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山河有路问前程
红楼一梦彩云散
楼去楼空万艳悲
梦醒惊闻天人语
华年痴喜墨纸香
兴意正起,蓦然回首,却看灯火阑珊。
清代得舆曾在《京都竹枝词》里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我们在高中的语文课上都曾背过,"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涵盖了无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时光回转数百年,那些婉转的故事都成了泡影,只在后人心中留下一座不朽的丰碑,哀也好,悲也罢,字字泣血,满纸荒唐,当它一一陈列于你的面前时,你又会作何想象?
你可是一贾府门客,那日偶然得见大观园胜景,不由赞叹一句,"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又或是一江湖游子,在街角各处遇见那些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子,叹一声"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又怜一句"命运凉薄,转是成空"。
一本书,自翻开第一纸书页起,便好似在锦衣夜行,去那些芳华永存的字迹里,探得他们的悲欢离合,真言痴语,看得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时代变歌,似一幅画,一部电影,细赏一番,游览一般,脑中明明已过千百回合,蓦然回首,却惊觉原不过诗书一梦。做些有意思的事,它一定是其中之一。
金陵烟华,红楼梦影,叹得谁是曲中人。
看似"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实则句句有味,人人有骨,可得深究。
贾宝玉的叛逆,他不当官,不读书,整日游手好闲,和姑娘们混在一块,之后也是受了凡尘的苦,凉了尘世的情缘,最终遁入佛门,大雪封路,落了白茫茫一片。他是有勇气的,当他携玉而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是不同的,即便放到现在,他的行为也无疑不是在给人们,提供一种多种价值判断的维度,我们是谁,会成为怎样的人,会创造怎样的人生,还都有待评说。
既免不了落俗,去日苦多,那便愿有人与你且行且歌。
林黛玉,这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美人,之后也只得香消玉损,那木石前盟终究是比不过金玉良缘,锣鼓喧嚣里,佳人焚稿以断诗魂,凄凉死去,入土成灰。她是清高而孤傲的,却也是才气满溢,灵秀质洁的,歌德说"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在曹雪芹的笔下,我们有幸看到了这样的人,除了林黛玉,还有众多其他,女性不再是附着物,她们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又一个独立而生动的灵魂,曹先生在书中表达的所有对女性的喜爱与同情,实质上也是对女性的尊重,是鲁迅的"昵而敬之",是一个更加开放而包容的世界。
透过迎春,我们窥见了些许来自原生家庭的痛,透过秦可卿,可怜道一声"委屈半生,取悦他人,却忘了自己"透过薛宝钗,又是否会思觉,圆滑之至,是好是坏…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只有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浩如烟海的书文里,有俯拾即是的灵性思想,就连丫鬟小红都说出过"千里搭长蓬,没有不散的筵席",可回味可反思,静待独属于你的花开满城。
水流云去,拂扫微尘,何不浅斟低唱。
小时读红楼,看的是图绘版,红红绿绿的画面下,一本书读完,记住的只有那些漂亮的衣服和光看着画面的都馋的香喷喷的"烤鹿肉",中学读译文版,单单是理清故事,记住一大堆不同的名字,都花费了不少力气,后来,读原著,看古文,砖头重的书籍,难啃的耗心又耗力。但回顾三读红楼,却发现,最好的还是在最后,便如某位作家所言"如果《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巨人,我多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登高峰,而不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评头论足"或许对于《红楼梦》来说,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回到原著,走进最原本的它,去看看究竟有何乐趣。
尘埃不掩芳华意
十载血泪字迹存
松竹青柏墨香在
山河有路问前程
所去随心,盼得圆满,美梦成真。
主播|蒋慧婷
编辑|张浩彬
后期|蒋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