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②

律诗的章法——起承转合法

所谓起承转合法,并不是一二三四联固定的,也可以是一句起,也可以是一联起。可以是一句承,也可以是一联承,也可以是两联都承,要看具体情况。转也可以是一联转,也可以只是第七句转,也可以是末尾一句自行转合。合也可以是尾句,也可以是尾联。下面我们分举各种起承转合的诗例。

1

格一

我们就常格举例,如杜甫的《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首联一二句以并列的两组景物起兴,点名地点“城上”“江亭”,时序“春”“晚”;二联三句进一步以“林花著雨”承第一句的“春”和题字“对雨”,二联四句以“水荇”承二句之“江”字;三联转开,不再执着于眼前所见,而是由此而想到军国大事“龙武新军”“芙蓉别殿”;尾联合于题上。其起承转合律法森严。前面所列举的杜甫《蜀相》也是这种格式。另如《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同样是在这个地方,老杜用另一种笔法,但同样的律法井然。首联,一句地点“苑外江头”交代行径“坐不归”,二句进一步说明所见“水晶宫殿”在若无若无之间。二联承起,进一步描写所见,除了若无若无的宫殿以外,还有随风起舞的“桃花”“杨花”“黄鸟”“白鸟”;三联若还执着于这些宫殿或这些花花鸟鸟,就不是老杜了,三联让笔势宕开,转而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尾联更推进一层,然而还未脱出题意,只是更深更远罢了。熊盛元先生的《无题》:

雨洗瑶阶血褪红,剑光仍绕紫垣宫。三千劫尽天难老,十八年来梦渐空。隔世人惊柯烂后,返生香黯月明中。山阳笛起梅花落,酹酒招魂处处同。

起句点题,此处无题系不能明言者,无题即有题,从首联中看题意甚明。二联承首联,进一步说“雨洗瑶阶”“剑绕紫垣”这事,这里“紫垣”与金元异代时李长源《汴梁杂诗》“楼外风尘接此垣”同一意。(见“诗心·用典”章)三联转到眼前,“隔世人”“返生香”为下面的“山阳笛”“招魂酒”作铺垫。小石源的《中秋望月酬津门秋江北美安然两诗妹》:

念念中秋又,金风次第寒。人隔三地远,月作两回圆。电话劳新贺,黄花香故园。何时能聚首,相对道平安。

起联点时序,承题,二联承题意说“三地远”“两回圆”,其中“两回圆”颇见匠心,因中国与北美时差11小时,所以同样是八月十五中秋圆月,但时间不同,三地两圆。三联转到眼前“电话劳新贺,黄花香故园”至尾联宕开说“何时能聚首,相对道平安。”结似与题意极远,是放一步说,但“聚首”与“团圆”隐承题意,明远实联。

2

格二

上面所说的是“常格”或者叫“正格”,包括胡震亨和曹雪芹都提到这种律法,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二联三联均为承句,二三联中一联承首联第一句,一联承首联第二句,这也是正格,甚至比上面这种格式还要多见。如前面我们所举的崔颢《登黄鹤楼》太白《登金陵凤凰台》都是这种笔法。又如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首联承题直起,一句说城高,二句说城古,并点明方位“楚水西”;二联承第二句,用“官舍已空”“女墙犹在”“秋草没”“夜乌啼”进一步说明“万古荒凉”,三联一反常态,不是转,而是承,与普通的承还不一样,不是二联承第一句,三联承第二句,而是三联承第一句,用“平沙渺渺”“落日亭亭”来承“孤城”“上与白云齐”;七句转,八句合。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阴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首联言乱,二联一句“田园寥落”承首联首句“世业空”,二联二句“骨肉流离”承首联二句“弟兄羁旅”“各西东”。三联远承首联第二句,近承二联二句。七八句转结,照应“望月”题意。再看看中两联的虚实、大小、远近、浓淡,二联是眼前景、身边事、锥心痛,是实写、小写、近写、浓墨,三联即是比喻、感慨、“影发千里雁”“根散九秋蓬”都是虚写、大写、远景、淡墨。刘威《游东湖王处士园林》:

偶向湖东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首联点题,描述了王处士园林的方位风光,动中有静静中有声;二联联上,其中“杨柳”承“翠微”,“芙蓉”承“湖东”;三联再承,“樵客出来山带雨”承“翠微中”,“渔舟过去水生风”承“湖东更向东”;七八句转结,应题“处士”。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首联以感慨起兴,点明人物“我”、地点“京华”临安、事件“骑马客京华”;二联承二句“京华”,这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一夜无眠到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三联既承一句的“世味”,又接着二联直下,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 正在“矮纸”(短纸、小纸)“闲作草”(草书),陆游擅长行草,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七八句转结合上首句,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不如归去!宋元之际的戴表元《苕溪》:

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并将苕溪与产美女的若耶溪并提,二联承上,其中“渔罾”“酒舫”承“溪”,“荷花”承“六月”;三联虽承而推进,由近而远,七八句转回来,“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并且这首诗中两联对虚实、远近、大小、浓淡的处理非常妙。我们再看小石源的《11月26日九江地震上栗亦震感强烈,记其事》二首之一:

江南十月草初黄,网上新闻震九江。揣想匡庐千壑动,怕听黎庶一人伤。中枢万虑急如火,瓦砾千家哭断肠。复恐扶伤须我辈,药箱先已备周详。

首联以事起兴,交代时序与事件,这是最多见的起句方法之一,二三联均承二句,其中“匡庐”承“九江”,“惴想”“怕听”均承“新闻地震”,七进一层说,我是医师,正是救死扶伤的时候,因此主题得到升华。

曾经战阵逐江湖,一页风云散楚图。客自远来凭胜迹,峰从高处指平芜。溪生香芷春还茂,石幻剑痕雪未除。回首荒林遮破庙,苍崖忽又转樵夫!(《吊楚王台》

这一首也是首联起,二三联承,七八句转合。

3

格三

一种格式是首联一句起,二句承,然后中两联及第七句接着承二句,八句自行转合。如杜审言《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首句点题,时序是“三秋”行份是“旅客”,二句承题,点名“登城”然后“四望”,望到什么呢?二三联都是所望,承二句。第七句前面还是写眼前的景物,只是后一字“异”字引出八句,八句用一“归”字转而照应第一句“旅”合上全诗。

4

格四

较为少见的是首联起承,二联就转,三联接着承转联,四联自行转合。这种起承中得有起承,并且分层递进的较难,安排得好、写得好的话其艺术性更强。如白傅《赠皇甫郎之》: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愁牵引,少里兼遭病折磨。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醇醉我狂歌。

前面起承如仪,第五六句突然从三四句承起,七八句转合。卢纶《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首联第一句以“东风吹雨过青山”的景色起兴,二句“千门草色”承“东风吹雨”,诗的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二联三四句却忽然宕开,不再写看得到的景色,而是转而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一问一答将本当用在三四联或者七八句的转合放在二联;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三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再承题意,几乎又一开篇,笔法之妙,不可方物。“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自行转合。“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这首诗一层一层递进,已不是简单的起承转合,几乎是到了有法无法的境界。怪不得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说:“'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夷犹绰约,风致天然。”

再看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起,两个“难”字把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风无力百花

残——承,不是与第一句并列的,而是承逄一句,让第一句的“难”更不可以承受。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春蚕到死丝方尽——转,不再说难不再说东风,而是推进一层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意即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承三句,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相会无期,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所以,三四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晓镜但愁云鬓改——再转,因为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吟应觉月光寒——再承,接着说无眠。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转合,传说有座仙山,可以通过青鸟作为信使。

整首诗不是沿用传统的起——承——转——合的模式,而是如上面这首,起——承——转——承转——再转——再承——再转——合。做到一句一层或一句几层。义山之所以能成为开宗立派的人物,自有其过人处。李商隐的《锦瑟》也是这种结构。

小石源《和丁生九日诗》:

当日黑纱笼九州——起。

天天万岁不知休——承。

几人问鼎识轻重?——转。

六字诏谜任去留——承转。

陵起广场堂作冢——再转。

宫惊巨变后成囚——承再转。

红墙走马归何去?——转。

时雨时风正入秋!——合。

整首也是起——承——转——承转——再转——承再转——转——合这样一个笔法。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起。

应似飞鸿踏雪泥——承。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承。

老僧已死成新塔——转。

坏壁无由见旧题——承转。

往日崎岖还记否——转。

路长人困蹇驴嘶——合。

我们看到的是起——承——再承——转——承转——再转——合。

5

格五

也有只有起承,没有转合的,这种很少,如唐寅的《花月吟》之一:

有花无月恨茫茫——起,感慨起兴。

有月无花恨转长——承,补充说明花与月不可少。

花艳似人临月镜——承,进一步承起句。

月明如水照花香——承。

扶筇月下分花入——承。

携酒花前带月尝——承。

如此好花如此月——承。

莫将花月作寻常——承。

这首诗自始至终都没有转合。这在律诗中极少,在绝句中这种格式常有。

6

格六

白傅《酒库》:

野鹤一辞笼,虚舟长任风。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闲中。身更求何事?天将富此翁。此富何处富,酒库不曾空。

前六句都是起承,但七句突然又承六句,自承又转。其《雪夜小饮赠梦得》下半首:“久将时背称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沧海变桑田。”亦同一法。

(0)

相关推荐

  • 律诗小忌,王维山居秋暝中间二联写景,为何被清朝诗家批评?

    前言 前几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山居秋暝诗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第三至第六句是指中间二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 ...

  • 『律诗撷玉』细草沾朝露,疏林沐晓风。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律诗撷玉』 第480期 组稿:黄梅桃 王淑梅 制图:苏颖 律诗撷玉 作品辑录 自题 作者/宋宝玉 秉性生来非上流,牛羊伴我隐穷州 ...

  • 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①

    律诗的章法 近体是相对古体而言的,主要指律绝而言.五律在六朝晚期基本上已经很成熟了,在前面谈源流时举了很多例子,在初唐四杰集中,五律多者占二分之一,少者亦在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四杰是继承六朝,并不是陈陈 ...

  • 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2

    律诗的章法--起承转合法 所谓起承转合法,并不是一二三四联固定的,也可以是一句起,也可以是一联起.可以是一句承,也可以是一联承,也可以是两联都承,要看具体情况.转也可以是一联转,也可以只是第七句转,也 ...

  • 律诗的章法之起承转合法

    律诗的章法 近体是相对古体而言的,主要指律绝而言.五律在六朝晚期基本上已经很成熟了,在前面谈源流时举了很多例子,在初唐四杰集中,五律多者占二分之一,少者亦在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四杰是继承六朝,并不是陈陈 ...

  • 咏物律诗的章法小议

    咏物律诗的章法小议 文/钱塘沙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事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咏物律诗的主要章法有两种,即是在起承转合的大框架下,以集中式或散点式表达主题,下面 ...

  • 【诗词微塾】 格律与写作20 说说律诗的章法和句法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格律与写作20 说说律诗的章法和句法

    格律与写作20 说说律诗的章法和句法

  • 律诗的章法

    何谓章法 所谓章法,是指诗歌布局谋篇的法则.具体说来,是指常用的几种笔墨--写景.纪事.议论.抒情,在诗中的布局. 律诗自有章法可循.本文以杜甫律诗为例,对其律诗的一般章法作一初步探讨. 清人管世铭说 ...

  • 书法解密之“草书技法”,草书章法与字法的关系

    草书作品的章法包括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在草字字法的制约下的单字结构,第二个方面是以审美的观念把众多的草字组合在一起的整章构图.这两方面各种书体大都相同,然而草书是"眼布匀称" ...

  • 草书章法结构10法

    草书章法结构10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