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问题面面观(10.3)

对于菌种用户,虽然很容易理解问题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却很不容易了解菌种企业的内情。
所以,虽然我们希望菌种企业合理宣传自己,但实际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可以说,菌种企业绝大部分没有正确的公关意识,而是会故意迎合世俗观念。很多菌种企业宣传的东西,都是些逻辑上欠缺因果的玩意,或者是不充分的逻辑因果。
比如,宣传硬件条件。硬件与菌种质量有没有关系,当然有,但是不是核心问题?不好意思的是,硬件真的不是核心。前面讲的河南那菌种企业,硬件不可谓不好(实际上是有某一样东西不好,我不能说,说了人家就都知道是谁)。甚至人家好到“欢迎参观”的程度。许多人就是看了他们的硬件条件决定购买的。
可是,我曾经去过一次这家企业,当时发现两三个技术问题,随随便便就说了,但没人把那当回事,因为那一次纯粹做过客。也许他们觉得没花钱,我不会说什么重要东西,可见这个接待我的人显然不了解我的风格。
我到任何地方去,只要人家接待了我,我都不会浪费人家的粮食,一定或多或少提供一点意见,至于采纳与否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我的心里想法是,你如果重视我的意见,说明你欣赏我的能力,那么后面就有打交道的余地和空间。这个叫先礼后商,就是先给你一点礼物,然后好好的谈商业化服务。
更多的菌种企业会宣传他们的后台支持,比如和什么单位(基本上是大牌研究机构)合作,接受某某人物(基本上头衔响亮)的指导。
这两个内容,前者是有一定作用的,尤其是在种源方面,这个非常重要,当然现在有名无实的机构也多,谁都不好意思点名哪个靠谱哪个不靠谱,因此除非一对一,我们才敢说谁比较靠谱。不过,菌种企业的技术人员其实大多数还是门儿清的,所以选择起来错不了。而我的信息,也都是别人的血的教训综合得到的。
但是,外部指导这件事就比较不好说了,因为牌子大、知名度高,自然就会有影响,可是,这个和菌种生产的质量水平真的不是很大关系,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在菌业都相当普遍。高校和研究所的优势不在生产方面,这应该是一个常识,当然过去不是这样,但目前确确实实是这样。指导者自身能力和精力,都是外部指导者作用的关键因素,一分钱一分货,买本事还是买名气,选择权在老板,中国这块地方,买名气的概率高,多数老板买名气大方,买本事小气。
我就不止一次遇到过企业请的名人,钱不少花,却没有作用,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北京名校的“专家”,连人家的基本问题都没能解决,但这种人台上露脸多,人们很容易就相信了。
这玩意有点像新闻联播,你信不信?天天说天天念,你就信了。
我一哥们林建佳,福建漳州的老菇农之一,现在专业制作双孢菇菌种了。说起来他也不老,比我小十几岁,但现在的竞争对手都是国际品牌了。但因为招牌不够大,许多企业并不了解他,所以生意基本上来自用户口碑。不过现在小用户萎缩,大用户开拓都要求招牌,所以他水平虽然相当不错,生意却不是那么理想。
而依靠名人效应一炮而红的例子却相当多,且不说名人是不是名副其实,名人如果自己不操刀生产,结果仍然是决定于那个具体操刀的人。所以一炮而红不等于一炮打响,哑炮很常见。名人专业错误也存在,名人的专业错误危害,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菌种行业的家族性和传承性非常重要,中国最好的菌种企业都是具有这样特色的类型的。现在有些菌种生产者最头痛的是没人接班,因为都只有一个孩子,人各有志,不干家里的老本行。这是一种大家意识不到的损失,这事儿我也头疼,当年单位那些老人家传承给我的东西,我传给谁?
食用菌菌种生产,必须是少菇种少品种,这样可以减少错误概率,至于规模,那就看投资条件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先进程度了。非常可惜的是,许多个人能力很好的菌种技术人才,不会经营,或者资金紧张,比如薛向阳,一直没能做大。而同时具备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人才本来就少,当然这不是最困难的事情,两方面都可以找人,难的是这两方面的协作,有些地方出问题,就出在技术与管理的无法协作。
所以,我们如果站在菌种用户的角度去观察,核心要掌握那些出问题的企业的出问题原因,这方面往往又是菌种企业自己很难正确对待的事情,出事了,都是讳莫如深,这种的,要小心。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

  • 供应商物料应该这样检

    关键词:质量.被动.主动.预防 物料质量问题是每个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产生很多额外成本:窝工.待工等,而且还会对生产履约交付影响极大,得罪了客户可是承担不起. 看似来料质量检验是一个很平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2)

    菌种出问题的管理因素复杂,但技术所导致的问题往往更严重. 管理问题是多意外的,即因为管理程序的疏漏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但技术问题提倡是自始至终潜在的,爆发起来就非常可怕,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们知道,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1)

    十.出问题和出问题不一样 我们得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敢说自己100%不会出问题,也没有一家食用菌菌种生产机构绝对不出问题.只能说出问题是基于什么原因,才是决定问题频率和比例的关键 ...

  • 菌种问题面面观(9)

    九.无法细说的说明书 对食用菌菌株介绍的说明,是许多栽培者非常重视的东西,但事实上这个东西涉及的内容大体上都比较含糊,并不是具体栽培的指南,而只能是季节和模式选择的依据. 食用菌商业化菌株的种性描述, ...

  • 菌种问题面面观(8)

    八.无法推荐,但不得不说 我在各地讲课交流,大量的菇农,乃至部分底层菌种生产企业老板,经常性要我给他们推荐菌种企业和种源.老实说,很多菌种企业老板跟我关系是很不错的,但我却不敢随便推荐.原因很简单,我 ...

  • 菌种问题面面观(7)

    七.不是老化也不是退化 华中农业大学的刘伟,专攻羊肚菌,他研究发现,人工培养的羊肚菌菌丝体,菌丝生长到一定距离后就无法往前延伸了,他的看法这是种性退化,(<羊肚菌的退化>,点击可以直达文章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3)

    种性绝对的变化和相对的稳定. 即使是完全的无性繁殖,种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在基因复制的差错率方面本身就是预留的必然.但对于一个商业化菌株来说,相对的稳定期的长短,决定了菌株的商业化使用寿命.纯粹基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2)

    另一个佐证食用菌菌种存在"非遗传性劣变"的证据,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的刘伟,他发现,羊肚菌菌种液氮冷藏,会导致出菇变化,同一菌株,经过液氮冷藏的和未经液氮冷藏的比较,在第一潮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1)

    六,种性保持问题,太难了 稍懂食用菌育种常识的人都知道,培育一个好的食用菌品种可能存在运气成分,但保持一个好品种的种性,则是一个非常硬核的,无法投机取巧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关于种性保持,没有非常严格 ...

  • 菌种问题面面观(5)

    五.菌种生产管理问题 食用菌菌种生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所以存在管理的特殊性.许多企业老板对此缺乏认知,在技术本身不构成影响的情况下,出现大问题,类似的例子非常多.尤其是公营的菌种生产,受制于体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