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脑袋昏昏沉沉,像是喝了太多的心灵鸡汤,叛逆的火焰迷醉全身,像是对激情有了抗药性,令人无语。灯火不眠,灯火不眠。我多时在青灯下解着缠绕千道的丝,重重叠叠,待烛灯即将燃尽时才恍然,恍然自己杞人忧天太久,被各种纷乱的情绪打扰。人世常情太多。有人说,人因此显得太弱小;也有人说,人因此而独特。就如人生常叹水常东,总会有忧愁的烟丝刺激你的神经,你痛苦无力,还要在泛泛的烦恼中努力去克服,去挑战。可毕竟是在无解的忧伤中徘徊,不定的心怎能令人洒脱。佛语道,“后来数世,都因六根不净,功败垂成。”如此,正因为这种犹豫的情感才使得各种躁动往返不绝,在一生中徘徊,阻挡你的去路,也难免“功败垂成”。大多随波逐流的经历让人不知道怎么选择。一遍又一遍,对自己低诉,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可往往苦苦思索,脑海里想的还是那些答案。也许你需要突破性的思维,但那并不是你所谓的三思换来的,它真正需要生活的机遇巧合并迸发出明亮的火花。还有,往往我们选择三思时,面对的却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寻常琐碎之事,不否认这样可能得到某些特殊的感触,但机遇永远不能通过穷举而得。所以往往不得所愿,甚至弄砸简单的事情。真正的豁达之心,知道如何三思,更重要的是何时三思。因此,豁达往往需要带着直觉去做事,摒弃无谓的犹豫,相信自己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当今时代,几个人能潇洒到随心所欲,谁又能坦然直言。反而我们常被教导“不喜欢也得欣赏”。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我想应该是改变自己融入环境和增强自己改变环境。这两种方法看似有着显然的冲突,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明白什么是融入社会,并非痛苦的蜕变成自己都无法面对的人,有时即使你真的能够忍受,社会也依旧不能接受你,因为你显得突兀,格格不入这画卷。同样,我们也需要知道什么是增强自己改变环境。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达到这样的层次,可能又会发现社会改变的并不多,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社会本就经历代代沉淀,它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许并不多,只是之前的你太弱小太迷茫,才觉得社会的不足,因为社会需要强者去欣赏。真正的豁达是怎样的,又该如何做到,恐怕一言难尽,它可能还需要一个真实的目标和说走就走的心,更多的是需要每个人的个体的感悟。事实上,我没有柳宗元寻景消愁的心境,没有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致,也没有李白狂傲不羁的天性,不过是凡人一般愁思不断,但当下也在做着最大的努力,一点一点的改变着。我亲爱的朋友,你人生的辉煌与努力可能在明天悄悄的到来,一世繁华与绚烂都会在途中慢慢的呈现。让我们摆脱杂绕余身的尘,带一颗豁达的心上路,风景无限。
李解,2000年生,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歌月刊》《中华文学》《鸭绿江》《散文诗世界》《中国诗歌网》等发表作品。目前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李解:最美的花朵于黑夜绽放(散文)
李劲松/方华:诗人在沉思与追问中出发 —— 读李解
李解:故乡梦 (外三首)