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零”后看刘国辉的画
一个“九零”后看刘国辉的画
刘国辉先生,一九四零年生人,妥妥的四零后,八十有余了,笔者一九九零后生人,妥妥的九零后,且不说年龄差距,刘老师的“画龄”都比笔者岁数大。
《梅花欢喜漫天雪》
大学时期,还记得有一年去中国美术馆参观展览,本是“打卡”参观,无意间,瞟了一眼,却被一幅水墨人物速写吸引,查看作者简介,才知道“刘国辉”的名字,站在画前,就好像置身在画的氛围中,不光是眼睛看到的,仿佛还能听到画中人物的窃窃私语,甚至感受到画中人的心情,等缓过神来,原来这只是仿佛。我想这便是刘老师的能耐了,他的水墨人物有一种磁力,吸着你进去,和你交流,谈天说地,畅所欲言。
《鲁迅和胡适》
毕了业,从事文化工作。在一次活动中,机缘巧合,见到了刘老师本人,都说字如其人,到他这,我便觉得应是画如其魂了,我在旁静静地看着他和别人聊天,没有上前打招呼,内心充满欣喜,那一刻我才明白,当你看见真正的“偶像”,你反而有点被自己感动到了,努力工作,一点点朝着“偶像精神”前进着,当你离“偶像”距离很近的时候,内心应是从容的,就好像刘老师水墨人物画,每一笔都不是刻意,而是恰到好处的从容。
《清秋高逸图》
晃过神来,安抚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前进,在后来的工作中,偶有机会能够与刘老师交流,那是在中国画学会的工作中,浅浅交谈间,不难发现刘老师是一个很“潮” 的老头儿,我说的“网络流行语”,他都能应付自如,而且,风趣幽默,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交流机会,我鼓足勇气,嘱托刘老师为我造像,不久,刘老师将我的小像发了过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逢人便展示给他们看,浮夸的大脑门是我的亮点,这大脑门令人觉得是我“秃顶”的迹象,这个迹象之下却是物像的写照,我内心深处是向往静的,看笔墨皆为心动,看线条皆为意走,画中的她是有灵气的,就是我内心向往的。题跋中写道:“姑娘天庭饱满,充盈一架大镜框占去三分之一脸旁,一种不假修饰的宁静,质朴无华,不波不惊,秀丽内蕴,别具画意”,这题跋已经按捺不住我沾沾自喜的心情了。
《中国问题》
看着这幅画作,不禁想起在炎黄艺术馆和“海螺姑娘”的对话,她是刘老师的夫人,名字是:罗建平,我亲切的称她为“海螺姑娘”,她有一双会笑的眼睛,恬淡美好,让我倍感亲切,通过交流,得知她曾经是工艺美术学院的才女,我问她现在是否还画,她笑着说:“家里有一个人画画,就够了……”,此时此刻,氛围中是甜甜的滋味,每次看“海螺姑娘”的朋友圈,也都是这样,她温柔的笑着,刘老师在她身旁,不难看出,他们的相处模式,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我想这正如刘老师对人物画的关照,总是洋溢着浓浓的温情,这份情感亦是对生活热爱之情、对晚辈的厚望之情、对陌生人的体恤之情、对事物的关照之情……,情之种种,尽是真诚。他笔下画的人物,时代不同,情意未变,虽是局中人,不染局中事,心随意动,有志,也有质。
《宾虹写山图》
不知何时,很多画家都喜欢“巨匠”一词,很多评论家也都喜欢用晦涩的词语描绘“各种不同”,刘老师却不然,如果非要“说画”,他不是一个画画的什么“匠”,而是一个“犟”画之人,这毕竟不同于写毕业论文,用专业的词语就可以叨唠明白的,我想就是用专业的术语也唠叨不明白刘老师的画、刘老师的人,就像相看而不厌的文采、笔墨等点点滴滴,他的作品《中国问题》,单拿出一个人物马克思,你就不由得想到马克思说:“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你且看刘老师笔下的马克思、恩格斯,两两相忘,极强的带入感,到了这步,你就自己学,自己悟了,悟来顺应,有了热爱,便有了欣赏,有了欣赏,就有了审美,那干脆就把修养交给审美吧。又好比他那幅《鲁迅和胡适》,水墨,已然只是表现形式,“黑白大片”刻画人物饱满的形象,刚好停留于风华正茂,似水流年的样子,从这幅水墨中,似若发现,有阴阳,有无极,水墨之后还有空间,任你想象。由此想到徐悲鸿说的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刘老师的作品有点这样的味道,是否刘老师本人也是这样的?我想一定的,比如,在工作中,我总会遇到很多“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每每跟刘老师抱怨别人的时候,他常说:“总说别人,不好”,极简的话,极简的交流,却无形中鞭策着我的为人处事,不骄、不躁、不争、不炫,像极了他的水墨风格,柔韧中,刚正傲骨,这不就是他笔下的鲁迅吗?棱角分明,没有什么能够使那“脊梁”弯曲。清代·方熏曾说:“笔墨亦有人品为高下”,这何尝不恰如其分地暗合了刘老师那幅《梅花欢喜漫天雪》,人物昂首阔步,奔向新征程,走向新目标,生动微妙,神形具足,画面中,虽没有梅花,因为傲骨入梅,画面中,没有雪,因为雪化了吗?不,确是漫天飞雪,这不是假象,是发于声,形于色的笔底波澜,这便是水墨的乐趣,传统,有新意,心在,艺术长青,在刘老师水墨中就是这样,韵味卓尔,回味不绝。
《成都》
刘老师虽未教过我习画,但是,他对我无形中的帮助,实为亦师亦友,在他每期发表的刘国辉水墨作品中,伴随着我的成长,常读常新,好的作品就是这样,不同时刻、不同心境,都有不同的感受,我相信刘老师的粉丝不仅有九零后,还有零零后······,不忍经常打扰已八十岁有余的“老刘头”,我时常感叹,自己是幸运的人,经常和“偶像”对话,品读他的人生。
《春天西湖来看雨》
感恩水墨、感恩遇见。
(文/蔡佳霖)
刘国辉作品欣赏
《雕刻家与他的模特儿》
《公孙奶奶舞剑器》
《湖畔》
《湖畔书法家》
《姐妹》
《惊鸿》
《克罗地亚的松》
《兰室憩息图》
《漣漪》
《两个学生》
《奶奶的相机》
《山乡》
《喂松鼠的游客》
《喜雏图》
《夏之惑》
《乡愁 》
《向阳而生》
《新来的女大学生》
《叶卡捷琳娜大帝》
《隐者》
《长夜》
《知秋》
《𡵆瞻老踏雪賞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