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色的模板出现了——读《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
文 | 张可驹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长久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究竟用什么办法比较好?除了专门的演出或讲座,网络的发达和知识付费的推进,又催生了各种课程。书籍始终是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法,但古典音乐的入门书并不好推荐。读到《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这本书,让我感到一个出色的模板出现了。
每天一首古典音乐作品的形式,是常见的推介做法之一。此书作者克莱门西·伯顿-希尔能否在此格局之中卓然出众?我自己拿到之后,是着实吃了一惊的。该书中文版特别贴心的一点,就是将原书提供的音频在网易云音乐建立了歌单。而《奇遇之年》的本意,正是以文字配合音乐的形式,构成每一日的奇遇。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或者说它优秀的品质是多方面的。思前想后,我认为或许可将《奇遇之年》形容为:一本不仅帮助读者零距离接触古典音乐,也帮助他们编织一张音乐之网,即形成有关古典音乐的“知识-思维体系”的书。这是作者了不起的成就,她在“每日一首”这样很容易讨巧的形式中,完全避开名曲大集合的套路,通过相当宏观的视野及丰厚的内容储备,将听者带向主流与非主流兼容并包,于实时的当下与悠远的历史从容穿梭的一种开阔之中。
如今,人们聆听古典音乐进入德奥中心已是常态——聆听的核心曲目,往往围绕着从巴洛克(后期)至后浪漫派的时间段里的德奥范围音乐杰作。当然并非绝对,还有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人,但整体的德奥中心已行之有年。这绝不单纯是国内的情况,19世纪后期,英国对于德奥音乐脉络的推崇,对于意大利音乐的某种轻视,当时就是有识之士嘲讽的对象。德奥中心的成因,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的争议不宜在此讨论。从最简单的方面看,每日一首的入门形式,很容易将人带到这个框架中打转。伯顿-希尔却完全无意于此,在全书开头的序言部分,她先指出古典音乐是如何无碍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的,继而对精英主义的优越感作出批判。
作者的真实目的,绝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将经典艺术拖入实用主义的泥沼。正相反,她似乎想要证明每一位向古典音乐敞开内心的人,都有着纵观这种艺术的可能。倘在此将其形容为“专家化”的引导,恐怕作者本人又会不悦。但也只能说,哪怕乐于跨域德奥中心藩篱的普及人士,大多也不会像伯顿-希尔这样,以一往无前的意愿将人们带入那样的广度。对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人,同时介绍蒙特威尔迪、泽林卡,以及勋伯格、贝尔格的音乐,似乎已将聆听范围拓展得较宽。但在《奇遇之年》中,这才刚刚开始。布里顿、蒂皮特、布列兹、格拉斯,只是作者推荐的现当代作曲家中最著名的名字。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认为,这本书将读者引向过于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音乐之美与趣味,总是她选择曲目的核心视角。
伯顿-希尔除了是作家、电台主播之外,也是一位演奏家,对于莫扎特的某些作品,她有特别的现身说法。当然更可贵的是她介绍作品的整体角度,那就是并无固定角度,而是争奇斗艳,每每让我意想不到。也正是因此,介绍此书才不易落笔。作者会介绍音乐的背景、作曲家的独特之处及他的影响,但也会更直观地描述音乐的妙处,或是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明古典音乐为何能够同我们的生活无缝衔接。特别有意思的一例,是作者少年时代某次失恋后不久,正好看了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原本她无心欣赏,只是家长先前订了票,结果看着塔吉娅娜对奥涅金的种种,忽然顿悟负心人古今无异同。
书中推荐的曲目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哪怕在人们熟悉的作曲家身上,作者也总是将名曲同受到忽视的曲目次第推荐。我真的很高兴她先后将德彪西与福雷的艺术歌曲选入其中,因为它们实在是迷人的作品。如果只欣赏过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与福雷的《摇篮曲》,或许也算入门的初步,但终归还是错失了太多。如前所述,伯顿-希尔在此编织了一张音乐之网。很多人物彼此关联,每日内容往往有某些切入点(纪念日等),但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她指出脉络,并让我们看到音乐层面的意义,而绝不落入类似花边新闻的窠臼。譬如,作者会提到弗朗克为他的女学生而神魂颠倒,但更会向读者介绍后者也是值得聆听的作曲家,并介绍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