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高考文言翻译浅说(三)

189.高考文言翻译浅说(三)

作者:gkgushiwen

七、注意准确理解修辞

古人在行文过程中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如同现代汉语一样也会使用修辞。只不过一些修辞是古文所独有的,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这里“蜉蝣”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人的短暂的生命”。沧海之一粟,也是比喻手法,本体是“人的渺小(微不足道)”。

整句应该译为:我们在天地间寄托蜉蝣短暂一样的生命,个人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沙子。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杜康是古代善酿酒的人,这里借指美酒。

3.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这里“杯杓”借指酒量,意为:不胜酒力。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这里用了并提的修辞手法,实际上这句有两句话组成,就是:

况吾与子渔于江之上,况吾与子樵于渚之上。这里作者将“渔樵”“ 江渚”并提。

5.朝歌夜弦。(《阿房宫赋》)

这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不可翻译作:早上唱歌,夜晚弹琴。而应译作:早晚弹琴唱歌。

八、注意添加关联词语

文言文行文简洁,往往有较多的省略,省略的成分各不相同。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注意一种特殊的省略现象,那就是关联词语的省略。这种省略,不是句子成分的省略,而是一种句义的关联。我们来看例子。

1.不出,火将尽。(《游褒禅山记》)

这个句子,实际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应该翻译为:

如果不出来,火把将要熄灭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这个句子同样是个表示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应该翻译为: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就不会到达今天的地位。有的书上,把“微”解释为:如果没有。这是错误的。“如果”是整句句义的关联词,微,只能是“没有”的意思。

3.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这个句子是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因为知道自己(长生成仙)的愿望不可能一下子得到,所以只好在悲凉的秋风中把心思寄托在洞箫的袅袅回声里。

上述情况,需要自己在翻译时结合整句含义,细心揣摩。

九、注意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这几年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涵盖的面非常广,天文地理、职官礼仪、科举称谓、节庆礼法、音律民俗等,需要掌握。除了围绕课本,筛选出文化常识外,还要有专题的练习,平时也要养成多查工具书的习惯。我们在这里举出两个例子。

1.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里牵涉到古代天干地支纪时法。古代用干支纪时,商代的甲骨文就有体现。可以结合《兰亭集序》中“岁在癸丑”,《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来理解。文中“十六日”,是现代的纪时方法,古文中不可能出现。所以,这里的标点出了错误。应把第一个句号删除。这样理解为:彗星又在西方出现持续十六天后,夏太后去世。

2.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战城南》)

为何在城北打仗,却死在城北。其实,这里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战在城南,死在城南;战在城北,死在城北。除了要明白修辞之外,还应该注意古代城郭的区别。古代城是内城,郭是外郭。城是官府驻地,在城市中心区。郭是平民区, 在城郊结合部。唐代知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个郭,就是外城。另外,古代的城,往往不指城市,而是城墙。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过秦论》)”。长城,就是长长的城墙。

各位看官:原创辛苦,如果对您有用,烦请打个赏,鼓励一下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