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现场应急时,应通过较为详细的现场调绘初步查明病害的性质,抓住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快速拟定具有针对性的初步方案,并对下一步的永久工程提供的勘察提供必要的指导。一、某公路沟口段由于暴雨造成沟内发生了约10万方的泥石流,直接导致公路中断。从现场看,泥石流冲沟呈现典型的山区冲切“V”形,沟深约25m,顶宽约50m,两侧沟坡破碎基岩出露,沟底自然坡度约25°左右,沟长约500m。本次泥石流物源系冲沟后山体上部弃置的约50万方弃渣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所致。由于沟道顺直且沟底纵坡较陡,造成泥石流形成的较大流速,在冲过公路后堆积于前部约150m范围内的滩地上。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主要由泥岩堆积物为主构成,其中夹有少量的砂岩块体,最大块径约1m左右。
图1-1 公路上部泥石流沟口形态
图1-2 公路下部泥石流堆积形态
1、沟谷纵坡较陡而顺直,泥石流爆发时流速较快,且沟道狭窄而容量有限,故不宜采用拦渣坝为主的工程进行治理。2、考虑到上部泥石流物源由于多种原因而不能进行源头处治,且从沟口泥石流的泥痕高约15m,较线路标高的高差达18m左右,故在线路纵坡无法调整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桥梁通过,防止泥石流爆发时直接摧毁桥梁。在此基础上,决定采用以排导为主的工程进行泥石流处治。即结合泥石流的形态特征,在泥石流沟内设置排导槽,在沟口部位设置明洞+渡槽为主的工程。且为确保明洞和渡槽的安全,结合路基外侧的支挡加固,在沟口设置抗滑桩在确保路基安全的基础上,有效确保明洞和渡槽的安全。二、某公路经过富水自然斜坡,路基采用半填半挖的形式通过。外侧填方高约3m,且前部为水田。内侧挖方边坡高约2m,后部自然斜坡约18°。公路填挖到位后,距线路中线约45m的斜坡上产生圈椅状贯通性裂缝,并产生了高约30cm的下错。路基两侧产生明显的滑坡侧界,内侧的边沟渗水现象严重,挖方部位坡体除地表风干外多呈软塑状。以上变形特征显示该路基变形是滑坡变形所致而非路基沉降所致,尤其是新建公路与旧路标高一致,故不存在新附加应力造成旧路下部软弱地基产生固结沉降的可能,而是由于坡体富水后逐渐产生了滑面穿过了公路路基而在外侧的填方体水田部位出露的滑坡所致。
图2-1 公路内侧上部的自然斜坡呈圈椅状下错
图2-2 公路内侧边沟常年渗水严重
图2-3 公路外侧填方体前部水田分布、地下水渗流严重
图2-4 公路路基小里程侧的滑坡周界
该段滑坡主要是由于坡体常年富水面形成的滑坡,且由于公路路基所在部位存在富水软弱地基造成滑坡抗滑段抗力不足。而从公路外侧的填方高约3m左右, 以及滑坡主轴长约55m、滑坡后缘裂缝和周界形态等综合分析,滑坡处治宜在公路内侧边沟下部设置深约4m的纵向截水盲沟,路基上设置深约4m、间距约8m左右的横向盲沟加强路基部位的抗滑力。且为防止由于时效作用滑坡在内侧富水的坡脚剪出,故可在内侧截水盲沟上部设置高度约3m的矮挡墙后对滑坡进行反压。从而与路基部位的纵、横向盲沟一起共同抵抗滑坡的下滑力。该方案针对滑坡发生的诱因,即水的作用,针对性的在抗滑段,结合路基处治设置盲沟进行处治。并依据滑坡的稳定性动态变化特征,在路基内侧设置矮挡墙对滑坡进行反压,防止滑坡在时效作用下发生越顶而从路基内侧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