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3个层次转变,让你全方面了解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本文字数6500,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转发私信我回复【裂变】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裂变》。

本书作者醒客,本名陈世鸿,互联网战略顾问。曾供职于新浪网、中华网等门户网站,主管网络运营与产品研发。

在网络社区传播、视频多媒体、电子商务以及手机无线领域有着资深的从业经验,是互联网领域重要的战略思考型实践者。同时,他还是科技财经专栏作家,互联网独立评论人。

本书从生物进化论、传播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全方位预测了互联网将给人类未来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极富前瞻性和预见性。

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促使这些变革产生的深层驱动力,发人深省。

本书宏观上具有足够的广度和高度,微观上又十分通俗易懂。精心组织了大量说理性的故事,108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贯穿其中,趣味性和可读性极强。

01、沟通变迁到互联网

我们所有的情感、生活乃至工作的动力,源于沟通内容与方式的变迁。交流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到底有多大的想象力?沟通方式与内容的变迁,究竟如何改变社会的进化。人类历史发展的秘密是什么?是沟通!沟通的变迁蕴含着人文存在哲学的全部秘密。

1、沟通的想象力

人类,起点就是语言沟通,沟通的演化过程映射了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语言出现之后,人与人可以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实现交流。但是,人与人的交流需要面对面,实现面对面需要克服空间距离的阻力。

从一对一的简单对话,到向一群人传授经验,知识摆脱了对个体的依赖,实现了群体共享的可能,知识积累成为基因遗传之外族群进化的新动力。

原始的基于人生理条件的语言交流,容量非常有限,内涵也不丰富。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缓慢发展,才逐步演化到能摆脱生理限制的工业文明,可以看出,作为智慧的基础驱动力,沟通进化得多么艰难!

那我们刚开始的沟通是怎么实施的呢?

a、漂流瓶

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发明了漂流瓶。漂流瓶是一个伟大的产物,承载人对沟通的渴望,会为一件几乎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去努力,只有智慧生物才有这样的想象力,这是人性的光芒。那些流逝的年月,漂流瓶从来都是情感的传递者,而不是信息的传递者。

基于人生理的沟通,如果缺乏工具辅助,人类的沟通的边界非常有限,无论是空间和时间上。现实世界中,沟通的阻力一直存在,空间的阻隔导致时间的错过。

人们不想只要一个人孤单的幸福,他们希望,心灵的沟通可以摆脱现实中的障碍,梦想着心灵自由飞翔的时刻,幸福要让人知道。

于是,通过人类的想象有了电话这个产物。

b、电话

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交流的空间距离,是信息文明的启蒙点。人类第一次在沟通中使用工具,是继沟通出现之后人类思想自由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时,人们用的是传呼机,是一种单向接收设备,当时“Call我”代表的就是打传呼。受到传呼的人,根据显示的电话号码,需要再回电话。那个时候,一般都是需要到电话亭。

有电话光能说还不行,还需要能够找到人,曾经昙花一现的传呼机,表达了人类渴望自由沟通的向往。于是,手机诞生。

2、交流形态

寂寞的时代,我们痴迷于表达,不断地向人诉说。所有的倾听,实际上只是想印证,自己正在进行的诉说,是否被别人听到。即便默不作声,不过是通过感觉到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a、传播

继沟通之后,传播诞生。传播从沟通中发展出来,信息扩散更加方便,效率大大提高。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的逐步普及,传播几乎全部借助机器来实现,传播效率迅速提高。

b、从传播到媒体

沟通意味着发言人、听众、说的话,三者伴随。随着从沟通中发展出传播,三者伴随的紧密性被打破。

传播只关心内容,并不强调内容与具体人(尤其是听众)的关联性,一条新闻你说给张三听还是李四听,并不影响新闻的内容,因此传播是沟通的一种解耦。

如果说沟通完成了个体间的信息交流,那么传播则实现了群体信息的共享,信息摆脱对个人的依赖性,构成社会性存在的基础。

3、基因力量的终结

沟通变迁背后决定性的力量就是基因的力量,作者指出了两大自私性规律:第一,基因自私性;第二,意识自私性。

a、基因自私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的故事,1206年,铁木真成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接下来数百年来,成吉思汗及 子孙纵横欧亚大陆,缔造人类历史上的统治疆域的奇迹。

但是,为什么他要战斗一生?直至战死沙场?这还得从生物学说起。亿万年来,生命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框架支配下,源于基因自私性的动力,依据丛林法则进化。

在生物界,一个普适的规律是基因自私性原理:基因的存在是自私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广泛传播,它决定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生命存在的意义。

基因基于自私性的广泛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直接方面:种群的繁衍,雄性动物间争夺配偶,雄性动物对雌性动物的滥性,从而生育更多的后代;

间接方面:种群之间的搏斗,争抢地盘和资源,目的在于自己或者后代能够有更充足的空间和资源,为种群的繁衍争取有利条件。

基因自私性也很好地解答了生物界占有欲望的贪得无厌。

基因贪得无厌的自私性,具有最大规模传播的欲望。几十年间,蒙古人从数万人发展到数百万人,成吉思汗的基因播撒遍及欧亚大陆,这是基因自私性给予他的最大回报,他的基因,遂成为此后欧亚大陆数百年的生物学统治力量。

成吉思汗,那个统治了最大疆域的战之王者,极大限度地证明着基因自私性的威力,却终抵不过基因自私性无度的疯狂,直至战死疆场。

b、意识的自私性

人受更高层次的自私性决定:意识的存在是自私的,其目的是为了能被最大范围的传播(感知),这就是意识自私性,即智慧生物的进化动力。自私性从基因延伸到意识。

种族繁衍反映了基因自私性传播的需要,文明传承则反映了意识自私性传播的需要。从自私性规则来看,意识是对基因的提升,基因解决了存在,意识决定了存在的秩序(或说品质)。

比如,随着计划生育的开放,为什么富足时代,我们反而不再热衷多生孩子。

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会更享受于生活,养一个孩子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多生一个。

4、人际关系依赖于互联网

寂寞与生俱来,需要不停地向外彰显自己的存在,意识自私性是孤独的原因,人一直在挣扎摆脱孤独和寂寞的战斗中。

网络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人际关系手段,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真把情感寄托了在网络上,你很快发现,寂寞和孤独被网络放大,成为情感的常态,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时时被感知的世界里,被别人感知,感知到别人。

在基因自私性主宰的社会中,几乎所有社会、文化现象都可以归结到“性”,“性”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一切围绕基因复制生物学意义的“性”展开,“性”是原初的情感基础。

随着意识自私性逐步成为更重要的主宰力量,基因复制的“性”被意识同化的“萌”取代,“萌”成为虚拟社会人原初的情感基础。

“萌”,是网络时代伴生的新词汇,其含义并没有很统一的认识,“萌”有着深刻的“性”的烙印。

如果“性”表达了强烈的基因复制情感,那么“萌”表达了强烈的意识(思想)认同情感。

02、秩序重构的动力

通过电话我们可以跨越大洋。当我们欣喜于任意两个位置间的自由沟通,新的问题也悄然呈现。

从跨越千里、日夜兼程地赶赴同一个会场开会,到拿起电话拨一个号码,与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人说话,联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便捷的通信,让地理位置间的关联性与空间的距离不再相关,无论远近的两地之间,联系都只在于一个电话号码。

天涯与咫尺的关系正在改变!

1、空间解耦

空间具有相邻性,即地理上的任意两个位置间具有可追溯的路径,且位置相对固定,成千上万的地理目标因为相邻性组织在一起,我们通过掌握一些标志性的位置,就可以索引到全部的目标。

空间相邻性意味着,从一个已知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管它们相隔多远,从隔壁的邻居到美国总统的寓所,都能找到相连的路径,并且,路径上位置是相对固定、可标记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利用这些标记重复使用。

空间的相邻性说明,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且可以顺着空间的各个方向连续行进,我们生活的空间是连续的,记忆帮我们把相对固定的位置变成熟悉的世界,以便我们能够自由穿梭。

但如果空间相邻性消失会怎样呢?将意味着,如果要找到天安门广场上的某个人,你必须记住天安门广场上每一块地砖的位置!

举个例子:

有一块地,黄豆已经长大,每一颗,每一排的位置都相对固定,而且,两个豆粒之间的空间是连续的。小蜻蜓总能找到飞行路线。

秋收了,农夫把黄豆从黄豆杆上采下来,摊开到水泥地面上,为了晾晒,农夫不停地用竹竿拨弄满地的豆粒。于是小蜻蜓迷惑了。

长在地里的两个豆粒,它们之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即豆粒之间的空间具有相邻性,具有相邻性的两个位置,总能找到可以重复的到达路线,当然,随着两个位置的距离增大,寻找路线的难度会加大。

长在地里的豆粒与晒场上的豆粒最大的区别是,散落在晒谷场上的豆粒,它们之间不再具有相对的位置,即空间相邻性失效了,以空间相邻性为依靠的联系无法再建立。

我们居住的空间,正在被信息化解除相邻性耦合,即空间解耦。

2、过程解耦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带来效率的快速提升。同时,过程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看上去前后紧随的过程,并不连续。

过程的前后状态不再有依赖关系,即过程解耦了。过程不只是可以拆分的问题,而是通过信息计算,消解掉烦琐而漫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

袁教授种植水稻,每天不定期检查,通过丰富的经验可以准确预测哪天出穗,收割。

而袁教授的学生小方的水稻不是种在现实中,而是在网络上的农场里,每一天他会不定期去检查,网络农场上会提示稻子还要多长时间出穗,未来哪一天收割。

看上去,网络上种稻子就是一个现实种稻子的微缩版,施肥、除草等各这种事务跟现实中能够一一对应。在网络农场上,如果你愿意花钱,可以施展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魔法”功能。

比如:当稻子正在抽穗的时候,你施展一下魔法,稻子马上就可以进入成熟状态。现实的农场,任何变化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缩短某个环节的时间,比如抽穗的时间,但不会发生突变。网络农场虽然看上去跟现实相似,却是可以突变的。

利用过程解耦,我们可以做与过程消解相反的事情:只要想象力足够,可以挑战虚拟过程的极限。过程可以通过信息计算,按照我们的想象而不是某种运动规律获得。过程虚拟不只给我们一个虚幻的安慰,而是改变我们生活的节奏。

信息网络将现实中的任务过程分拆得更小,减弱了各个环节间的关联性,即所谓的过程解耦。

然后,利用信息手段进行重组,新的流程是柔性的,具有更好的灵活度,大大提高了效率。

03、重新评估商业价值

在分工合作的社会,价值计算是为了实现劳动成果的社会分配。如何计算价值?

获得分配权意味着已经付出劳动,价值的计算依据生产一件产品付出的劳动量多少来决定,即劳动量是决定价值的基础,称为劳动价值。

不过,生产者的劳动价值的兑现,需要等到有消费者接受产品,接受不是必然的,这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有用;第二,稀缺。

在生产匮乏的时代,稀缺是普遍存在的,如同空气普遍存在一样,随着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信息时代出现了新的情况:需求趋于饱和,而供给趋于富足。

稀缺性不再,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正在失效,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预示着市场经济的规则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商业价值面临重新评估。

1、供需失衡

举个例子:

厂家生产杯子,杯子的价值度量的基础是其中折合了多少人的工作量,包括制作以及运送各个环节的工作量投入。

另外,要想使杯子真能体现折算出来的价值,还必须把它卖出去,如果最终卖不出去,它不仅不值这么多钱,还白白占用了仓库储存空间。

只有卖出去,生产杯子的人才能够利用卖的钱买回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杯子具有价值。

杯子要想卖出去,第一,有需要杯子的人,所谓杯子有需求;第二,需要杯子的人此前还没有获得杯子,所谓杯子稀缺。

也就是说,有需求且稀缺的杯子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够以投入生产劳动的工作量为基础来衡量价值。通过劳动量来计算杯子的价值是有前提的,即有用且稀缺。

富足供给、需求饱和,供需失去弹性,已经为世界经济动荡埋下了伏笔。富足供给与工业时代的生产效率提升最大的区别是信息化带来的零成本,因此,互联网是打破规则的深层力量。

问题还不只出在需求上,新的产品已经突破了市场经济初期奠定的形式,机器生产和产品的不确定性带来产品定价的困难。

社会分工、工业流程化促进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但是生产效率到底为谁服务?如果效率的提升只能让人类加速过劳死,这样的效率的意义何在?

工业分工是效率的要求,而人对效率的参与,无论是参与生产还是参与消费,分工本身并不能带来舒适感,工业化最后便走在了舍本逐末的路上。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此前的经济危机不同,之前的危机更多是相对过剩危机,而30年代的大萧条是绝对过剩的开始,2008年由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则标志绝对过剩时代的到来。供需失衡是经济出问题的根源。

2、系统性危机

市场经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看上去是金融工具惹的祸,其实金融衍生品只不过是工业经济规则失效的替罪者,而引发这些问题的不是执行机制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业经济已经面临系统性危机。

市场经济稀缺性前提正在失效,为了缓解稀缺性失效带来的问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拉动需求,所有的的金融工具是对市场交换进行解耦。

即:实物<=>货币的交换形式,通常要求时间上是同步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利用金融工具,可以松开同时性的要求,实现延时支付。

市场交换解耦,激发了次生需求,也就是不以生产或者消费为目的的需求,相当于在市场中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

但是,由于次生需求不是真实需求,一旦市场期望出现变化,这些需求就会盲目增加或者减少,出现大幅波动。

因此,金融工具虽然缓解稀缺性不足,但也破坏了真实需求的供给价格体系,是以牺牲经济稳定性为代价的,因此,金融工具并不能解决市场经济自身发展带来的系统性危机。

面对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要追寻到人本哲学的原初点,书中提到一种重建经济平衡的办法:价值二元论。“品质”(对应“秩序”)取代“稀缺”(对应“存在”)成为经济的新动力。

什么是价值?生产即价值;什么是价值?消费即价值。这是价值二元论的出发点。

从成本的角度看,所有价值计算的最终归结点:价值决定于生产累计投入人的劳动时间量,称为劳动价值。利用生产过程来评价价值的方式称为供给计价模式。

竞争的市场,单件产品的价格(价值计量的方式)最终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价值、成本、价格最终成为等量概念,这符合人们的常识也符合经济学家的理论预期。可是,随着富足供给的到来,将陷入零成本、零价格的困境。

按照二元价值论提示,价值如果不从生产角度考虑,则可以从消费角度考虑。

价值决定于消费累计投入人的消耗时间量,称为消费价值。利用消费过程来评价价值的方式称为需求计价模式。供给计价是从投入的大小来评估的,需求计价是从效用的大小来评估的。

最后的话:

所有进步都是对过去的决裂,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世界正走在“裂变”的路上,因决而裂,因变则通。

裂变是交流演化的核心:从最初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到今天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固定性被打破,在形成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面对纷杂信息的焦躁,人们需要突破孤独释放更多的自由。

裂变是时空演化的核心:信息化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冲击,世界裂解得“破碎”了。数百年来工业界赖以存在的流程化方法,由于时空“破碎”而面临失效的危险。微观的变化也会反映在宏观的社会关系上,“重构”是时空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全面的变革。

裂变是价值演化的核心:生产与消费随着社会分工的到来而分离,随着稀缺性的消失价值难以在生产与消费的交换中实现平衡,价值本身也分裂成两个侧面:生产价值与消费价值,随着动力从生产价值转向消费价值,社会分工也向人性化回归。

人类正经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换,当空间、时间被解耦之后,伴随着碎片化,过程的优化逐渐被海量的精确交换取代。

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正在从过程模式向交换模式转变,世界正在从过程器转变成交换器。以物质占有为前提的价值(财富) 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

当富足供给遇到需求饱和,不恰当的金融手法推波助澜,灾难正在到来。用户服务的诞生,打破了传统商业从生产者向消费的单向流转的格局,未来服务将出现双向以及多向化,生产者、消费者的角色将会淡化。

物质文明匮乏的时代,金钱或者说通货,“万能”地代表了对潜在稀缺的恐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