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二元对立思维?官方最新回应来了!
大家好,我是豆子。
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了解了一下什么是二元对立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黑即白的思维逻辑。
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是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那些方面,以及如何避免陷入二元对立思维中呢?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讲解一下,这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01
首先,二元对立思维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伤害。
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家人、朋友、邻居、同事以及其他与他人的交往等。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摩擦或是争执,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会过多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澜而已。
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达成和解,不会让小冲突破坏两人之间的感情。
然而,有二元对立思维的人通常会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做出极端的判断。
他们通常不会考虑自己做出判断后的后果,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决定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并且错失和对方沟通和解的机会,从而导致关系不可修复的破灭。
我有一位朋友,就遇到过这样类型的人。
他跟我说他之前有一位很亲密的朋友,对方经常粘着他打电话聊天、发信息,休息日也总是会找他出去玩。
但是有一段时间朋友因为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回复对方,在一周的繁忙工作后,想起他的那位朋友才发现,已经被对方拉入黑名单无法取得联系。
之后朋友去问过几次后才知道,因为朋友一直没有联系他,让他以为被朋友讨厌了。
在没有跟朋友确认或是联络的情况下就擅自判断被朋友厌倦嫌弃,所以先一步拉黑了朋友。
这既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
在他的思考方式里,会联系他、理会他就是喜欢他,而不联系、不理会就是讨厌他、厌烦他,却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可能性。
所以在朋友因为工作忽略和他保持联系的时候,他在没有询问、探究的情况下,擅自判断朋友已经讨厌他,所以才没有和他保持联系。
所以选择在朋友做出任何行动前先拉黑对方。
而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破坏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他人,也就是我的朋友造成了伤害。
朋友对这份友情很珍惜,在事先告诉过对方自己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因此被他拉黑,这样的行为也对朋友造成了伤害,这也是为什么这种伤害到人际关系的方式难以修复的原因。
02
其次,二元对立思维会影响你的学习和进步。
这是从我们在上学期间就培养出的思维,即是成绩好就是好学生,成绩差就是坏学生,并且把分数当成评判的标准。
这种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的问题在于强化了学生的二元对立思维,在对自我评价的时候也往往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
只要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那就是不会学习、学习差;只要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差生、没有前途。
这样的评价往往很大程度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早早给自己贴上“无能”的标签,阻断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放弃继续努力的动力。
而这种模式,不仅仅会对学生有影响,在他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中时,同样的思考模式仍然会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一次工作的失败、或是来自领导的批评,就可能让他们把自己规划到“废物”的队伍中,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
我曾和这样一位同事共事过,他本人是很有能力和想法的人,但有个问题,就是受不得一句不好的评价,甚至算不上批评指责的话,在他的眼中也会变成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例如,一次他上交的策划方案中有几个错别字,领导没有指责他的意思,只是出言提醒他下次注意这些细节,但他把这当做是这次工作的失败,并大受打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来做策划的工作。
后来几次让他再做类似的工作,都被他一一婉拒,从而让他错失了很多升职的机会。
除此之外,这种思维方式还会影响到你的饮食习惯。
03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极端的思考方式和进食障碍有所关联。
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但只要举个例子相信大家就很容易明白是为什么。
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食物的科普信息,然后被家长转发到家人群里。
前段时间很火的,说熬汤的汤水不但没有营养,还有大量嘌呤会导致痛风等问题。
这让不少人开始拒绝食用汤,即使后来有辟谣,喝汤并不会对身体有害,很多人仍然没办法接受汤。
因为在这些人的脑海中,汤已经被划分到了“坏”食物的范畴。
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让这屑人把食物也挂上了好与坏的标签,即只吃好食物,而不吃坏食物。这样的饮食习惯则很容易导致偏食、营养不良等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人在减肥的过程中也会采取较为极端的方式,例如减肥就不应该吃饭,可能会出现几天不吃饭只喝水、吃水果这样损害身体的方式进行减肥,而进食则代表减肥失败。
这样极端的进食,则很可能导致进食障碍,例如进食后催吐的行为来达到减肥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思考方式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会影响到情绪,还会对社交、工作学习、甚至身体健康都产生影响。
那么如何有意识的避开这样的极端思考方式呢?接下来就教大家几个小技巧,尝试来调整这种极端的思考方式。
04
首先,要注意词汇的使用
极端思维的使用者往往会使用“肯定”“所有人”“一定”“总是”这样的词来描述结论,例如:
“所有人都讨厌我”
“分手了一定不会有人再爱我”
“我肯定是个废物”
等等。
这样的描述往往不现实,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沉浸在极端思想中时,有意识的辨别自己使用的这些类似的词汇,并把他们挑选出来,审视是否和现实相符合。
举个例子来说,
“所有人都讨厌我”这句话,往往是主观臆断,这种情况下,可以实际尝试询问自己亲密的人,来验证是否属实,相信总会找到一个打破这个想法的人出现。
其次,要设置符合现实的标准
一部分极端思维的人会把目标定得过高,而没达到目标是就认为自己是无能、是废物,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并打击自信心。
要注意用符合自己能力的标准给予合理的目标。
例如,期末考试从三十名提高到第一名就相对来说是一个困难的目标,如果当时自己的能力无法达成这样快速的进步,可以把目标定成提高到25名或是20名。
这样相对来说较为合理,也不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第三,多多奖励自己的小进步
非黑即白的思维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而集中把自己的评价放在一次失败上。
多多注意自己的进步和努力,在完成一部分目标或是达到一次成功的时候给予自己一点奖励,并将此记录下来。
例如,目标减肥10kg,坚持完成每天的运动后就夸奖一下自己,买一个喜欢的小物品或是简单的口头夸奖也可以。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识的发现自己的优点、进步和成功。
最后,多多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寻求意见
当我们被自己的思维限制在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中时,确实很难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跳脱出来。
这时,第三方的建议就尤为重要。
他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你打开思路,认识到自己没有察觉到的信息和内容,这样也可以帮助你从两种极端的选择中发现第三、第四、甚至无数个其他选项。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心理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可直接通过下方二维码与我们联系,泊恩心理全力为您服务。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一次分享,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