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反抗、思索与觉悟——记觉悟社先辈郭隆真

觉悟”——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

“觉”与“悟”二字组成“觉悟”一词。“觉”者,感知、察觉也。“悟”者,明白,觉醒也。“觉悟”之来源,绝非妙手偶得,而应来自对于自然与社会长久深刻之观察,对事物内涵深入探寻,并在觉悟后,对所觉悟之道理进行不懈之实践。而这一切环节,构成“觉悟”之过程本身。无“观察”之“觉悟”,无异于宗教徒的诳语;无“探寻”之“觉悟”,犹如无根之木,经不起推敲;无“实践”之觉悟,无异于空洞的说教,无人信服。

那么,如何获得真正的觉悟?回顾历史,觉悟社先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隆真的一生也许将对我们有所启发。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化名石珊、石衫、林一、林逸。1891年3月13日出生于河北省南部大名县金滩镇一个乡绅之家。郭隆真出生的时代,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压迫最为深重的时代,也是国人对救国救民之路的追寻最为迫切、思想交锋最为炽烈的时代。大名县处于商贸要地,随各地客商而来的,是方兴未艾的,反对孔教荼毒、追求个人解放的新思想。而深受新思想影响的郭隆真,也开始追求人与人的平等与思想的解放。

郭隆真(右)与张若名的合影,二人同为觉悟社早期重要成员,曾赴法勤工俭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身于乡绅家族的郭隆真却丝毫没有大户人家小姐的做派,自幼便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对劳动人民妇女所受缠足之苦深有见闻。为了彻底破除缠足的恶习,郭隆真主动在玩伴中宣传天足。

大姐绣房常啼哭,

妈妈呀你好糊涂

双脚缠得麻酥酥,

走路做活真受苦,

妈妈呀你好糊涂

......

——《七十二糊涂》节选 郭隆真

缠足是我国劳动人民妇女所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近代以降,缠足这一陋习受到进步力量的多方抨击却仍在民间具有影响。辛亥革命后革命军政府就曾废止缠足,但作用有限。以郭隆真为代表的新女性为废止以缠足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郭隆真早年所作《七十二糊涂》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1913年。郭隆真进入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17年暑假,家人要求郭隆真速回乡完婚——无疑,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包办婚姻。面对家人的胁迫与恐吓,郭隆真选择了与家庭决裂,从而解除了婚约。此后,郭隆真回校继续学业,而此举也在天津学界传为美谈,许多同学纷纷效仿,向束缚人性的封建婚姻制度宣战。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天津,正在天津女师上学的郭隆真就和周恩来、马骏、邓颖超、刘清扬等首先响应,带领学生和各界人士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爱国运动。5月5日晚,经郭隆真和邓颖超等研究后 ,于5月6日下午由郭隆真主持召开了直隶女师各班代表会议。郭隆真大声疾呼 “国难当头......救国救民,爱国不分男女,救国不能后人”。她倡议迅速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五四运动中涌现的一批秉持着爱国与科学精神的年轻革命者,将是未来三十年中救国救亡运动的主力,郭隆真正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

6月底 , 京津万余学生汇集在北京新华门请愿,要求政府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郭隆真作为天津学生代表的一员,积极参加了请愿活动。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迫使北洋政府未在和约上签字。

天津第二次进京请愿女代表(左起):周之廉、张若名、郭隆真、刘清扬

9月9日,郭隆真等请愿代表同周恩来一起乘火车回天津。他们在一起交谈时,郭隆真提出自己的见解:

“今后的斗争越来越深入,男女同学必须联合起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应该更紧密地合作,成为天津爱国运动的核心。”

——1919年9月9日郭隆真与周恩来的谈话

回顾觉悟社百年历史,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郭隆真的这一观点,对于觉悟社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回到天津,经过大家的研究讨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9月16日他们成立了觉悟社。郭隆真、邓颖超 、刘清扬都是觉悟社的重要成员,大家经常在一起谈论、研究新思潮、并出版刊物《觉悟》。社员们不用本名,以抓阉的方法决定每个人的代号,再按号码谐音取一化名。郭隆真是十三号,化名“石衫”或“石珊”。觉悟社一成立 ,就得到李大钊的指导和称赞。9月21日,李大钊应邀专程来天津觉悟社演讲。觉悟社成为天津五四运动的核心力量。

影视作品中的郭隆真与李大钊。不得不承认,目前反映觉悟社早期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是很少的

五四运动后,一部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中国,兴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郭隆真和周恩来、张若名等近二百人 ,于1929年11月7日乘坐法轮波尔多斯号由上海起程,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12月13日到达法国马赛。

在法国,郭隆真广泛接触法国工人和华工。亲身感受到法国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使她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黑暗,更加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在蔡和森、周恩来、李维汉等人领导下,郭隆真还积极参加了“二八”运动、反对中法庚子借款、收回中国里昂大学、反对列强共营中国铁路以及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斗争 ,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传到法国,大 家的心情异常激动,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1922年,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法国创建了“中国少年共产党 ”。同年8月,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 周恩来同志参与领导工作。根据郭隆真的一贯表现和进步要求, 1923年,经周恩来、尹宽同志介绍,郭隆真加入了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经中共旅欧总支部决定,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给郭隆真以莫大的鼓舞,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

1925年5月,郭隆真奉调回国后,党组织分配她到北京工作。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北京成立了国民党特别市党部,由共产党员和一部分国民党左派共同负责领导工作。郭隆真的公开身份是协助市党部妇女部工作,任妇女委员会委员,同时搞党的地下工作。她的工作任务是对城内各大学进行宣传和联系女学生,并负责西郊香山慈幼院内党的地下工作。

这一时期郭隆真烈士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

1927年4月6日 ,中共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同志被捕。不久,在敌人展开的大搜捕中,郭隆真不幸被捕,被关在陶然亭第一监狱。敌人审讯了她几次,没有得到口供。郭隆真在狱 中坚持斗争,鼓舞难友们的斗志,向看守人员宣传爱国反帝的道理,启发他们的觉悟。1928年末,经营救,郭隆真获释出狱。两年多的牢狱生活,使她与北京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出狱后她到上海寻找党组织,找到了分别多年的邓颖超,继续投身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1929年春,她被党组织派往东北搞工运,先到哈尔滨领导中东路的工人斗争,后调往沈阳任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在恢复党团省委工作中,郭隆真又被敌人拘捕,但她凭着 自己的机智逃了出来。由于郭隆真工作成绩显著,被当时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评价为“在 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最正确”的同志。

文学作品中反映的郭隆真烈士在东三省工作的场景

1930年,党中央把郭隆真从东北调回上海,不久便又派她去青岛。到青岛后,她很快和青岛地下党的负责人陈少敏、董汝勤取得 了联系。她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由于郭隆真卓有成效的工作,青岛连续爆发了纺织女工、烟厂工人的罢工高潮。青岛不仅恢复健全 了党组织,而且还创办了《红旗报》《海光报》等革命刊物。

郭隆真烈士纪念馆,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

1930年深秋,郭隆真再次被捕,这是她第六次落入敌人的魔掌,同年11月17日被押解至济南高等法院。郭隆真在济南监狱中,经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但她始终守口如瓶,宁死不屈,表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1931年4月5日,山东军阀韩复榘把郭隆真和前山东省委负责人邓恩铭、刘谦初、吴丽石等二十多名共产党员押赴刑场。郭隆真在囚车中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她一路高喊口号,唱着《国际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隆起的力量——记回族人民的优秀女儿郭隆真》 黄成俊 董凤鼎

《郭隆真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张晓娜

《觉悟社的光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魏宏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