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牢骚过多成偏激
文丨杨德振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托我为他四十七、八岁的儿子找个工作,我碍于情面,答应了;把他的儿子介绍到了我所在的五星酒店;入职后,当了一名保安员。
他儿子曾在一家银行里当过保安员,觉得此岗位挺适合他儿子的,并向其儿子承诺如保安岗位干得好,再有合适机会,就调整到更能发挥其才华的岗位。刚开始,这位新入职的员工尚能认真工作,可过了一个月,就开始与他的主管闹起别扭,说主管“不干活”、还“不听群众意见”;他的部门负责人怕影响他的工作积极性,把他又调整到另一个分部的保安岗位上,这回他对主管没意见了;但却对酒店有“意见”了,经常发信息给我说酒店这里“有问题”、那里“存在缺陷和漏洞”。
刚开始,我本着虚心听谏的态度,及时向有关部门转达,敦促“纠偏”、“补漏”;如此过了二、三个月,新入职的员工“意见”与“建议”是越来越多,有一天居然多达十几条;而且还扯到了个人待遇上,觉得酒店“对不住”他。我反复解释,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每一个员工的薪酬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全体人员的收入都“缩水”了,不要急躁和激进,先干好本职工作再说。
谁知道,他又接二连三发信息给我,一方面提“建议”,一方面又说“准备辞职”,有时一天来回信息又是一、二十条,弄得我疲于应付、有点烦躁,便质问他:“先上好班,别只顾低头发信息;”我心里想,上班时间总顾着发信息,岗位上能认真履职履责吗?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还在处处提别人的“问题”和“意见”?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确的提意见的方式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我后来采取不回复、加入“黑名单”等方式拒绝他的各种信息,不想让他的牢骚满腹和负面能量影响到我的心情和工作。
我不否认,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经营与管理缺陷和服务上“短板”的问题,凭着良知和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去“纠偏”,也是值得鼓励和倡导的。问题是,在此过程中,不要带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和个人情绪,因为个人的目标差异和福利落差而看什么就会有“不顺眼”、“有问题”等偏激心态,这本身就像戴了有色眼镜看东西一样,难免不灰灰濛濛的或偏离走样的。尤其是把个人的待遇偏低看作是单位“缺陷”的一部分时,难免不会一叶遮目;久而久之,形成思维惯性和待遇焦虑,就会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牢骚过多又容易形成偏激之心,看问题就会以自己的视角为出发点,干起事来总以为付出多、得到的少,单位亏欠了个人,因此看什么更加“碍眼”,无形中放大企业的不足,强化和美化了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能力,甚至得出“此处不值得留恋”、“此处人不虚心接受建议”等表象判断,因而急功近利,意气用事,企图以“一走了之”的方式解决自己“偏激”带来的问题;要知道,你不调整,设法控制住个人牢骚,纠正自己偏激的态度,走到哪个企业、哪个单位,会有“十全十美”的环境等着你呢?!
古人云:“牢骚太盛防肠断”,牢骚一多,偏激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就多,戾气和怒气就旺;不仅干不好工作,还严重影响自己本身的幸福心态。工作的苦与累击不倒我们,但牢骚与偏激却可以把我们击倒在地,还能砸碎我们赖以生存的“饭碗”,实在是应该祛除和力戒的为好!
二0二一年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