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

汤继珍

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的教育教研、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校本培训的主渠道,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研不仅能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能改变教师自身的生活方式,感悟自己职业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学校办学水平跨越式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如何确立校本教研的主体地位,使校本教研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有效的催化剂,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实践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路,紧紧围绕本校实际,将教学研究和课改实验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在互动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的校本教研新面貌。

一、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倡导教师自主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鼓励教师们不拘备课形式、推陈出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备课,倡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通过推门课、跟踪课不仅关注教师教的状况,更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并积极就某些课堂现象展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在评课中,让教师谈反思,谈感受,再就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使教师在轻松愉快中对研究成果产生认同感,从中得到启示,得到收获。从而建立起“自评——交流——反思”的新的教研常规管理模式。学校的教研方式还力求多样化。一是专门成立教师教育理论、教育丛书读书沙龙,定期开展活动,写读书笔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在平时的探讨中,坚持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三是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老师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学校确立每周无为校本教研日。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整改方案,使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使教师逐步走向用脑反思,用心教学。

二、强化三种意识。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自觉性

(一)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对现实社会的每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确定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学习、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工作学习化”可以使人人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工作化”可以使学校不断地创新发展。近几年来,教师人人订购了教育杂志,着重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把教师个人的经验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宝贵财富,以便使每位教师都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

(二)强化自我反思意识

反思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可以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行为,增长见识,从而使经验得到不断锤炼和升华。因此,每位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善于反思,努力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让反思成为自己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有:教后记、案例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小故事等。教导处把对每位教师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教育教学常规的重要内容之一,45周岁以下教师每节课都有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都有教学案例反思,教学随笔或教学小故事。

(三)强化教育科研意识

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难题,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既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使教师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又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是成功教师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成名的必由之路。对学校而言,教育科研要讲究实效,要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其关键就是要找准“真问题”,让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科研不空不浮落在实处。所谓“真问题”,就是教育教学中经常感到困惑,而又非解决不可的问题。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先后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语文作文教学、阅读指导教学、数学概念教学、应用题教学、空间几何应用教学等多个课题,组织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探讨。形成了适合学校特色的教科研方式,逐步完善《学校教科研方案》等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教师人人确立“教学即研究”的观念,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和课改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45周岁以下教师成长记录袋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专家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三、创新教研方式,历练教师教学能力,努力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放性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因此校本教研的基础是学校,但关键是教师,教师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鉴于此,可形成多种多样的教研模式。

(一)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模式

“无论在那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基本都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文化素养、基本理念、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对此,把校本教研与师德修养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先后结合学校现状,开展“爱岗敬业比奉献”、“做新时期合格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大讨论、演讲比赛和党团员、优秀分子带头上好课改课,大部分教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也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校本教研中,结合校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上好课改课。在教导处、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每学期都有七、八节体现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精彩课例展现在全体教师面前。除此之外,每学期开展的跟踪推门听课活动,把一部分年轻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被跟踪对象,选定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作为跟踪指导老师。通过跟踪听课、课后研讨等一系列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也使骨干教师的教学研讨理论水平和活动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专题研究、专家讲座与自学自悟相结合的模式

学校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继续教育内容的专题讲座,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积极组织教师在校内外听专家报告和学术讲座。如心理专家的《健康心理》讲座、特级教师的《智慧课堂》等。2003年末根据有关专家报告精神,学校在每位学生中建立《家校联系档案》,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创立一种新型的家校联系方式。

(四)集体备课,捆绑评价模式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集体备课、捆绑式评价便因此而诞生。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探索发现的最有效的一种校本教研模式。它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作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真正结合为一体。具体做法:按“教研组选定课题组内个人备课——集体讨论研究交流——总结形成本组研究教案——组内推选一人上课——组内反思总结修改教案——全校展示研究成果——评价打分”程序进行(全校共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组)。由于授课教师代表的是本教研组的思路、设计,所以评课针对的不是授课教师一人,而是一组的教学水平。这种捆绑式评价,极大的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这种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经验共享、情感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语言表达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凝聚了集体的力量,捆绑式评价更使教研组成员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从而加快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