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景文院士:东亚白垩纪俯冲后大规模伸展成矿作用
本文来源:矿床成因
矿床类型与地球动力学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研究矿床,不仅有助于理解全球大地构造演化,亦能帮助地质学家缩小找矿的时空范围,优化找矿靶区。斑岩型铜矿与挤压大地构造背景的联系已被广泛认知,但在活动大陆边缘,伸展背景下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还未受到充分的重视。从145至70Ma,类型各异、数量众多的金属矿床在东亚大陆边缘形成。矿化范围从越南、中国东部、韩国、日本延伸至俄罗斯远东的Sikhote-Alin地区,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区域伸展成矿省。矿床类型包括斑岩-浅成低温铜-金-钼成矿系统、与花岗岩有关的锡-钨矿以及造山型金矿*。针对东亚白垩纪成矿,毛景文院士及其合作者提出一个新的大地构造-成矿模型,并强调此类大地构造背景中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特点和巨大找矿潜力。
主要论据
构造成矿模式
图1 伸展环境下东亚大陆边缘的典型矿床分布(Mao et al., 2021)
图2 伸展环境下的大规模金属聚集成矿模式(Mao et al., 2021)
Mao, J., Liu, P., Goldfarb, R.J., Goryachev, N.A., Pirajno, F., Zheng, W., Zhou, M., Zhao, C., Xie, G., Yuan, S., Liu, M., 2021. Cretaceous large-scale metal accumulation triggered by post-subductional large-scale extension, East Asia. Ore Geology Reviews 136, 104270.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