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
俗话云:“正月葱,二月韭。”“二月韭芽芽,羡煞佛爷爷。”是说早春菜园里的韭芽味儿醇正,营养丰富,是农家春天的美肴。
过了年,母亲东园上覆了一层灰土的韭菜地里,冒出了一畦畦紫红肥嫩的韭芽儿,用不多久,在春风细雨的滋润下就会绿油油一片。母亲笑眯眯地说:“等割了'头刀韭’,俺给你们摊韭菜盒子吃,那味儿甭提多美了!”我禁不住的唾液潜溢了。
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只种一次即可剪而复生,生生不息,故又名长生草、懒人菜。《说文解字》释曰:“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古人很早就有用春韭祭祀的习俗,《诗经》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之说,《礼记》也称“庶人春荐韭”,都是说用二月初的春韭或羊羔祭祖,最为尊贵。
不仅是用来祭祀,国人食韭的历史也很悠久。现今人们常食的韭菜炒鸡蛋,早在汉代就已成型。《礼记》中提到:“庶人春荐韭,配以卵。”在这里,“卵”指的是鸡蛋。春韭炒鸡蛋为当时最美味的佳肴。广收博采的食谱集《山家清供》里,南朝宋齐间的周颙隐居钟山,清贫寡欲,蔬食为生,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其清廉恬淡之风让人敬仰,也说明春韭的清鲜之味为风雅书生所推崇。
韭菜不仅是一种美味,它还救人性命,立过大功呢。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宗室之后刘秀起兵讨伐王莽。一次两兵交战,刘秀大败,落荒而逃,慌不择路,来到一农户家中。农户家贫,只得割了野菜煮粥让刘秀充饥。刘秀饥肠辘辘,连吃三碗,甚觉清香美妙,便问老农此为何物,老农一时说不上名字。刘秀感念此菜救过自己性命,遂呼之“救菜”,后来成为“韭菜”。刘秀称帝后,还下令封那位进献“救命菜”的农户为“百户”,并于京都一带广泛种植,因刘秀爱吃,宫中便时常烹饪韭菜,一时传为佳话。
历代文人墨客素爱春韭的那份嫩绿、那种鲜味,纷纷赋诗赞美。
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之句,意思为:老朋友见我来了,冒着蒙蒙夜雨,剪来了初春鲜嫩的韭菜,再煮上一锅香喷喷的黄米饭让我品尝。我们难得有这次相聚的机会,来,让我们举起杯来开怀畅饮吧!
宋代诗人刘允成嫌杜甫的诗情不够浓郁,又赋了一首《夜雨剪春韭》,诗云:
杜老情何恨,东风夜雨春。
炊粱留客款,剪韭存时新。
此情此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乡愁盎然。
北宋诗人兼美食大家苏东坡对春韭别有情思,他在《送范德孺》诗中写道: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遥想庆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诗中提及的春盘又称“辛盘”,因盘中盛有薤白、大蒜、韭、芸薹、胡荽五味辛辣蔬菜而得名。古人在立春之后,开始吃以五辛做成的春盘菜,认为经过一冬人们五脏六腑沉积了很多浊气,需借这些辛辣之物祛除。苏东坡在为友人饯行之时,在料峭春寒里采撷青蒿、春韭等时令菜蔬,做成清鲜爽口的春卷、春盘品食,给友人以美好的祝愿。
宋代理学家刘子翚对春韭怜其清香之气,他在《园蔬十咏·韭》云:
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
肉食再美,也缺了清新气韵,一夜蒙蒙春雨,催发一畦畦春韭越发翠绿可人,宛若秀发剪了一茬又一茬。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也写有一首送别词,他在《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荆门》说:“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春韭做春肴,斟满一杯送行酒,愿老友“好公安”“好归来”。
南宋大诗人陆游诗里常有佳肴美酒,他经常与乡邻聚饮共乐,在“珍烹得遍尝”之后,陆游还要感慨道:“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与村邻聚饮》)他说,鸡腿炖蘑菇最好,猪腿炒嫩韭最妙,真真是个大吃货啊!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一次,徐文长微恙初愈,于朋友处食韭香、品美酒,草书一首“自题诗”《赋得夜雨剪春韭》,诗曰: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
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
梁尘巳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
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春韭的清香润入行草之中,使这幅行书作品以其神气、豪气、逸气摄人心魄,为后世所推崇珍藏。
《四时苦乐歌》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组词,他在写“田家乐”时,有其中一首的下阙写道:
疏篱外,桃花灼;池塘上,杨丝弱。
渐茅檐日暖,小姑衣薄。
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
喜白头人醉白头扶,田家乐。
在描绘了宛如一幅春景图的田园风光之后,郑板桥最贪恋的,莫过于剪取满园春韭做成美肴,邀酌刚开坛的半瓮腊酒,此情此景,怎不令人身心大醉呢!
赞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唐代李商隐的“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北宋苏辙的“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黄庭坚的“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
南宋陈傅良的“今夜不来同剪韭,隔山明日事茫茫”,
清代曹雪芹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
这些写春韭的诗句,读来同样让人萌发春思春情,忍不住剪来几许嫩得滴水的春韭,品一品春的味道。
韭菜又叫起阳草、长生草、洗肠草,《本草拾遗》称韭菜“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 ”。中医认为,韭菜味辛咸,性温,有补虚益阳、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之功效,故民间素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之说。春韭有种特别的辛香气味,可菜可饭,无论是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肉丝、韭菜炒香干、韭菜炒海鲜,还是做韭菜饺子、韭菜包子、韭菜春盘、韭菜肉饼,都提鲜增香,让人大快朵颐。
而我最爱吃的,则是母亲烙制的韭菜盒子。母亲烙的韭菜盒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她和的面、调的馅儿好。面需用汤面、发面、干面掺和揉进去的“三合面”,擀的皮子烙出来才酥软耐口。那馅儿是放上香喷喷的笨鸡蛋、滑嫩嫩的老豆腐、鲜爽爽的白虾皮、筋道道的地瓜粉条调匀,把一小把切细的春韭芽掺进去,那股鲜味儿弥漫开来,诱得我们直嗅鼻子。
刚出锅的韭菜盒子表皮金黄酥脆,收口处花纹层层叠叠,里面的馅儿鲜香热切,细巧朴实的外表搭配诱人的味道,实难令人抗拒,我能一气儿吃下肚五六个,简直是太美了!
又记起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的《韭》:
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啊,最是浓情家乡味,最恋春来韭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