个胃下垂患者,两条腿就怕冷。这些都提示我们,健脾暖腿、提升中气而温煦四肢,这个思路是有实用价值的。

当然了,我说这些,都是一些个人的感悟,是一些前人临床的经验之谈。如果此时此刻的你,也被下肢不温所困扰,那么我建议你能够去看看中医,辩证一下,自己是不是属于脾虚气弱、中气不足。如果是的话,不妨考虑以补中益气的方法应对。文中配伍,仅供参考,不可能适合所有人。你需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