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峰:谶

张秀峰

  

  我的家乡,那个叫做寺沟门的地方的固守与眷恋,贯穿了爷爷那漫长的一生,并将这一情感毫无保留地给了现如今的父亲。他们每每在深情述说的时候,说不了几句,就要人为地打上主观臆想的那份发自肺腑的感叹——寺沟门啊,那绝对是个宝地!

  

  爷爷、我的父辈们、还有做为我们小一辈人的童年,不管是离家三十多年还是仍然固守原地的人,都与那个叫寺沟门的地方渊源甚深。即便是现在,当我的每每想到“家乡”这一概念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便是长在硷畔上的那两棵梨树,树阴掩映下的石磨,趷蹴在树下、抽完一锅旱烟就叭叭地磕烟灰然后再装一锅、眯着眼睛享受的爷爷,总是张着嘴、亲热地骂着我们的喜眉笑眼的奶奶,沉思的父亲,在磨道边忙着的母亲……让我至今都还没有弄明白,我究竟是从怀乡情结中完成了爷爷形象的刻划,还是从爷爷的行为来主观感知了家乡的存在呢?

  

  现实而客观地养育过我的寺沟门,是我经久负累后身体暂寄的地方。那些散乱地分布在坡洼上的一孔孔窑洞,成了黄土高原上几近失明的眼。多年的风雨蚀剥,原本齐整的窑面子已经变得坑坑洼洼,苔痕斑驳,无言地诉说着沧桑。好几孔窑洞已经坍塌,尽管外面的门窗还勉强支立,里面已全然没有了窑洞的形状。二爷家的砖面接口窑作为整个小村最亮眼的存在,占据了村子的最高点,一如二奶奶那张扬的个性,豪爽而又亲切。下边两院三孔石窑独自成院,错落而立,成就父亲和三爸一生的辉煌。爷爷家的土窑洞处于整个村落的中央,俨然就是整个小村的中心。

  

  如此弹丸之地,竟是我思想和目光留驻的家园。

  

  请恕我的拙于表达,无法确切详尽的描述这里的一切,这个叫寺沟门的小小村庄,刻上了太多太多的人为主观的色彩。每每需要陈述的时候,爷爷和父亲踽踽而行的背影,穿越于时光隧道,一路承载了过多的艰难与困苦,作为我忆及故乡时一种恒定的感情基调而长久存在。

  

  爷爷是个苦命的人儿,他的一生中似乎就没有过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活着的全部意义就都在这劳碌里面。奶奶相对好些,受的苦却也不比爷爷少,然而却也没能真正地享过什么福。奶奶一生共生了九个子女,在那样一个灾荒连年、穷吃少喝的年代,拉扯这么多孩子实属不易。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原本可以尽享晚年之福的奶奶去遽然离世,给儿女们留下了至今都难以释怀的遗憾。

  

  奶奶走后,爷爷一下子老了不少。他总是会坐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地发呆,那个时候,硷畔上的梨树已经被伐倒了,整出一块小小的台地来,由三爸家的猪圈取代了原本属于树站立的地方,每天傍晚,爷爷就坐在那儿的石头上,长久地坐着,不说一句话,眼睛看着通向沟外的路,脸上写满忧伤。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在远处怯怯地关注着他,与他一起感受小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下渐次变得模糊并最终隐没于夜色中的远处的山、近处高高低低的树,和他一同感受那些忧伤缓缓地漫过心田,一点儿一点儿地,从心底里释放,直到整个空气里都有了忧伤的气息。

  

  爷爷的九个儿女中,爸爸更多地秉承了奶奶的性情。然而,在吃苦方面绝不逊于爷爷。有好几次,我跟在父亲后面,看着父亲那矮小的背景,蹒跚地步伐,我就想,生活,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实一笔一画都满是沉重,用来蘸写的,除了血泪,就是汗水,对于穷苦人家尤是如此。

  

  爷爷瘫痪了之后,脾气倒是好了不少。儿孙虽多,却终究难以满堂呈现。由于种种原因,大家总是聚少离多,仅有的几次聚会也没有完全聚齐。交流,就更少了,而我算是与他交流比较多的一个。这也延伸了成了我对故乡的那些印象,在与爷爷的谈话中将已然胶片化的场景一一还原,力求鲜活。

  

  闲谈中,爷爷总是会说起那曾经的过往,那些现在想象不到的苦难与熬煎同在的岁月。他的那些老伙伴,海旺、海明、海宽、海义、李凤祥、……一个人就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一个故事就是一段鲜活的历史,说得高兴了就嘿嘿地笑,讲到伤感处便伤心地叹气。那些往事,从幽远的记忆深处一桩桩、一件件地翻捡出来,在爷爷的陈述里一点点地复苏、复活,演绎了普通百姓再平常不过的人情世故。寺沟门、跑马台,那些熟稔的村庄名字,便作了这衍生、演绎故事的舞台。

  

  现如今,爷爷和奶奶均已仙逝,每次想想过去的一切,除了心底那逐渐钝化了的疼痛之外,关于当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竟是一点儿也没有褪色,反而经时愈久,愈发地清晰起来。对于过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觉得人生大抵如此,原初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特别是在我最孤独失意的那段日子里,每每绝望难过、茫然失神时,远离我视线的寺沟门总会适时出现,在远处悲悯地关注着我,关注着这个年轻后生的忧伤。慢慢地,我就会安静下来,分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再次提振精神,发足向前。

  

  儿女们的成长,似乎都是朝着父母青春流逝的方向。爷爷曾经不只一次地向我描述过他所想象的死亡的色彩,将他那朴素的世界观用力地表现出来,爷爷并不识字,叙述明显吃力,所以,当他用自己那朴实而不乏诗性的跳荡的语言,将自己主观认定颇具宗教意味的理解告诉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在意,只是将这单纯地看作了他害怕死亡的一种无谓的诉求而不以为然。所以,每次我假装认真的聆听都让他识破了,这个时候,他虽然不再说话,可那表情,分明有一种凄然。

  

  记得有一次,母亲曾经略带责备地对我说,你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候,别总是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母亲对我说,爷爷曾伤心地对父亲说过,自己老了,怕是活不长了,咋谁都见了要躲呢,是不是自己已经露出了死亡的迹象而让人害怕呢。我听了之后默然。我知道,自己无法跟他解释太多,那个时候,他的耳朵已经聋得很厉害,我害怕自己的声音太大,会被他误解为在喊他,可若是声音低了,他又听不见。

  

  现在,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好多年,不是暂时的离别,是永远。

  

  闭了眼,时空转换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曾伴随我童年、少年时光的寺沟门,看爷爷有滋有味地抽他的旱烟,听奶奶那一声高过一声地叫鸡回窝,听二奶奶那唱歌一样拉长声调打招呼的声音,三爸通红的铁匠炉烤热了冰冷的现实又于短暂的温暖之后归于了冰冷……所有熟悉的人和事都尽情地展现。

  

  朦胧中,我依稀于幽微的时光中看得分明:个子矮小的父亲大步流星,走得虽不稳健但却坚定向前,母亲、哥、我、妹妹,我们紧跟在他的后面,踏着时光的节奏,延伸后续的故事。

  

  张秀峰,陕西延安人,中学教师,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延河》《诗选刊》《散文月刊》等发表作品二百余篇(首)。现为延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

阅读往期↓

小   说

吕志军:不语的群山 (短篇小说)

中篇连载 || 王利群:大河奔流(四)

中篇连载 || 王利群:大河奔流(三)

中篇连载 || 王利群:大河奔流(二)

中篇连载 || 王利群:大河奔流(一)

散文随笔

赵   丰:牛的典故与传说

陈彦说小丑

高小卫:张海娃和那盘水晶饼

和   谷:老家路灯

余光中:如何谋杀名作家

评   论

残   雪:陈词滥调

常智奇:在苦难意识中展示人的内在性——侧评《平凡的世界》的艺术追求

余   华:在中国,年轻作家都是自己冲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金怀斌:《西京烟云》自序

投稿邮箱:1175314756@qq.com

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不妥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一箱红苹果

    □刘 希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父亲是不怎么爱她的. 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偶尔回来,也极少在家里呆,添了弟弟后,母亲带着弟弟去了父亲工作的地方,她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总是会打电话来,对她嘘寒问 ...

  • 父亲临终留下旧箱子,嘱咐不要打开,儿子不听,打开一看愣住了

    父亲临终留下旧箱子,嘱咐不要打开,儿子不听,打开一看愣住了

  • 倒木为什么要放在原地?

    July 29.2019 ▽ ▽ 去森林公园游玩的时候,林中常见一些倾倒的树木,它们横七竖八地躺在树林里,如一支绿色军营里倒下的将领,流淌着生命最末端的旺盛.虽然朽木代表着萧条,但是森林里却没人将其移 ...

  • 无言的情怀

    早晨刚端起饭碗,孙宇就接到了单位的电话:"赶紧戴好口罩,多穿点衣服,到小区执勤去!""好!马上!"放下电话,还没等和正在吃饭的家人说,就看见老父亲孙爱国已经站起 ...

  • 奶奶说,她余下的时光,都是通往爷爷的路途,多活一天开心,少走几步也开

    奶奶说,她余下的时光,都是通往爷爷的路途,多活一天开心,少走几步也开心.

  • 诗歌||那年时光静好

    那年时光静好 在很多适合慵懒的午后 我总会来到那座小房 晒着太阳 不停的嗅着周围的野花野草 试图寻找一丝多年前的味道 我会坐在那个小院的破沙发上 借着阳光 回头看看过去的时光 所有的花草虫鸟,都在尽情 ...

  • 彼此无牵挂的相爱好吗?

    我们走得这么急, 到底能留下多少记忆?‍ 今日风大,屋顶像是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大鸟,用爪喙啄挠着瓦片铁斑.走廊里吵吵嚷嚷,像是有人在搬家,而我窝在床上,一切静观其变. 这种倦懒的心态很久没有过了,有点像 ...

  • “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浓的年味

    "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浓的年味 遇见吧啦签约作者:慕斯姑娘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早已不是简单的庆祝,而是承载了很多的期许与愿望.于年轻人来说,在外打拼求学,到了春节便要不远千里 ...

  • 书法欣赏:女画家张秀峰即席挥毫,一幅行草登时展现众人面前

    书法欣赏:女画家张秀峰即席挥毫,一幅行草登时展现众人面前

  • 陕北作家 || ​ 张秀峰:理想,根植于厚实的父爱

    理想,根植于厚实的父爱 张秀峰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怀有这样的想法:等我出书的那一天,我一定要让父亲成为我的第一个读者,能够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书拿给父亲看,该是多么幸福而又意义非凡的事啊!上师范第一年, ...

  • 大美散文 || 张秀峰:西出阳关

    西出阳关 张秀峰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因为参加一个笔会,我来到了这个这个叫墩墩山的地方. 墩墩山.古董滩,这里便是王维送元二使西出的阳关. 而今,因诗而流传千年的阳关城早已湮没于历史的迷烟之中,沉寂于 ...

  • 散文||张秀峰:听书的时代

    有时候,我会很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我们给那些年人们听书时的狂热劲儿寻求一个由头的话,究竟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准确地表达呢? 想想,的确很难,至少以我现在的水平.现在这样相对稚拙的笔法是铁定做不 ...

  • 中国当代书法爱好者——王丹妮、花新全、乔肖波、汪卫东、陈艺、张秀峰等

    (一)王丹妮 个人简介: 王丹妮,江苏省宿迁沭阳人 1998开始学习书法至现在 2020年获"艺巡中华·魅力中国杯"书画大赛书法组三等奖. 作品欣赏: (二)花新全 个人简介: 花 ...

  • 张秀峰:我的师范我的同学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小镇人们梦寐以求的师范,也是我们那个小山村第一个考上学吃上商品粮的孩子.从此我就成了人们眼里的有出息的好孩子,家家户户教育娃娃好好学习的榜样. 村里十几户人家轮流请我吃饭,东 ...

  • 张神峰八字归秀法才是命理正宗之法!

    周银鹤/文 当今,在八字命理学中兴起以平衡用神为主的格局法和旺衰法,和以流通用神为主的归秀法. 所谓平衡用神为主的格局法和旺衰法就是: 格局法以平衡月令取用神, 旺衰法以平衡日主取用神. 所谓流通用神 ...

  • 1947年初的一天,叶秀峰在看完一张上海...

    1947年初的一天,叶秀峰在看完一张上海报纸后,继续翻阅广告栏.突然,他被一排醒目的字体"招寻银老太太"给吸引住了. 凭着多年经验及特务的敏感性,叶断定这是寻找组织关系的,于是命私 ...

  • 【名师名家名人坛】母亲节主题诗词合集(张秀祥、吴琳玲)

    鹧鸪天 母亲节忆母 文/张秀祥(山东) 奉献终生养育恩,吃糠咽菜不嫌贫. 相夫教子竭全力,孝道尊长母爱亲. 家和睦,惠乡邻.仁慈济世古传今. 魂萦梦里常犹在,美德英名代代吟. 作者简介:张秀祥,网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