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大脑:它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帮我们避免思考的

这几年在育儿领域,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从心理学入手,跟孩子“有技巧地沟通”,通过平等有效的对话改善亲子关系。市面上畅销的亲子沟通类读物越来越多。这表明我们80、90这一代做父母的,心态上更加包容开放,或多或少知道原生家庭的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知道toxic parenting的流弊,所以更乐意去学习亲子心理学的东西。

市面上有各类探讨原生家庭"有毒父母"的畅销书

本来,我对心理学是非常不屑的,总觉得用意念引导、控制自我与他人,实在玄乎,而且人类薄弱的意志力是天性,真要能有效控制自己,这世界哪还有那么多人际问题。不过,自从听过一次认知心理学课堂后,我发现自己对这门学科真是以偏概全了。

认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里面一个基于脑科学的分支。与虚无缥缈的心理引导术、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沟通术相比,它更可信——因为它靠实验数据来说话。通过研究大脑在面对某种情况时发生的认知变化,懂得大脑运转特点,就可以科学用脑,更好地影响别人,达成沟通目的。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个颠覆常识的脑科学研究成果。

很多骂人的话经常说“你长脑子是干嘛的“?言外之意,就是不会思考,脑子白长了。但脑科学却完全推翻了这样的常识。大脑是器官用尽废退论中的一个奇葩例外。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是帮我们避免思考的(这里的思考指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深度思考)。

简单总结一下这项研究就是,我们的大脑可以粗暴地分为感性脑1和理性脑2。

系统1:感性脑

该系统更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以往生活经验总结出无数反应套路,使生活简化,以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现代人不下地干活,在办公室坐一天,回家依然累得躺平,就是因为脑力活动比体力更消耗心神)

系统2:理性脑

理性脑的思考是很慢的,而且需要异常专注功耗比感性脑更高。为了节能,我们的大脑自动选择了懒惰,能用系统1就绝不用系统2。一旦必须要用系统2,你就得保证给大脑一个注意力不被打断的环境。

上图展示的是理性脑和感性脑的分工

注意,这个分工≠左右脑分工

左右脑是一个过时的提法,已经被证伪了

以写东西为例,模仿别人的文章容易,因为它只牵扯系统1的工作,自动在大脑库存里搜寻以往读到的、用得上的字句,重新组织一下。而涉及小说这种需要深度思考、组织文本与情节的纯原创写作,系统1没有多少套路可以启用,才会启动系统2进行思考,此时还要保证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环境,否则系统2就会罢工,把事儿推给系统1,这就是为何我们会经常犯经验主义错误。

有了这个背景知识,咱们再来看“鸡娃“这件事,也就是家长逼孩子学习、上辅导班这些。不能说完全没用,但肯定弊大于利。从脑科学角度,如果孩子在当时当地不想学习,却一头被按在那里,他的大脑就会启动应激机制,这是从原始人时期就已经刻在基因里的一种大脑反应模式,它要求快。你可以想一下,原始人在遇到野兽的时候,它的大脑需要发出准备逃跑的信号,这个过程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不然就会被吃掉。既然要求快速处理信息,这个反应就不可能是理性脑参与的。

也就是说,当人处于压力、焦虑的情况时,大脑只有系统1会工作,这个时候,人根本没法深度思考、解决复杂问题。学也学不进去。指望通过鸡娃让孩子学有成效,脑科学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表面看似在学习,其实是"学而不思",事倍功半。

因此,我们老生常谈的“任何学习都要从兴趣入手”,其实就是脑科学的实际应用,因为有兴趣、不排斥,是让孩子启用理性脑的一个前提。但对知识的学习,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面对挫折也可以坚持下去的积极抗挫能力。下篇,分享脑科学研究培养积极抗挫心态的有效方法。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管理不好情绪:认识神经机制作用原理

    昨天回答"为什么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管理不好情绪"?给出归因之一是认知局限性导致思维误区,平时侃侃而谈,遇到事情之后呢,心理状态变成不健康甚至不正常,结果认识对情绪管控作用就发生失 ...

  • 今日分享 | 你的大脑是如何坑你的?

    2021.10.10 为何人们经常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 为何金钱买不到幸福? 为何领导者通常坚持错误的决定? 为什么葡萄很甜,有人非要说是酸的? 为什么明明认识的人,见了面却连名字也想不起来? 这些 ...

  • 四步应对生活中的感性决策

    #每天写一点#认知提升#<认知红利>#四步应对生活中的感性决策 昨天我们聊到,面对选择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设置可量化的标准来帮助我们理性地做出选择. 但生活中,人们的决策并不是这样 ...

  • 如何决策。

    本文大概7500字,如何做好决策. 这是智远的第0149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让我们先从一则故事开始: 某天中午吃过饭同事喊你一起"开黑"娱乐下,你打开手机屏幕中弹出消息提示,&qu ...

  • 专家感言:来自东台乡友袁清教授的新思考

    营销的"天生要强",在于"人文逻辑"的充分条件 文/袁清 ◆ ◆ ◆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了"经济学",1879年 ...

  • 人一天95%的行为都是由习惯决定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81天的第181篇原创文章 昨天晚上因为一些特殊原因 ...

  •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1.9摄  在感性中理性思考一景  202 ...

  • 左脑理性,右脑感性,看你用哪个多?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想要给"人"下个定义,经过深思熟虑,他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 于是,第欧根尼就拎了一只被拔了毛的鸡过来,看着柏拉图说道:&quo ...

  • ​《情商》带给我们的启示,心理学必备

    发布时间:2021-04-24  说起情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我来举一些例子大家一起回忆下,比如: 有些人说话不注意场合,事后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会说,这个人情商真低: 再比如有些人总是情绪化 ...

  • 洪兰教授的神经认知心理学的听后感受-育儿

    现在是2020年11月了,时间过的真快,再过2个月就2021年了. 最近的状态不是很好,就容易找借口.尽量就不想动了.其实这时候最应该动起来,当你什么事都不想做时,运动就对了. 平时有时在家办公,那天 ...

  • 一套独立思考方法论。

    这种问题或许经常遇到: 出现热点事件打开各种八卦自媒体文章,相关评论都充斥着情绪,臆测和发泄,但文中带有各种理由且逻辑证据条条是道,让你觉得好有道理. 每次看到弱者被欺负事件,人们第一刻会指责强者不够 ...

  • 心理消耗。

    本文大概6500字,建议精读. 这是智远的第0146篇笔记的分享.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忙了一天,晚上复盘时发现自己所做之事寥寥无几,但是却感觉心理很累,明知道某件事早晚要做,但始终还是拖到最后期 ...

  • 请看!如何让消费者优先选择你

    品牌要想成功,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消费者选择,甚至要被优先选择,所以,了解消费者如何做出选择很重要. 品牌营销就是通过发送信号刺激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让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的运动过程. 应对疲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