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说】​李云霞丨活着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李云霞,运城市盐湖区西姚学校教师,文学爱好者。“用我手写我心”是一直以来的初衷和追求!

文学天地

活着

李云霞 

日复一日

景全一家原籍河南,跟随父辈逃荒到了本地,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城边的荒地就坡盖了自家的院子。一家人住在上房,其余按间数租了出去。

院子不方也不正。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很知足了。院中间挖了一个蓄水池,地下水管引出一根导管,在水池壁上露出几公分长度。平日里,水龙头稍稍滴水,一滴一滴的水珠子坠入池中,池子就像有泉眼一样,蓄水源源不断还常换常新。太阳底下,满满漾漾的一池子水供应着一院人的洗涮。

用水时,景全很熟练的拿起绑着水桶的绳子,俯下身子把水桶沉到池中,稍微用力把桶巧妙地倾斜,桶瞬间就灌满了水,起身三两下拔绳吊桶提至手中,一桶水哗啦啦地朝着洗衣服的盆里倒去,水就冲溅在了盆外。

景全一家平时在一起只吃晚饭。馒头和面条为主,也不讲究。蔬菜简单到土豆,偶尔买一次豆腐,升级至两个菜。白天景全出去打工,馒头就着一角辣椒或是一根大葱就对付完了一顿饭。

做饭时候,景全媳妇小茹在厨房会问外面的景全:是炒一个土豆,还是两个土豆。出去买面条时候会问,是五毛的还是一块的。

小茹在饭店当服务员,每日里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下班回来后,自行车顺手靠在大门上,松开鞋扣,一双黑色带跟的浅口平绒工作鞋,当作拖鞋,踢拉着从院子走进房内,踩着后窗跟前的一个板凳,把窗户打开,前门后窗的对流小风就凉飕飕地吹了起来,夏天家里是不需要电扇的,空调自然也是没有用武之地。

闺女梅梅过生日时,一家人出去逛街,很晚才回来。梅梅又不知道想吃什么。小茹大声说:今天你过生日已经花了十几元了,还提什么要求?!说话时的声调,比平时提高了好几倍。全院的人都能听得到。

院子里的河南老乡,虽然一家三口住在一间窄小的平房里,吃喝方面却没有委屈过自己。河南人喜欢吃面条。夏天,煤气灶搬出闷热的一家三口人住的房间,放在门口的桌子上。每日快晌午的时候,男人就会出去买面条,女人则三下五除二地把菜炒好,四五人用的大铝锅搭在呼呼冒着蓝色火焰的煤气灶上,水开后,三口人吃的面条一锅下好,然后熟练地捞入凉水盆里。一人一个洋瓷碗,几筷子挑满一碗,盛上哨子,手里托着满满一大碗的面条,走进屋里,面条吸溜吸溜此起彼伏的声音就传了出来。一家人的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一日日横向发展。

这家人出来打工好些年。闺女十六七岁,早早辍学,没有找些事情来做或是学习一门手艺。两口子靠在冬天的时候,澡堂子里给人搓澡为生,冬天过后,会一连休息上春夏秋三个季节。女房东还会很羡慕地说,人家搓澡一天能挣好几百呢!

林肯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不懒,但是你却闲着。

人有事可做才活得有精气神。

平时一家人都在房间里看电视,小茹下班回来后,河南女人就开始讲述起澡堂子里老掉牙的故事和提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的多少年没有回老家看过的婆婆,小茹一边有意无意地听着,一边会发现新大陆般地说:你看院子里的谁穿了一条新裤子,估计要七八十吧,我前几天看了一条裤子要三十多呢!

故事一日一日地重复着……

拿来主义

老王一家属于城中村居民,三女一儿。儿子没有稳定的工作,在一家印刷厂里打零工,人又老实,许是油漆味吸多了,年纪轻轻的,背就越来越弓。按照老王两口子的说法是:娶了个村里的媳妇。王老太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是村里的。

老俩口值得炫耀的是三个女儿都嫁在了城里。三姑娘嫁的最好。每次幺姑娘回娘家的时候,一家人都会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饭菜提前备好自不在话下。像是红楼梦中的嫁在了宫里的元春,回家省亲,排场隆重,一家人又格外地小心翼翼。

住户洗衣服的时候,老王就站在房檐下面,虎视眈眈地盯着,洗一件衣服用了多少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回屋后向老伴叨叨个不停。有时候,儿媳妇会开口说:水管儿拧慢一点,一直拧会拧坏的。老俩口舒心的时刻,大概包括听到儿媳妇向着他们一家人说一句指责外人不是的话,其余时间又会担心儿媳妇弃他们的老实儿子而去。儿媳给人打工做销售,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他们逢人会说人家中午在外面买着吃,偶尔骑着电瓶车回来一次,老太太又会对人讲不嫌麻烦来回跑。

儿媳妇有时候接连两三天不回家也不打招呼,老两口很知趣也很敏感地差人提着东西去亲家那里,把媳妇给接回来,儿媳妇在这一天才会理直气壮地走进院子。

老王没有正经营生。

平时,街坊邻居有红白喜事的他都去帮忙,事罢后,两手油腻腻地提回来一些饭菜,够一家人吃上几天。没事的时候,老王两手背后领着狗在街上溜达,进一些建筑工地看看,一家挨着一家的转悠,地理地形早已熟记于心。返回的时候顺手捡拾一些废纸饮料瓶,墙角处高高地摞起了老王捡回的宝贝。

住户小王在超市上班,嘴甜还会热心的隔三差五让老王去搬运一些处理在超市门口的包装材料,为此老王一家人见了她都很感激。

半夜,院子里经常有叮叮咚咚地搬东西的声音,第二天总会多出一些新东西,干活的工具,砖瓦,钢筋之类。老王会不费吹灰之力把自家的院子变成小小的仓库。

夏天,儿媳妇提出家里需要有一个洗澡的地方,老王和儿子不慌不忙地把下水道与公用管道挖通,其余材料有条不紊地从自己院中拿来使用,老王最得意自豪的时候,莫过如此。

孤芳自赏

老张一家城里的独门独院,但是几乎不与邻里之间走动,除了正常的出入外,大门永远是紧闭的。院子里静到能听得见白天走路的脚步声。

老张是上夜班的保安,白天里在补觉,休息好了,他就会拿着一把自己捆绑的非常结实的小笤帚,在院子里仔仔细细地扫着砖逢里的小石子,好几分大的院子硬是被打扫地没有一点点残渣碎屑。

有人到他们家咨询住房情况时候,老张出来就会讲,院子里住的都是作息时间很规律的人,自己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喜欢安静。

八十多岁的老人独自住在一楼一间房子里。生活习惯还是保留了老传统,每日里烧火做饭。做饭时,烟火从房间里一直冒到院当中。夏日里,老人坐在炉子前,手里拿一把扇子,一边烧火,一边扇风。做饭用的柴火都是自己从外面捡拾回来的,儿子一家不过问老人生活,孙子孙女也不去奶奶的房里。

时间久了,发现老张会动不动到老母亲房间里吵架。他站在烟火弥漫的房间里,也不觉得呛人难闻,像一只茶壶一样,一手叉腰,一手指了老母亲骂。慢慢地,感觉老张之前口中说出孝敬老母亲的话是有多么的虚伪。

老张媳妇五十多岁,齐耳短头发。每天除了打扫卫生做饭,再没有什么事。闲下来时,她坐在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手里夹着的纸烟,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住户卫生没有做到位时,她便站在院子当中破口大骂,头发随着她的骂声上下有节奏地抖动着,那样子,像极了一个反面人物。大概这样的一些做法,可以给她无趣的生活增加一些乐趣吧。

俗话说:年好过,节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一家一家的过法各不相同,又都在努力地过活着。

            (责任编辑:张辉)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

  • 【赣雩文艺】作者:李广勇《​母亲的手擀凉面》总第1011期①2021年第217期①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母亲的手擀凉面 作者:李广勇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食味寡淡.每到这个时节,最能忆起母亲做的手擀凉面条.那种从凉水里捞起的面条,盛在一个大瓷碗里,搭配上合口的拌料,稍用筷 ...

  • 一家4口坐院子里吹牛,笑趴了!

    一家4口坐院子里吹牛,笑趴了!

  • 永远一样的黄昏

    每天这个时辰,当最后一缕夕阳照到门框上我就回来了,赶着牛车回来,吆着羊群回来,背着柴禾回来.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在院子里,黄狗芦花鸡还没回窝休息,全是一样的黄昏.一样简单的晚饭使劳累一天的家人聚在 ...

  • 卖掉市区房,一家四口回归田园,春种秋摘,把慢生活过成诗!

    你童年的时候,通常会做些什么? 以前的我们,下课做完作业就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做游戏,跳皮筋打玻璃珠,尽情地玩乐. 而现在的小孩,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放假回 ...

  • 这一家四口搬到乡下,梦寐以求的日子就该这样过

    "我想有个院子,繁花爬满篱笆, 每天养花种菜,看书喝茶", 大概是无数人的生活梦想. 但对于Sami一家四口来说,这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日常. 生活是所有人的生活, 日子是自己的日子 ...

  • ▶一家4口坐院子里吹牛,笑趴了!

    ▶一家4口坐院子里吹牛,笑趴了!

  • 隔壁老王凭这个炒饭养活一家三口,衣食无忧

    隔壁老王凭这个炒饭养活一家三口,衣食无忧

  • 纳雍陈焕双:一家人的三个“家”

    一家人的三个"家" --记锅圈岩乡民建村扶贫特岗陈焕双 一 初次听到陈焕双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个男生.但实际上,她是个小女子. 陈焕双的老家在黔西县城关镇.从小学到初中,陈焕双都在黔 ...

  • 【稳稳的幸福】尚淑兰:一家人平安和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邱艳艳)乌苏,距北京约3300公里的边疆城市,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缩影.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棉花田.荡漾起伏的风吹麦浪.有风靡华夏的"大乌苏"(啤酒).大 ...

  • 【美文荐读】李云霞丨搬 家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搬 家 □ 李云霞 / 文 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紧挨着村边蜿蜒而去.小果园静静地依偎在公路侧翼的腹地里. 村子离市区很近,是名副其实的郊区.文化氛围不次于城里.高速公路下面,是一片 ...

  • 【在人间】李云霞丨好想像他们一样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好想像他们一样 □ 李云霞/ 文       入学已三个多月,依然还有几个小豆豆上课时会突然离开座位,绕着远儿转着圈儿地跑到垃圾桶边倒掉卷笔刀里削下的那么一丁点儿碎屑,接着再趁 ...

  • 【金小说】​李建华丨蚊子叮了他一口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李建华,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镇人,酷爱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各类媒体发表文字100余万.喜欢闯荡江湖. 文学天地 蚊子 ...

  • 【金小说】​陈永安丨幸福死亡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陈永安,1963年生于山西万荣.曾在<山西文学><百花园>等刊发表小说八十余篇,著有短 ...

  • 【金小说】李建华丨会跳街舞的牛犊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李建华,陕西省兴平市人,自由职业者,酷爱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各类媒体发表文字100余万,属荒诞派. 会跳街舞的牛犊 李建华 在遥远的地中海沿岸的 ...

  • 【美文选粹】李云霞丨抹不去的家乡记忆(二)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云霞,运城市盐湖区西姚学校教师,文学爱好者."用我手写我心"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初衷和追求! 文学 抹不去的家乡记忆(二) --那些事,那些人 李云霞 小学在村 ...

  • 【金小说】张婷丨当爱成碍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张婷,1969年12月生,山西翼城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散文.小说,偶尔写诗.作品散见于各媒体. 当爱成 ...

  • 【美文选粹】李云霞丨前行路上

    作者简介 李云霞,运城市盐湖区西姚学校教师,文学爱好者."用我手写我心"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初衷和追求! 文学 前行路上 作者:李云霞 春天的早晨,我步行去上班,从梧桐夹道的南山路一直 ...

  • 【金小说】秋水丨离 殇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秋水,山西吕梁人,80后宝妈,自由职业者.喜欢文字,喜欢简单的人和事. 离 殇 秋 水 1 老陈头倒下了. 他瘦削的身体在发出无数次警报而未果的情况下,终于"罢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