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两大帝国的共同选择:都以武德大杀四方,为何汉朝与罗马又大量引入异族骑兵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微漫烟叶
编者按:汉与罗马谁强谁弱,这是网络上一直以来的热门话题,对此,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关公战秦琼”的斗兽棋式比较。其中,双方骑兵也进行了多篇对比,这里冷兵器研究所不比谁强谁弱,而是谈一下汉与罗马骑兵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何汉与罗马都不断加入“外族骑兵”呢?
一直以来有一种言论就是,罗马骑兵很弱,所以在罗马军团走出意大利之后,废除了原来的骑兵,开始使用外族骑兵。那么这个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罗马在共和时代早期,征服意大利的城邦之后,就将骑兵分为公民骑兵与同盟骑兵,前者是以公民为主体组成的骑兵,每个军团配置300人;后者是以意大利同盟组成的骑兵,是公民骑兵的三倍。所以不存在罗马出意大利之后,开始使用外族骑兵,并且罗马公民骑兵只取消了很短一段时间,进入帝国之后公民骑兵又恢复到每军团120人。
罗马军团此举目的其实也很简单,罗马公民数量远远少于被征服的意大利公民数量,但是又不想将公民权下放。所以才造成了罗马公民兵与同盟军。那么共和国的罗马骑兵与其他地区对比是强还是弱呢?这里以《罗马帝国的崛起》一书中,第一次迦太基战争至第二次迦太基战争结束时期的骑兵战胜负为例,进行统计:
时间
|
地点
|
胜负
|
BC261
|
阿里克根
|
迦太基骑兵胜
|
BC256
|
巴格拉达斯
|
迦泰基骑兵胜
|
BC225
|
未知
|
罗马骑兵胜
|
BC218
|
未知
|
罗马骑兵胜
|
BC217
|
提基努斯河
|
迦太基骑兵胜
|
BC217
|
未知
|
罗马骑兵胜
|
BC217
|
特雷比亚河
|
迦太基骑兵胜
|
BC216
|
坎尼
|
双方平手
|
BC216
|
坎尼
|
迦太基骑兵胜
|
BC203
|
大平原
|
罗马骑兵胜
|
BC202
|
扎马
|
罗马骑兵强
|
BC207
|
卡漠纳
|
罗马骑兵胜
|
从上表可以看出,按某些所谓按战场胜率判断战斗力的逻辑来看,罗马骑兵对外的胜率高于失败率。但是我们不能就此简单得出结论,即罗马骑兵在第一次~第二次迦太基战争中强于他的敌人,否则就闹“铁血强宋”的笑话了,而要深入分析胜败。笔者将上表分为五组:第一兵力不明,如阿克里根,大平原之战等;第二罗马人骑兵处于劣势,如坎尼与特雷比亚斯河等;第三突然袭击,如卡莫纳等;第四非单纯骑兵交战,如坎尼的第一次骑兵战。而单纯的骑兵交战,只有BC225~BC217的这两场战斗,这两场战斗中,一次面对山南高卢骑兵,罗马骑兵在6600人,而山南的高卢骑兵在1万多;第二场双方骑兵都500人,但是罗马人均取得胜利,这就说明罗马骑兵非不如迦太基骑兵与高卢骑兵。
综上所述,传统的看法并没有依据。那么罗马人为何有一段短时间内取消公民骑兵呢?笔者认为取消公民骑兵可能与公民骑兵征召困难有关,因为取消公民骑兵出自马略军制改革,他的军制改革就是强制服兵役,而骑兵属于富翁与权贵阶级。显然强拉他们入伍的话明显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不如买他们个人情,为以后的政途铺路,并且就是罗马公民骑兵数量一直都不多。而帝国时期恢复,原因就是奥古斯都曾经大杀过罗马富豪与权贵来充军费,所以也就不怕得罪他们所以就恢复了。不过,可能由于这次打击,所以公民骑兵人数出现下降。
汉朝骑兵创建于汉高祖刘邦,一开始使形的是楚制,但是后来高祖在入注中原之后继承了秦朝的骑兵与军制。同时,他也继承了秦朝的外族骑兵,如“南宫候张买以父越人为高祖骑将”(《史记·高祖功臣表》)在高祖一统天下之后,很快就与匈奴交战,并被包围在白登,所以很多人以此认为汉代初期骑兵还很弱。但是我们要明白,白登之前汉军对匈奴可是连战连胜。按《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的记载,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韩王信部将)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又把他们打败。匈奴再次在楼烦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而白登之围也是刘邦率领的先头部队被围,而不是全军被围。
所以,以此机械的认为匈奴骑兵强于汉人并没有什么依据。之后汉朝军队仍然使用外族骑兵,如汉武帝设立的八校尉中,骑兵校尉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这其中的三个都是外族骑兵或者说最起码是以外族骑兵为番号。这可以看出当时汉帝国的外族骑兵数量不少。那么汉朝使用外族骑兵的原因是什么?这里从晃错的一番话中就可以看出,“义渠的少数民族来投降汉朝的有数千人,他们的饮食和长处与匈奴一样,可以赐给他们盔甲棉衣、强劲的弓和锋利的箭,让边境的优秀将领统率他们……如果地势平坦无碍,就用汉朝的将领来对付匈奴。两军互相辅佐,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再加上数量众多,这是万无一失的方法。”
同时从考古证据来,看“杨家湾军阵所见轻、重骑兵之比为1 :5.5,轻骑兵占不到20%,说明至少在汉初,骑兵部队以重骑兵兵种为主体,轻骑兵兵种为辅,与前人所谓“骑兵重在骑射,材官重在踏强部,战时以弓弩为主”的说法不尽相同(骑射者为轻骑兵) ”(《西汉步骑初探》)这是汉前期出土的兵马俑。而从汉中期出土的兵马俑来看,“车骑行列共由49名骑兵俑及5辆车组成,骑兵俑从排列顺序看前后大体可分为6排,分别在车的前后或左右位置,担任护卫。骑兵俑头戴垂肩头盔,上身挺直,着铠甲,臂有披膊,大多左手握拳下垂,右手置于胸前,也有单手或双手上举者,下身呈U形跨骑于马背。”(《山东临泽山王村汉代兵马俑坑发掘简报》)。鉴于这些兵马俑没有箭筒之类的东西,所以他们都是重装的肉搏骑兵。显然,对于汉朝来说,这些异族骑兵是以轻骑兵的身份加入,来弥补汉朝骑兵远程火力的不足。
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罗马骑兵被外族替代是因为罗马骑兵不行,这种观点有延伸到汉代骑兵身上。但是这种本质上是错误的,罗马与汉之所以引入外族骑兵的目的,不过为了弥补自身骑兵的不足。两者虽然原因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也谈不上孰优孰劣,更多的其实是那些外族人,向汉与罗马交的“血税”。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内容。主编原廓、作者微漫烟叶,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