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汗水里浸透着“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永恒信念
——追随魏书生教育思想对我从教之路的影响
史可卿
2010年5月1号,在这样一个以劳动人民命名的节日里,我们学校4000多师生静静的坐在操场上,等待着一个传奇的人到来。这天,太阳公公因也露出了连日里最灿烂的笑脸,等待着这一无法复制的时刻,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了,空气温度30°左右,水泥操场的温度可能高达35°,坐在操场的师生们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有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
报告会以一种和谐、关爱的形式开始了,首先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告诉学生,如果身体不太好的可以坐到操场两边的树荫下,可以坚持的,就坐到原位,如果坚持不了,就可中途到操场树荫下面去,这种关爱,化解了紧张的气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生命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责任和独一无二的讲学方式,让这个报告在轻松中一步步的推进,可他始终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这一站就是3个小时,汗水也浸透了他的脸颊,中途我送了一条毛巾,可他至始至终没有使用,而他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风趣、幽默、艺术般语言给师生讲述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在汗水中魏老师再一次诠释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爱,这一天再一次见证了魏书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终身为师理念,他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有人把他称作“穿着西装”的孔子,可他始终说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
关注魏书生是从我教书开始(2005年9月),那时自己的床头就有一本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被书中的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深深的感染着,也不断的从魏老师的书籍中寻找到了自己管理班级的理念。2007年11月,我在北京第一次聆听了魏老师的报告,听那场报告,第一感觉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第二就是这种报告是魏老师人生境界的精华,也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回来之后,我把这次报告中适合自己班级管理和教学的理念总结出来,开始了实践,2008年的高考,我所带的班级的成绩就证明了“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是可以创造很多奇迹的。2009年4月4日,我第二次在山东聊城二中的学术报告厅整整聆听了一天的魏老师报告,这一次,我随身带的笔记本全部记满了魏老师的经典教育思想,这一天感觉自己选择当教师是多么的幸福。当天晚上,我和吴伟教授谈到邀请魏书生老师到云梦来讲学的想法,吴老师说很好,这样我回到学校(曲阳高中)汇报给了田校长、刘校长,他们很高兴也同意我写方案,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以及县教育局的支持,促成了2010年5月1号魏老师来云梦讲学的事实。2009年7月初,我在北京名师大讲堂再一次聆听了魏老师的报告,这次感受就是每听一次报告,就感觉是一次人生的享受,思想境界的升华以及净化心灵的灵丹妙药。第四次也就是2010年5月1号,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这天是魏老师的60大寿,这次我有了一次和魏老师接近学习的机会,和他那么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他的思想和他的生活,还得到了他第一次给我撰写的第二本提的书名,送给我的书法“松、静、匀、乐”,从魏老师30号晚上到云梦,5月2号下午离开,虽然短暂,但这次是我人生又一次心新的起点,是我再一次认识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担负的责任,我也诚惶诚恐,因为吴伟教授给了我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建立由国家信息部已经批准两年但没有启动的魏书生网,让更多的人通过魏书生官方网站来了解魏书生的教育思想。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教育就会薪火不灭;而只要教育不消失,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就不会衰退。“追随魏书生”之旅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学习魏书生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学习魏书生朴实而坚守良知的宝贵的品格,学习魏书生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态度和学习动机的“松、静、匀、乐”的大度和智慧……魏书生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平常,而这“平常”又往往是通过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以达到'过平凡的日子,做平凡小事,仍保持激情’的人生快乐享受”。
魏老师这次来云梦讲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还是是魏老师多次说过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怀着一颗纯净朴素之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这就魏书生留给我们不断传承的精神。听魏老师报告或读魏老师的著作,我们得到的也许不是启迪而是被感动。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真正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是实践中扎根于大地的教育理论,在这种平实的理论引导下,我踏上从教之路后,我便开始的了追随魏书生,随着我对教育的不断思考和实践的深入,我开始从单纯的感情崇拜转向相对成熟的理性审视。我开始意识到,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并不能取代我的所有实践一样,魏书生的具体做法也不能取代我富有个性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有几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正确的,而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会是荒谬的。”所以说教育思想是不可复制的,也就是说,魏老师的生活阅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以及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就决定了他的惟一性、不可重复性。带着这种思考,我在追随的路上,主要是学习魏老师的教育思想,做人品质和对待事情的“平常”心,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魏老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产生效益。
在魏老师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开始走自己的教育之路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下面,我将自己追随魏老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短暂从教之路给同行们简单叙述一下,其目的就是希望和我有一样追随魏老师教育思想的老师得到更多的交流,获得更多的自信,坚定的追随我们的选择,去寻找什么是真正好的教育。
滔滔黄河水,悠悠祖厉河。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叫祖厉河,河水清澈,潺潺不息,养育着世居于此的乡民们,这里虽然贫瘠,但却天下闻名 :历史上,这里是红军会师圣地,曾见证了会师楼下的猎猎旌旗;如今,在这片被称为“陇中苦脊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这里的人像当年的红军一样勇于拼搏,吃苦耐劳,不断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不逃避现实,迎难而上,用辛劳的汗水与干旱抗争,用行动在这个贫困的山区创造着奇迹———教育奇迹。
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讲,从祖厉河畔到三迟讲台,这一路走来,充满荆棘,非常不易,有过艰辛,有过失意,但我一直在不停的奋斗着,魏书生老师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我工作的座右铭,我始终坚持自己选定的目标,因为我的内心是满足的,人的深层次幸福感归根结底来自自我内心世界真善美阵地的不断拓展。
2005年大学毕业后,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毅然放弃了所学专业,选择教育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我始终坚持“爱心、细心、耐心”三心并用育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一颗赤子之心,将自己的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中,在这个不懈怠的追求中,我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能力,赢得了校领导、同行、学生和家长认可,也得到社会众多专家、科研工作着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兴老师曾握着我的手说:你年轻的生命,让我看到了教育复兴中华的希望;清华大学教授、《现代教育技术》杂志主编王学优曾经这样评价我:“在第一次和高中老师接触中,看到我在目前高中教学负担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又承担三个高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并当着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所以他很愿意帮助这样有为的青年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王教授的大力指点下,我主编的书籍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1月份出版;2009年7月初,因在教学、科研以及在班级管理中的突出贡献,被中央教科所相关领导推荐,作为青年教师,被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教授邀请参加了为期10天的中日韩三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这是对我追随魏老师教育思想并努力工作的真情回报。
教学、研究,班级管理成了我工作的重心,自2006年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浅谈中学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情景设计》在孝感市教育系统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市一等奖后,2007年撰写的论文《合理利用想象实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在湖北教科院教育系统论文评比中被授予省一等奖。2007年写的廉洁教育教案《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获得孝感市一等奖,并被市教育局推荐到中国教育学会,在中国教育报论文刊登评比中,又获得一等奖,因立意鲜明、生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经过教育学会研究决定,聘请我担任新课堂教学的研究员。2008年3月,市教育科学院来我校调研工作,在听课评课活动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所讲的一堂高三化学复习课“非金属单质的性质”被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并被市科学院专家、领导确定为“优秀”,同期我撰写的《谈2008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获得市一等奖。2008年有20多篇论文获奖或被国家一级期刊或省一级期刊刊登。如:发表在08年04期P83《科学咨询》上的论文因立意鲜明、论据充分多次被引用;《新课程研究》08年七期、《吉林教育》08年八期、《商情—科教创新研究》08年八期、九期(并被该杂志聘请为特约编辑,负责湖北的部分稿件审理和编辑工作),《中小学电教》08年九期、十期等,中国青年教师协会和素质教育编委会授予我2008年“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3月—2008年10月,其负责的“十一五”科研子课题《新课标情景下的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经中国专业人才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专家评审,获得同期课题组优秀论文一等奖。2008年12月,经市、县教育局和学校同意,又承担一项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作为课题总负责人,我潜心钻研,多次外出学习、调查,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主动承担该课题的宣传和后期的课题书籍的出版工作,这项研究对目前中学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理论指导。2009年10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CSSCI期刊《现代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篇题为:《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9年11月,主编的书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研究》被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结集出版;2010年3月27—29号,应邀参加了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举办的论文写作研修班,与会的来自全国高校的80人是通过选拔之后确定的,而作为中学教师的唯一代表,大会组委会给了我发言的机会,我对现代信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提出的一些观点,得到了与会高校老师和参会专家的肯定。
教育科研所取得的成绩我都认为离不开学生的支持,离不开自己对班级的独到管理。2005年参化学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连续5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不断的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理念,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变管理措施,学习新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理论:一个中心,即一切从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出发,班级制定的各项措施都必须为学生的情感和终生发展服务;三条管理路线:1、一切依靠学生来管理自己:首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一些小组,每组自己选出小组长,并制定各组学习计划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由小组长负责监督实施;其次,每个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并写出当天值日的班务日记,留给下一天值日的同学参考,且当天之日的同学必须在教室的小黑板写上一句名人名言;最后,每周的班会课由班主任助理来开好主题班会,并总结一周班级那些做的好,那些还要改进,有必要时,班主任到场参加。2、每周末召开班级班委会碰头会议,主要由学生参与,找出它们认为当时无法解决的,由班主任助理总结好,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我,一起协商解决,这样,慢慢的,班上需要我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事情他们也慢慢学会了解决(我经常外出学习,也就比较放心)。3、创建文明、和谐的班级环境,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其长期抓的工作(这一条我每带一个不同的班级,都是抓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向,包括小组管理,也要求小组长必须督促本组的学生要遵守班级制定的行为习惯);通过以上的探索,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慢慢变得比以前更高,因为有了小组管理之后,每一组同学都不希望自己比别的组差,暗地里形成了竞争;小组管理之后,节约了大量的生命成本,比喻课代表收作业,发试卷,每次的开学报名等等,做一些事的时间大大缩短;实行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之后,他们成了班级的主人,不断的培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习惯,班风一直会很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学生都感到很自豪,所以这样的管理,2005—2008所带的(5)班,在当年的高考中有38人上了本科线,创造了学校普通班高考成绩的很多第一,2008年9月,我又接手高二8班,这一年我还是推行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一年过后,2009年8调任担任了高三(10)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新组合的班级,这样的一个新集体,是由于在高二时,各个方面都很差的两个班级叠加成的,接手班级之后,我在思考,这都到高三了,推行我的管理理念还行吗?再三思考,认为只要养成了好的班风,一切都会好的,所以一开始进行了自己的新理念管理,虽然开始花费了很多精力,第一次大型考试班级成绩也不理想,但我没有放弃自己的管理理念,第二次考试要比第一次稍好点,最近的一次考试,2010年2月,班级的成绩超越了同类班级很多,这样的证明再一次说明了我形成的班级管理经验是正确的,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带2005—2008届,我班有一个学生家庭困难,而且刚开始学习也不是很理想,我知道这些之后,多次争取学校给予减免部分学费,也经常的给予他一定经济补助,经常找该生谈心,放下思想包袱,苦难就是财富,该生不断的克服眼前的困难,当年以576分的成绩被中南大学录取……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在成长,我感到教会学生求真,向善,把自己眼前的事做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尽到一个人生存的责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
由于我的班级管理效果较好,被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复杂,还有更多复杂的任务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是一位老师,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班主任,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其不断的学习、实践,争取却得更大的进步。
静下心来想一想,魏书生的许多做法是大胆超前,高瞻远瞩的,但他的教育教学方法一点也不算“创新”。他的做法是按照教育本来的规律去做——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他坚持不动摇的精神让人叹服。如其说魏书生是一个教育家,不如说是一个思想家。是他让我们领悟到:一切教育的改革,都不过是在还教育的本来面目,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已!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教育搞得太复杂,平时应该多想想这几个问题: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是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生?社会需要学生具备什么素质?想透了就坚定不移的去做,教育哪需要轰轰烈烈的神话,需要的是返璞归真式的“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罢了!
这些只是我短暂教书、班级管理生涯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但是每一个片段都凝聚着我的辛劳和汗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坚信自己会在魏老师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地吸取宝贵的养分,一如既往的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谱写育人工作的新篇章。
结束语: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魏老师的经典教育名言带给我们学习、生活、教学的无穷力量吧。
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魏书生教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