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华少曾血管破裂,暴瘦30斤:工作和健康究竟如何平衡?

这是会凤精力管理的第23篇文章,高效能人士的成功秘诀在于精力管理!
有“中国好舌头”之称的主持人华少近几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起来了,“华少胖出双下巴”这件事情甚至一度上了热搜。最近在综艺《我们长大了》中,他自曝这几年发胖的原因:由于工作太忙,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自己导演的项目要出去应酬,从一个场子吃到下一个场子。而且头部受伤了不能运动,自然胖得一发不可收拾了。更为严重的是,高负荷工作加上胖胖的体质他竟然吐血了,原因竟是两条血管爆掉了。
因为过度疲劳带来的各种疾病,让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他开始注重饮食,重视锻炼。
然而,99%的人等疾病找上了门了,当你的身体强制命令你“关机”了,你才不得不停下来。做精力管理,不是等你把精力透支到顶了才想起来补充精力,最好提前预防。因为有些神经性的损伤一旦造成,难以修复。
1 从疲劳到猝死,只需要六步
人民日报曾发文,从疲劳到猝死,只需要六步:轻度疲劳→身体发沉→精疲力竭→身体有恙→疾病缠身→突然猝死。
最近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猝死消息,猝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疲劳,连续加班多少个小时,连续熬夜多少个小时。
36岁的华为员工齐智勇在国外连续工作了22个月,在非洲肯尼亚和客户开完会回家的途中,突然失去意识,抢救无效。
哈工大刚刚毕业的硕士,25岁的程序员因为屡次加班,猝死在家中。
德阳市一位30岁的医生爸爸,在拼命考上主治医生的第二天,猝死在值班室。
抛开新闻,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疲劳过度的例子。我有很多朋友在一线互联网大厂工作,加班到凌晨是常事,微博上的字眼永远是“累”、“身体不适”、“追星续命”之类的话;我有很多创业的朋友,我每次见面都不得不关心一下他们的身体状况,他们跟我说熬不过去的那一刻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我有一个事业女强人的姐姐,工作优秀,但是今年不幸查出了严重的病情,以后都不能做高负荷的工作了。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发酸,做好精力管理,让自己远离过度疲劳。
2 平衡不是事后弥补,而是事前决策
 
有人说,你要我注意健康,我怎么生活?在很多人眼里,健康和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优越的生活,是对立的,是矛盾的。有一个互联网大厂的朋友跟我说:他的leader说自己已经放弃了家庭,因为无法平衡。
其实不是不能平衡,只是你受过的教育告诉你它们不能平衡,你必须做出选择;只是你的欲望让你都想要罢了,但往往事与愿违。当你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的天平更倾向于工作和金钱;而当你身体健康出漏子的时候,你的天平会更倾向于挽救你的身体。
我曾经和一位大佬讨论过“平衡”这个千古难题,得出的结论是:平衡是事先就考量的结果,而大多数人事后发现不得不解决了才考虑为什么没有办法平衡。
前段时间我们在粉丝群讨论睡眠,其中有一位大学生说希望以后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睡够觉。我跟他说,如果充足的睡眠在你的工作选择或是人生决策中价值排序很高,那么事先你就要考量进去。不然你进了像海尔这样的企业,午休30分钟都会被开除,到时候你只能牺牲你看重的睡眠了。
我在本科的时候实现了学业和记忆事业的平衡,几次参赛课程都很多,所以我事前就规划好: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不留问题,下课后的所有时间都是训练时间。最后比赛拿了冠军,哪怕比赛完回来连考两门经济学也都是90+,最后学业成绩也保持在前三。
我在读研的时候实现了学业和创业的平衡,因为我事先有取得双方的支持,所以学校的课题也都有参与,公司的研发、教学和对外重大事项决策也没有错过。
工作和健康也可以平衡,平衡到什么程度,如何平衡,你事先就要考量。
3 平衡的本质是做好精力管理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讨论各种平衡,生活和事业的平衡,健康和事业的平衡等等。其实,我们讨论平衡的意义在于:如果你不事先考虑,事后就得花更多的精力来考虑还能不能平衡,或者纠结要不要放弃。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健康在你的价值排序里很高,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找工作量不是特别高负荷,钱也还过得去;第二,选择高负荷高薪的工作,但提前学好精力管理,这样你会有意识地形成规律的生活方式,随时补充精力,这样你的健康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最怕你事先什么也没想,事后却还是希望平衡,这个过程耗费的精力就是巨大的。
上次工作坊有一位参与者表示每天培训只睡两三个小时很累,如果通过时间安排预计到接下来几天的培训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的话,你需要做的是事前就要采取精力补充的措施,让自己达到150%的精力储备,这样你才不会事到临头就累倒了。
做精力管理,事先思考平衡。
所以,
如果你正在迷茫
如果你每天都不得不疲于应付这个世界
如果你想去干翻这个世界但是一步也迈不出去
如果你十分努力却收效甚微
如果你经常焦虑失眠
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都没有意义
如果你找不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