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易伤寒讲稿

洪大有力或滑数。

***功效辛寒清热***

【发挥】

1、温疟本方加桂枝治温疟脉象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痛烦时呕者。

2、寒热往来热多寒少。 本方加柴胡治寒热往来热多寒少。

3、湿温本方加苍术治湿温憎寒壮热 口渴一身尽疼。并对风湿热热偏胜者也可治。

4、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6泽泻一两六铢·9 白术十八铢·6茯苓十八铢·6桂枝半两·1.5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两次温服。若用散剂将上药为末每服3克开水冲服服后多喝开水汗出则愈。

【主治】外有表证 内有蓄水头痛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水入则吐或呕吐泄泻。或水肿小便不利或痰饮脐下动悸或吐涎沫而眩晕者。

【发挥】

1、 白带过多白带过多是湿邪所致 西医谓因慢性盆腔炎用本方加大白术量 肉桂易桂枝使水液运化正常而愈。

2、 口流涎水口流涎水是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水停中焦不能布散全身而延本经上溢所致。本方能利水健脾脾健则运化正常而愈。

3、大便溏薄日行多次大便溏薄日行多次是因脾不散精渗于大肠所致用本方使脾健运水归清道大便则正常。

4、耳流清水耳流清水当责于肾因肾开窍于耳。症见耳流清水无臭味者用本方利膀胱之水则水不犯上于耳而愈。

5、 白浊尿白浊尿是湿邪为患所致 西说是普通细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用本方利水祛湿而愈。

6、水肿水肿尤其是小儿常见 西医说 肾病综合证全身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症。 主要是脾失健运 肾阳不足肺失清降之权导致三焦气化不行所造成。其中以脾肾阳虚为主要用本方加味治之。

7、眼球胀痛眼球胀痛伴有上眼睑困乏懒于睁眼、眼压增高者因脾困湿所致。上下眼包皆属脾现在脾为湿困故懒于睁眼用本方燥湿利水而愈。

8、悬饮悬饮是气化失常导致水湿停留于肋间所致 西说渗出性胸膜炎此因肺、脾、肾三脏阳虚所致。脾阳虚而运化失权上不能输精养肺下不能助肾制水水湿停留为患。主要是造成胸腔大量积液压迫肺脏影响肺的正常呼吸功能。症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不得平卧等。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愈。

9、气化失常腹胀水湿停滞脾失健运而导致腹胀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肠鸣矢气午后尤甚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更甚厌饮水小便短少或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天阴下雨尤甚或下肢有轻微浮肿脉沉舌胖苔腻等。用本方或加味治之。

10、 *出汗不止*出汗不止属湿邪下注辨清无口苦咽干等少阳证后可用本方治疗。

5、炙甘草汤

甘草四两炙 ·12桂枝三两·9生姜三两·9人参二两·6阿胶二两·6麻仁半升·12麦冬半升·12生地黄一斤·48大枣三十枚擘 ·10只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服药后再喝白酒适量。

【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功能益气补血润阴复脉。治气虚血少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气短胸闷舌光少苔及虚劳肺痿。也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等证。 《圣济经》曰津耗散为枯五脏萎弱荣卫涸流温剂所以润之。 《性理大全》中载燥属于次寒无奈当

(0)

相关推荐

  • ​营卫失调,分三种情况(肖春宏老师)bin

    营卫失调,分三种情况:1,营卫郁闭,用麻黄汤.治营卫郁闭以祛寒邪为先.2,营卫不足,用小建中汤.治营卫不足,以健中焦脾胃为本.3,营卫不和,用桂枝汤.治营卫不和,以变法为用.也就是说,治营卫不和用变法 ...

  • 三物黄芩汤----唐医易讲解、黎崇裕整理

    三物黄芩汤----唐医易讲解.黎崇裕整理 (2019-05-12 05:07:24) 转载▼ 标签: 伤寒论 杂谈 分类: 祖国医学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二节 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l ...

  • 尿床 (唐医易医案)

    10.尿床 (唐医易医案) 袁某,女,小学生,1997年生.2008年10月15日傍晚初诊,父 母代诉:患儿自幼尿床,治疗无果.8年来在广州走遍了各大医 院,找遍了中西医知名专家,:均治疗无效> ...

  •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十九节——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半斤24 黄芩三两9 人参三两9 生姜三两9 半夏半斤12 甘草三两9 大枣(擘)十二枚4 枚[用法]水煎服.[主治]少阳病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和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 ...

  •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

    "读伤寒.用经方,以治病为目标,以方剂为核心"的成才之路,不失为一条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捷径,可供中医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在校学生们以及愿意学习中医的人们参考. --我的"心 ...

  •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

    "读伤寒.用经方,以治病为目标,以方剂为核心"的成才之路,不失为一条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捷径,可供中医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在校学生们以及愿意学习中医的人们参考. --我的"心 ...

  • 学医必懂医理,由道入医解伤寒

    前言: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医易系列谈之二十

    自从人类两条腿走路以后,作为一个有了更高精神追求的动物,就一刻不停地对世界展开了思索和研究.从最初的小问题,比如哪种树叶可以充饥,哪种小虫子更好吃开始,一直进化到明天会不会下雨,今年收成如何这类高级问 ...

  • 医易系列谈之十九

    前面我们花费了很多篇幅讲述了殷商的干支文化,从这一篇我们将开始讨论周的易卦文化. 对于易卦,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因为易卦的符号已经融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但是,"易"究竟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