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到饮鸩止渴,关宁锦防线沦为大明版“马奇诺防线”?
(文/历史挺好玩 维权骑士签约作者,抄袭搬运必究)
兵不厌诈,把战争胜负寄希望于构建一道防线其实是非常幼稚的。哪怕从表面来看,这条防线堪称完美。管你这条防线多么强大,绕过去不就行了?战争的游戏规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嬴。如果只允许正面对决,历史上也不会出现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了。
大明关宁锦防线,权宜之计到饮鸩止渴
关宁锦防线的悲剧其实在于既是权宜之计,又是最佳方案。
你说关宁锦防线没用吧,满清直到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大明王朝,也没能攻破该防线。你说关宁锦防线牢不可破吧,满清皇太极绕过长城,继瓦剌也先之后,再一次把战火烧到大明首都北京城下。
从孙承宗开始,大明应对后金的威胁采取“修堡复辽”,弄出一个个小城堡,配合关宁铁骑和红夷大炮,以点成面击退满清八旗的进攻。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大败后金军后,继承孙承宗的部分思想着力构筑关宁锦防线。
这种方法理论可行,但巨大的财政负担(辽饷)又从客观上激化了大明内部的问题。李自成和大量农民起义军因为吃不上饭揭竿而起。
你说他们不知道这样是饮鸩止渴吗?其实不管是大明皇帝还是大明督师心里都明白的很,不过眼下只有这一个办法。
五年平辽三年复锦,袁崇焕心里有底吗?假设能够完成,那他就是于谦第二。看起来很诱人,操作起来着实不易,更别说后世对他擅杀大臣的质疑了。
大明崇祯皇帝急于看到成果,怎么办?
集中优势兵力,在客观形成的对峙区域构建一道防线,拖住满清的进攻步伐,至少是可以交差的。小编个人认为关宁锦防线就是明清对战最前线,经过了大明一方的美化。宁远之战打破了满清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军中士气正盛。关宁锦防线的说法有些不得已而为之、饮鸩止渴的意味。何况当时也拿不出更优的解决办法。
哎,可悲大明在最危急的时刻居然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出击之力。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防御体系,但法国和德国之间的通道并不止一条。但明清之间的通道,在范文程给皇太极指出另一条路之前,就只有关宁锦防线,或者说辽东明清对战最前线。
再说关宁锦防线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出击之力,并没有二战初期法国德国五五开那样的军事对等实力。总体来说,虽然大明也有过几场大胜,但综合来说处于守势和弱势。
大明版“马奇诺防线”?可能更多的是崇祯王朝将灭的无奈和挣扎吧。
其实大明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哪怕侥幸击败满清同时收编李自成的起义军也会有其他内忧外患推动大明倾覆。
关宁锦防线的悲剧其实在于既是权宜之计,也只是最佳方案,最后挣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