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少酸多甘,宜吃五香糕
关于春季饮食养生,最著名的是唐代孙思邈说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少吃酸,多吃甘,关键是健脾。这句话看似和中医所提倡的“春季养肝”有所矛盾。既然是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那么春天养肝就应该优先吃酸的,为什么要少吃酸,多吃甘的来健脾呢?
其实孙思邈没有错,不过是我们的认识片面而已。肝气通于春,春天是肝气升发的季节。而酸味入肝,入的是肝阴和肝血,酸味并非可以助肝气的升发。酸味因为有收敛的作用,吃的过多,还会束缚肝气的升发。所以说,为了肝气舒展,春天不宜多吃酸。我们可以想一下,能疏肝的药物或食物,还是以芳香类的居多,比如柴胡、香附、玫瑰花,而不是什么酸味的东西。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营养气血的来源,中医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所以,健脾是养生永恒的话题,不分季节。按照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肝的异常可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春季,肝的异常多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肝气升发太过,一是肝气郁滞,都会伤及脾胃,表现为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等。要让脾土不受“欺负”,最好的办法就是健脾,所以孙思邈提倡春季增进甘味食物以健脾。以下分享一个古代美食-五香糕,它的原文只有几十个字。
五香糕
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干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用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
--南宋 · 吴氏《吴氏中馈录》
译文:糯米两份,粳米六份,芡实一份,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做一份,磨成极细粉,筛过,加白砂糖水适量,和以上细粉拌匀,上锅蒸熟。原方人参、白术、茯苓、砂仁只有总量,没有比例,这类推荐按5:10:10:2的比例配制。
功能:益气补中,健脾止泻,益肾固精。
主治: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佳。脾虚久泻,女性白带多,男性梦遗滑精,遗尿尿频,用之更为适宜。
用法:直接食用,用量不限。
五香糕的作者浦江吴氏,是个800年前的江南女子,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版食谱的女厨师。吴氏对当时浦江婺州的民间烹饪进行总结和整理,著成了这本《吴氏中馈录》。虽然这不是一本食疗专著,但是这款五香糕,却符合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配料中的材料,基本都是甘味,春季增甘,以养脾气,五香糕值得推荐。
芡实,又叫鸡头米,是一味健脾、补肾的食材,它还有明显的收涩作用,大便稀、遗尿、女性白带多、男性遗精,这些都属于“滑脱”之症,用芡实最宜。白术、茯苓、人参是著名方剂“四君子汤”里面的三种,有健脾益气祛湿的功能。砂仁气味芳香,能化湿开胃,增进食欲,行气除胀。糯米、粳米作为辅料,也有健脾益气的功能。这个方子芡实用量较大,所以健脾的同时,更擅长止泻,固精,止带。脾虚久泻,女性白带多,男性梦遗滑精,遗尿尿频,用之更为适宜。
配方中的功能性原料主要是芡实,如果简化,可以去掉人参、白术、茯苓、砂仁,保留芡实,健脾力量虽有减弱,仍保留原来基本功能,这个糕就成了芡实糕,目前在某些地区作为糕点食用。白砂糖仅仅作为调味使用,可以不加,或用大枣、麦芽糖代替。脾胃偏寒的人,还可以加干姜以温中散寒。口干、易上火的人,可以去掉人参,或再加绿豆适量,以清热泻火。如果平时容易积食,可以加山楂、麦芽适量,以消食化积。到了这一步,这个方子跟我们常用的八珍糕的配方已经很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