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坊·美文」陶军|我们这个家

作者简介

陶军,安徽怀远人,1994年12月参军,2010年12月转业,现在洛阳市政府某部门供职,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摄影家协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军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报》、《中国新闻网》、《河南日报》、《大河报》、《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等报刊及媒体发表稿件1500余篇幅,获奖30多次,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我们这个家

家,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一提到家,心里满满是幸福,感到非常温暖和向往的,这是个人的小家,我们还有一个家,那就是单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间来我到这个单位已经半年多了,回想起到这里的点点滴滴,至今仍历历在目。

第一次见到“家长”时是在政府大楼的办公室,“家长”对我进行一番考核询问。“家长”戴着一副眼镜,第一眼感觉是个文化人,考核过程中他平和的神情总是带着微微的笑意。

5月25日,我来到这个单位报到,第一次领略到“家长”的秉性是他走路走的特别快,快到什么程度呢?他走路我得跑步才能跟上。

“家长”每天充满激情。我们单位是新组建的单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困难多多。作为“家长”的他时时充满激情,处处干在前面,既当指挥官,又当执行者,方方面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加班加点,干到最晚。周六周日,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在他的影响下,家里的每个人每天都充满着激情面对一切,家长用魄力和行动,实践着求真、务实、拼搏和创新。

大哥“徐院士”是家中老二,年过五十,他在原单位是工会主席,工作经验丰富,懂的多,与大姑娘小媳妇都能打成一片。有一句俗语说的好,大哥走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长,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也多。

大哥最大的特点是心宽,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他想睡觉,马上就会进入状态----打鼾,他的鼾声,初时静如泰山,一会儿细若游丝,一会儿便万马奔腾起来,最后声如洪钟,颇有特色。

大哥虽然年长我们,但从不倚老卖老,干工作冲在前面,擦桌子,摘菜、洗碗这些小活都积极主动,很有家庭主妇的贤惠。但有时候他也会埋怨小兄弟“白天穿四方,晚上缝裤裆”的不给力。埋怨归埋怨,大哥还是会亲力亲为带领大家把活做好。完美收工后,坐在一起吹牛也能给你“摆弄”个一二三,有院士的那么点深沉。

老三就是本人,没啥特点,就是勤勤恳恳把本职工作做好,业余时间码码字,跟大家吹吹牛,打打羽毛球,一不小心羽毛球比赛打了个第一,这个第一兄弟几个不服气,我也知道我羽毛球打的很臭,可第一名还是要靠实力的,让他们去羡慕吧。我就不再描述自己的高大完美形象,别惹的兄弟们嫉妒,引起“报复”,他们会干坏事的,晚上把冰凉的“鸡爪子”伸到我的被窝里。

你好!我是小胡,请问你是?……豫东的口音加上半拉不熟的普通话,听着也算顺溜。小胡不小,已经迈入四十门槛,但无论见谁,小胡都是一副笑眯眯的脸,没有看见小胡发过脾气。小胡,来省会了,不去见见你大学的初恋?别瞎说,别瞎说,早都不联系了。看到小胡一脸的窘像,大伙轰然一笑,小胡知道大家又拿他开玩笑。小胡还有个特点,要找他,先闻闻烟味从那边飘过来或在烟雾缭绕处,坐着的那个人一定是小胡,小胡的烟瘾也有一定的历史。

面膜原本是女孩子贴的比较多,但也有个例外,我们的老五也贴,此男有点帅,比较注意养生保健,每天出门之前要照三照才出门,晚上不吃饭,闹着说要减肥,他始终保持着仪表高洁,干事利索。老五除了帅,还有一手好厨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多是对好女人的诠释,此标签对老五也很贴切,老五不仅帅,厨艺好,刚毅果断且赏心悦目,工作上也是杠杠的,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宗大亨。

第一次见到小哲时,脑海里突然让我想到,曾经养过的二哈,二哈浑身肥圆肥圆的,憨厚可爱,讨人喜欢。朝夕相处中小哲子不仅可爱,而且有那种大智若愚的精明,这个小家伙在上大学时就抓住年轻人长身体,饿的比较快的特点,上完晚自习又出不去吃东西,他购置了方便面和火腿肠等宿舍卖,并提供一个特殊的服务,弄了个电饭锅煮面加鸡蛋,当然这个要加收费用的,几年的大学上完了,个人也赚了小小的一桶金,你说他精明不?当然,小哲子也很实诚,新同事来了没处住,他把家人开的宾馆房间无偿提供给同事住,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这个家里不仅有帅哥,还有几个漂亮的小妹妹,她们我就不一一告诉你了,一是我的言语笨拙,描写不了妹妹们闭花羞月的容貌,材优干济的能力。二是你知道了我们这个家里有这么多的美女是不是羡慕并惦记着?

在单位我们不仅是同事,还是战友,单位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就像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名,每个人也像看待家一样看待单位,像爱护家一样爱护单位,像建设家一样建设单位。确实是随着在职场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家愈来愈感到,单位并非只是“如”家、“像”家,单位其实就是一个家,就是我们所有同事共同拥有的一个家,我们深深地爱着她,爱着我们这个一如传统的家一样充满着温馨亲情的家。

在这里既有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也有家一般的爱!在这里有自己艰辛的付出,有百倍的努力和汗水。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有欢乐,有辛酸,有付出,也有收获!更多的是大伙的团结友爱和深情厚谊,我们都爱这个家!

责任编辑:杨志强

作家新干线公众号

五龙杯

“年度文学奖”、“季度人气奖”公告

1、本平台决定从2020年4月1日起,设立“年度文学奖”,评选规则如下 :

一、年度文学奖:2020年4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凡在本平台发表的文学作品,均可参与评奖。

二、奖项:

1、“年度好小说”1名,奖金1000元。

2、“年度好散文”1名,奖金1000元。

3、“年度好诗歌”1名,奖金1000元。

三、参评要求:

1、“文学奖”所有参评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由本平台首发,非本平台首发原创作 品,均无资格参与评奖。

2、入选作品要求阅读量达到2000以上,留言50条以上。

3、作品题材不限,拒绝低俗内容,不得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4、在阅读量和留言量达到参评标准的基础上,获奖作品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题材要求新颖、独特,主题要求有一定深度,读者反应良好。

四、本平台每季度公布一次候选作品名单。每季度末阅读量和留言量达到要求的作品,即进入候选名单。

五、颁奖时间:2021年1月15日进入评选阶段,1月20日公布获奖名单,为获奖作者颁发奖金和证书。

六、经评委评定,如无作品符合评奖要求,获奖名额可空缺。

2、本平台决定于2020年4月1日起,设立“季度人气奖”,评选规则如下:
一、2020年4月1日起,凡在本平台发布的原创首发作品,均可参与“人气奖”评选。拒绝非原创首发作品。
二、凡本平台发布作品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留言量达到50条的作品,均可进入“人气榜”名单。
三、每月公布一次“月度人气榜”名单,统计截止及公布日期,为下月15日。“季度人气榜”统计截止及公布日期,为下季度首月15日。
四、每季度末“人气榜”排名第一,且阅读量达到3000以上,留言量达到100条的作品,获得本“季度人气奖”。
五、“季度人气奖”奖金300元,每季度颁发一名。
(0)

相关推荐

  • 「写作坊·美文」陶军|远去的年味

    作 家 新 线 干 HAPPY NEW YEAR r 远去的年味 在我的老家安徽怀远农村有一句俗语:"小孩盼着过年,老人盼着种田."为啥这样说呢?小孩盼着过年可以穿上平时穿不上的新 ...

  • 「写作坊·美文」张洲|散文三题

    作家新 干线 散文三题 四月,广武的杏花 杏花开了,群体跑到广武,连天接地的美! 白天飘落还是新疆来的棉花?还说是蒙古包来广武忆旧了.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天就在广武写出无数的赞美激情的诗行. 有你有我 ...

  • 「写作坊·美文」李廷柱|贺元帅率军路过三家店

    作家新 干线 贺元帅率军路过三家店 1936年春天的一日傍晚,从西边开过来一支队伍,来到新绛县的三家店村.那时正处于春寒料硝,乍暖还寒的时节,这支队伍一律身穿灰色粗布薄棉军装,足登爬山布鞋,上千号人的 ...

  • 「写作坊·美文」李巧云|又见栀子花开

    作家新 干线 又见栀子花开 绿色的叶子簇拥着白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在花丛中跳跃,泛着星星点点的光,花香清幽,而我思绪纷飞,恍惚间,姥姥笑吟吟地站在我的对面,"孩子,栀子花开了!&qu ...

  • 「写作坊·美文」王娟娟|望仙大峡谷游记

    作家新 干线 望仙大峡谷游记 望仙康养中心院外的鸟叫声,还在耳边叽叽喳喳,不远处已经传来水流声. 从瑶庄的康养中心,到望仙大峡谷驾车三五分钟就到了售票处的停车场.春节前掌上垣曲公众号,有推广望仙大峡谷 ...

  • 「写作坊·美文」李英利|五月(外一篇)

    作家新 干线 五月 五月,花如海:五月,歌似潮.五月,孕育着希望,五月,憧憬着未来,五月是劳动者快乐的节日. 五月,青春似火,挡不住的激情:五月,青春灿烂,唱不尽的歌谣:五月,朝霞美丽,染红了天边:五 ...

  • 「写作坊·美文」忆如|永远的乡愁

    作家新 干线 永远的乡愁 提起乡愁,绕不开的首先应当是台湾诗人余光中那首闻名遐迩 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

  • 「写作坊·美文」康永兰|父爱如山

    作家新 干线 父爱如山 一日在街上走着,见一耄耋老人拄着拐杖,两腿蹒跚着往前走,身边紧紧跟着的女儿,一双手放在空中,随时准备搀扶.这样温馨的画面让我触景生情,决定去看看我的父亲,坐了大约半小时的车来到 ...

  • 「写作坊·美文」王娟娟|寻觅古人的足迹——烽火台

    作家新 干线 寻觅古人的足迹--烽火台 写在前边的话: 我的朋友中,既喜欢户外爬山,又喜欢历史,还喜欢做公益保护古迹的人,少之又少,近乎于没有.一直以来,我多是孤独行走,奔波于垣曲山水之间,远古与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