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非遗美食(十一)|像包子的豆腐—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大坪,是兴宁市的一个镇,布骆,是大坪镇的一个村,与普通豆腐做出一大块后切成小方块不同,这里制作的豆腐,在制成豆腐花后,定量用小纱布包起来,并放在定制的方格里压水定型,因此被称为“包子豆腐”。

据《兴宁县志》和《兴宁杨氏族谱》记载,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始于明洪武年间,杨氏86世靖公所创造流传。起初是用饭碗塑形,后来改用小木框做模具,传至清乾隆年间制成了现在的包子状的豆腐。

清嘉庆年间后,布骆村大榕树下有杨志恭、杨毓球、杨咸标等人的豆腐作坊,大坪圩有“福记”、“毓记”豆腐店,清道光年间后,有布骆人到兴宁境外的五华、老隆、韶关等地开豆腐作坊。至民国时期,更是家喻户晓,名扬粤东,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改革开放初期,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人杨汉古在深圳开豆腐坊,因豆腐品质优异,在2000年的时候,他的豆腐坊就已达到每月两万元的收人!

2017年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

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骆包子豆腐的制作十分注重选料,需选择上好的大豆、清甜的山泉水和优质的卤水来制作。

在制作工艺上用手工推磨、细布过滤、柴火煮浆、柔慢调制、小块压水等步骤。豆浆一定要磨细,豆渣一定要过滤干净,同时也要掌握好豆浆的温度和卤水的用量以及调制速度等。

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选黄豆要有丰富的经验,滴卤水时太快不行,容易老,没那么嫩。包豆腐时量也要拿捏得准,豆腐块大小一般6cmx6cmx2.5cm,正是在“包豆腐”的过程中,让汁水更好地融入到豆腐里,从而使豆腐更鲜嫩。没有十几年以上的经验、做不出好的布骆豆腐。

因为工序复杂而繁琐、做布骆包子豆腐从磨豆子到最后成型,需要9个小时。为了让客人早上就能吃到最新鲜的豆腐,豆腐匠们每天凌晨2点就要起床做豆腐,直到早上11点才能将豆腐做好。

布骆包子豆腐的烹调方法

有酿豆腐、焖豆腐、煎豆腐

沙煲豆腐、清水豆腐

还可用来卤豆腐或制成豆腐干等

各随所爱

随着人们对传统手艺和古早味道的追随越来越执着,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的传承日渐兴盛,目前,在大坪镇,豆腐作坊多了起来,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东莞、梅州各市和兴宁本地,外地人来兴宁必定要尝尝大坪布骆包子豆腐。逢年过节,要想买到布骆包子豆腐,还必须提前一个月定购。

直至今天

“布骆包子豆腐”的制作工艺

仍在代代相传

它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承

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