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研究 | 工业旅游为何在国内旅游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专栏 | 业态研究

领域 | 工业旅游

摘要

提起工业旅游,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对这一旅游业态感到十分陌生。尽管,在2004年原国家旅游局已确认首批103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7年过去了,工业旅游在国内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发展较为成功的工业旅游,在国内如此水土不服呢?

工业旅游发展脉络

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标准中对工业旅游的定义为,“以运营中的工厂、企业、工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展参观、游览、体验、购物等活动的旅游”。
工业遗产的定义为,“为工业活动所建造的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包含的工艺和工具、此类建筑与结构所处的城镇与景观,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表现”。
当前国内对工业旅游的概念为广义概念,既包括定义中“工业旅游”,也涵盖“工业遗产旅游”。
关于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业界一般概括为工业博物馆、开放式休憩空间、商业综合体、创意产业园、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六种形态。
作为最耳熟能详的工业旅游发展案例,大众汽车的开放式工厂游览与鲁尔煤炭老工业生产基地的改造,都可以作为工业旅游发展的代表性里程碑。从它们成功发展的轨迹上,我们能看到工业旅游不仅能带动产品销量的提升与工业品牌的塑造,而且能有效打破产业间壁垒并促进产业融合。
工业旅游在国内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状况稂莠不齐,行业间发展差距较为悬殊。

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早在2002年,张裕葡萄酒便在烟台以酒庄概念为切入进行工业旅游发展尝试,建立起集生产制作、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工业旅游路线。近年来,也不断进行升级改进,尝试通过葡萄酒主题乐园,旅游商贸综合产业园等带动工业旅游进一步发展。
但国内大部分工业旅游仍停留在“进厂参观展示墙,流水线、购物店一日游”阶段。游览形式极为单一,体验性匮乏,很难引起游客的游览欲望与消费欲望。
同时,一部分企业简单地把工业旅游当成“工业+旅游”的形式,粗暴地把工业流水线原始形态进行对外展示。忽略了游客进行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的“可玩性”
一方面,造成工业旅游市场展现形式叠合,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游客对工业旅游产品的兴趣,损耗市场需求。而作为市场的反噬,需求低迷的工业旅游市场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进行工业旅游创新意愿。
沉浸式旅游的未来
那么,面对以上情况,国内工业旅游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围式尝试,以升温工业旅游市场呢?
或许,做好“定位”和“体验”这两篇大文章,可以作为撬动工业旅游这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的一次有益性尝试。
调整定位。工业旅游发展应该是“旅游+”的形式。尽管,工业旅游是由工业产业向旅游跨界的纵向延伸发展。但是,作为以旅游活动为主导的业态,工业产业更应该作为旅游活动中的配合方,通过配合旅游活动的进行来提高工业旅游的趣味性、可玩性、体验性等。进而,达到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休闲体验的目的。
深挖体验。工业旅游应该以体验性旅游产品出现。除了“展示”功能外,工业旅游还具备会议、住宿、办公、娱乐体验、商业服务等多种功能。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性”可以很好地把游客同工业产业串联交互,进而吸引游客基于体验出发,自发地进行传播、消费等其他行为。

挂一漏万,工业旅游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聚焦于工业产业延展外,研学、沉浸式体验、夜间经济等也都能作为其发展借鉴。这块巨硕的蛋糕需要我们旅游人共同努力来做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