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论如何学习三战

凡各门派的武术,均非常宽视基本功的训练,永春白鹤拳亦然。

永春白鹤拳以“三战”套路为其基本功的组合训练。所谓“三战”,就是进退三步之内的实战练习,端正动作规格。

凡初学武者,“必以三战为先,.端正为务,然后练其筋骨出力、手足相应。”就是说必须把三战作为基本功来训练,做到肢体归于瑞正,然后全身各处协调出力,手足、呼吸互相叫应。如果对这些基木功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而想另辟捷径,或欲循其它所谓绝招高招之窍门,都是办不到的,.、而这样地舍本求末也是不对的。

“三战”的训练,初看起来,动乍简单,而实际上是有其至精至微的内涵。它不但要求动静来去,各部位运气发力,而且要求与全身、进退的高度协词一致.

如果上部出手时,不能做到筋节和顺,脉络贯通,灵活运用,而紧张乱用力,则必然会造成气力停涨,不能与下部腰.胯、脚互相叫应。如果上部涨滞,下部必定空虚,就会造成子午失调,就不能枚腹提丹田、夹胁守门户,手脚不能接应,就会象车子无轮而不能转动。这样一身破绽,空门必然舜辞无遗,就容易受敌攻击.自身尚不能保护防卫,怎谈得上攻击他人呢?即使你学得千百种的变化,也离不开“三故”训练时的头身手脚四种的力势。概括一点就是“千门归一路,,离不开三战基本功的道理。所以说“三战”是易学难精。“一辈子三战”之说,充分说明了学习“三战”的重要性。俗话说:“若要功夫好,三敌里面找”,正是这个道理。

对于学习“三战”,必须苦心勒练,要有恒心,是论年不论月,非以日计,要学得手脚协调互相叫应,筋节和顺,脉络贯通,神气流畅,全身有沉推之势.如界全身关节贯穿,推叫身力,配合呼吸发劲,就会使人感到有一种势减如虎,非人可比的雄浑气势。

学习“三战”,要求头身子午中正,桩马门户稳固。具体要求:头正、预直、沉肩、卸膊、挺胸、直背、收腹、起腿、落腰、敛臀。

第一,要求头颈提正。
   头为一身之主,一身要端正,斯文一体、子午捧定。具体要求头顶天平〔前额)上顶,颈部肌肉紧张,下颏内收,正对前方,牙关放宽,眼观手尾,气随手出,眼神藏守,四面观瞻,耳能闻风,八方谛听,下颊要直坠内收,顶力向上聚于百会,头有顶戴石磨之意。

第二.要求胸郊挺起,两肩沉落。

胸部要挺起,口内舌尖抵在上额处、咽喉、丹田之气提起,这样口、咽喉和小腹丹日连成一条畅通气道,有利于呼吸和发力,不致使气有停滞抑郁在胸之弊,也就是要“中气开通”。

两肩要向内展开沉落,两肩脾和腋窝要夹紧挺起,背后两肩胛骨向脊推骨夹紧内收,掩护住背后青育穴,两肩要有挑千斤重担之意。

用力时要能来能会,出入自然。脑后大推骨要沉落,脊推骨要由上而下直力插落,尾阎骨收束敛合,形成一条直线柳举连。身腰前面的膀R要提,气力聚于丹田,胸部挺起献出,全身不能烦斜摇动。腹肌与背肌裹紧,连成一个整体。练得久了,能悟出道理,即能提档束气,前起后落,互相敛束叫应,故有“提膀胱、起丹田、献八卦,落大椎、插腰力、夹尾椎”之谚。

第三,两脚要成“不丁不八”状.

两脚的步型有上中下三盘马势,步法有“丁字马”、“八字马”、“不丁不八马”。在三战的基本功训练中,要求以“不丁不八”的中盘马为主。

两脚的脚然和脚后跟部位都要贴紧地面,俗称“四点金落地”。两膝部活动要灵活,一住脚便要有硬气吐雄之势,当起则起,该落则落,视势而变动步法,如水流无定势。两脚内侧肌肉之力要收提而起,向后卷至腹股沟;外侧肌肉要直放落至脚底,与地面贴紧,两拼部向尾间骨收束夹紧,又要向脚掌心涌泉穴及脚后跟落力,形成“内腿收起,外腿放落”的合力,这时就会自然而然感到有“真力”自脚底提起冲向腿、胯,与腰肩抽束(.上沉下顶),汇聚于头顶百会,联成一个整体。

在出马进前之时,前脚要与后脚腿头(胯部)叫应。脚一着地,胯股二侧肌肉要收束叫应,“全身发力齐动,手动而脚进,脚进而手动。如手动而脚不进则无力,脚进而手不动则无势,无力不能伤人,无势反被人伤”,这正是手脚相应不可有所差失的道理。

前脚一着地,两脚掌趾及掌心便要活动,用加占地,相应的两手便有回弹的动力,这就会产生收提和沉伏的劲力。

第四,两手要用“昭阳”之势。

两臂各分有三节,肩关节称为上节,,肘关节称为中节,腕关节称为尾节。肩关节以下至时关节以.上称为内节,肘关节以下至腕关节以上称为外节,碗关节以下至五指尖称为梢节。

上节要求沉肩,中节要求吞坠,尾节要求灵活,如“猛虎擒猪、蛟龙戏水”之势。内节要求练得硬如铁,外节要求练得软如绵,变化灵活,梢节要求练得象塘和胶一样,一粘即着,如“猛虎洗爪”一样,五个手指在着势时要象铁棍一般坚硬。

内外尾三节之肩髃、肘凹、合谷三穴顶天向上,即所谓“井井朝天”。以关节为门户,以手指为枝叶,一手能做上下左右出人六种的变化动作。

出手要如刀刃之锋利,能断筋碎骨。出手时要如“弓弩射箭”之快速,来去无影。左手接敌,右手策应,右手接故,左手接应,如“父子相随”之状。要遇到空门则过,遇到破绽则人,一切均要遵循“子午”而变化。两手一动.便要一齐用气发力,“气顺不带火(停滞),火化气自然而出”,这样,对敌接手,就管如鸿毛之轻,假如用力不齐,勉强而为,对敌接手,就譬如对泰山之重。

刚刚学习走步,应该两肩和腹胯侧面平正,不能贪前失后。出手时手节的节中随身与胯同方向,不要缩人弯出,手节对膝,膝头相随,手节接承全身各处之力,乌脚掌心和手掌心互相叫应贯连。

头既是一身之主,就必须和它以下的各部位互相进行有机联系。头要与膀眯.丹田、胸前同一方向,不可偏侧。前脚膝头之力向股骨颈推起,与后脚股骨颈及整个骨盆叫应,身腰之力向下串落,同时间内,头顶、肩胛、大椎、尾椎、丹田、胸前全身一齐推叫,和顺接应。

在出步之时,后脚跟对臀中,身中前后两侧的下部劲力要提起,百会和脑后、肩中、大推、胸前各处之力要沉落。身势要动中带静,浮中带沉。动中要有注视之气势,焦势不可露出身休的破沈,不要有“差阴失阳(无规格)之虞”。从硬〔刚)练至软(柔),软又学至硬,硬又贵乎学至化,这就是硬从软、化之中而来的道理。

学习三战是至精至微必须仔细推寻研究的,应认真研究其中的基本原理,虚心相与,久之必有好处。应该认真仔细地研究它之所以能用势出力,力能连续活拨,象源泉沸涌,用之不竭,是实力活力真力的沐现,是攻防兼有的架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