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技术攻关的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首批收鱼成功!
2021年6月21日,在距离青岛西海岸新区120多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中的三文鱼正式收鱼。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由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撑,自“十二五”起,董双林教授便带领团队开始谋划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历经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沂蒙)山(黄)海接力养殖模式,并在适养种类选择、苗种繁育、病害防治、饲料研发、装备设计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技术体系。
董双林教授向媒体记者介绍养殖技术及收鱼情况
2014年起,董双林教授团队与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启黄海冷水团鲑鳟鱼类绿色养殖的产业化实践和装备制造探索。2018年建成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深远海钢构养殖网箱“深蓝一号”并投入第一批三文鱼苗。2019年,黄海冷水团养殖试验成功通过专家验收,养殖鲑鱼成活率、规格、肉质等指标达到预期目标。2020年,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批。2021年,山东深远海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万泽丰集团、青岛海洋投资集团3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成为试验区开发建设的运营管理主体,持续加快推进试验区开发建设。
此次“深蓝一号”网箱收鱼活动是国内首次规模化收获三文鱼,平均体重超过4kg/条,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深远海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
活蹦乱跳的三文鱼,经过吸鱼泵的传送,从击晕处理开始,到进入运输用HDPE保温箱,只需要短短45分钟,鱼体温度控制在0-4℃。全程冷链控制下的冰鲜三文鱼,最快需要12小时,就可以送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老百姓餐桌,36小时送达全国百姓家,远低于国外运输配送时间。这也是全球首次低纬度温暖海域远海养殖三文鱼获得技术成功,为中国人吃上自主养殖的优质三文鱼产品提供了坚实保证。
未来,试验区将着眼于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建设“陆基产业园区 深远海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其中,陆基产业园区建设苗种培育产业园区、海水驯化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科技研发园区三类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采取“1 N”全新养殖模式,即“1个中央综合管理平台 N个分布式网箱”。
预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上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形成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